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客居杭州,37歲的蘇軾寫出宋詞「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我們國家向來有著廣闊的疆域,東南沿海江南之地山清水秀,西南之地雖有崇山峻嶺,但也有才子佳人輩出。當在四川眉山長大的蘇軾來到了江南,就註定有一段不同於尋常的緣分。

四川人客居杭州,37歲的蘇軾寫出宋詞“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公元1071年,時年34歲的蘇軾被王安石視為對手,在朝野之中受到打擊,決意出京任職來到杭州。這一來,蘇軾就迷上了杭州,所謂西湖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就出自蘇軾的筆下。

在此地多年,蘇軾與杭州之間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3年後他短暫去鎮江又返回錢塘江的途中,寫下一首宋詞表達自己對於杭州的情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且看:

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吳蜀風流自古同,歸去應須早。

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

四川人客居杭州,37歲的蘇軾寫出宋詞“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卜算子·感舊》,所贈之人是自己的好友陳襄,但是所表達的情感依然是自己對於杭州的依戀,對於西湖之美的懷念。

開篇寫自己的出生地,寫自己的宦海沉浮。“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蘇軾是四川眉山人,不過仕途幾乎都是在東南沿海之地度過,杭州是他待過的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所以才會在離開之後“長憶吳山好”。

四川人客居杭州,37歲的蘇軾寫出宋詞“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而後兩句將杭州和自己的家鄉相提並論,“吳蜀風流自古同,歸去應須早”,四川和江南杭州之地相距甚遠,但是兩地的風景有很多相似之處。那時的蘇軾還在鎮江,卻也迫不及待要回到杭州,此所謂“歸去應須早”,顯然已經把杭州視為故鄉。

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下片一開始寫明這首宋詞的贈予之人,蘇軾要去杭州,此時自己的好友陳襄也正好在杭州任職,而且一年前兩人曾經共遊西湖,現在兩人又要在西湖相聚了,詩人的內心充滿期待。

四川人客居杭州,37歲的蘇軾寫出宋詞“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面對即將到來的好友相聚、美酒美景,蘇軾的內心很是興奮,一定要多喝點酒啊,痛快的一醉方休!到那個時候我們相互“仔細看”,感嘆一句“應是容顏老”。去年和今年雖然只有一年,但是兩人的心境卻都已經發生變化了。而且周圍的美景一如既往,卻只有我們每個人的容顏發生了變化啊!

四川人客居杭州,37歲的蘇軾寫出宋詞“蜀客到江南,長憶吳山好”

當然,在這首宋詞的最後一句中,也寫出了蘇軾自身的惆悵。作為年少成名且身負才名的優秀人才,蘇軾的仕途相當坎坷。他的一生當中幾乎都是在貶謫之中度過的,內心豈能沒有哀傷?不過幸運的是,蘇軾並沒有辜負他的才華,留給我們如此多精彩的詩詞繪畫作品,讓今日的我們得以瞻仰那個時代最出色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