王金戰: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王金戰: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成功與否,快樂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心態。

"如果你要玩,就必須把手上的牌玩下去。發牌的是上帝,你能做的,就是把手中的牌玩得最好。生活就是這樣。" ――轉引艾森豪威爾的母親的話。

所謂"差生"是怎樣形成的?我覺得,當一個學生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後,便成了"差生"。而讓一個"差生"變好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強項,發揮他的優勢,讓他反覆享受成功的喜悅,"差生"就會轉化為優秀。

要想讓別人看得起你,你首先得看得起自己。你可以在一個時間內很落後,但只要你不服輸,在我的眼裡,你仍然是好學生。我最看不起的學生,就是自己承認不行的學生。哀莫大於心死。你本來還行,但卻承認自己不行,心都死了,什麼人來也救不了你。 

每個人的成長之路,或早或晚會遇上一段黯淡時光,而學會在困境中生存下去,才能適應未來的競爭社會。 人人都會做錯事、蠢事,誰也不能指望自己一夜之間變得完美。所以,讓自己慢慢成長,保持耐心是重要的,學會對自己寬容一些也是重要的。因為誰沒有搞糟過?沒有必要過分責備自己,需要做的是從錯誤中學習,知道是什麼出了錯以及為什麼錯了,盡力去做出補救,然後放下這事,繼續往前走,就會走出一片新天地。

面對激烈的競爭,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你不要管別人怎樣,別人第一第二跟你沒關係,別人倒數第一第二也跟你沒關係。判斷一個人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做得怎樣,而是和自己的潛能比做得怎樣。 

孩子一旦學習狀態上來了,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就會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從而進入一種良性循環中。當他體驗到求知過程的激情,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才最有效率?我說:適合你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說,你需要了解別人的學習方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在別人方法的啟發下,量身定製成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會產生最大的效應。

人 都是有自尊心的。一個人如果為了維護自尊,而作出正確的選擇,他甚至可以創造超出想像的奇蹟。 許多富翁都承認:雄心,改變貧窮的雄心,才是生命的永恆動力,才是點燃奇蹟的火種。

有時候,一個人的成才往往是在體驗到挫折之後。在挫折面前,有些人選擇了沉淪,而有些人則愈挫愈奮。挫折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的選擇。只要自己堅定改變的信念,就總會有翻牌的機會。 

英國哲學家艾蒙斯說:習慣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壞的主人。好習慣讓孩子學業優秀,壞習慣則削弱我們的競爭能力。

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他的心中一定要有座山,這就是目標。這座山使你總往高處爬,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見自己的希望。要實現希望和憧憬,就要挑戰艱難、挑戰自己,這就是"犯其至難,圖其至遠"的境界。

平時,我要求我的學生,可以有段時間不學習。但只要學習,每分每秒都必須是高效的。最可悲的是什麼呢?你該玩的時候,不能痛痛快快地玩;你該學的時候又學不進去,最怕的就是這個狀態。

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沒有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你沒有看到自己的巨大潛能。

從最容易乾的那件事開始幹起。

學數學有四個境界:聽懂、會做、做對、做好。 很多同學剛"會做"就想"做好",卻忽略了"做對"這個環節,這是行不通的。 當一道題做不下去時,你就往回退,再往回退,一直退到最原先處,那裡就是夢開始的地方。

你可以犯錯誤,但不能在一開始就犯錯誤。前面你做錯了,後面你就是做成一朵花,也是罌粟花。 當你苦思冥想地解出一道數理化題,當你寫出一篇自鳴得意的作文,其本身過程中,肯定會給你帶來樂趣,帶來成就感。所以,我說學業有辛苦的一面,也有"享受學習"的一面。我跟我的學生們從來都這樣說:學習是苦中求樂、先苦後甜的過程。

王金戰: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王金戰: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王金戰: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王金戰: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的時候,是能夠創造奇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