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在臨摹字帖的過程中,要想把一個字寫得準確,結體能力無疑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我們按照“讀、寫、比、改”這四個過程,來進行訓練。

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動筆之前先要讀帖,仔細觀察每個筆畫的用筆特點和結體特徵。其中結體特徵包括筆畫的長短,高低,位置,方向,走勢,比例等諸多因素,哪個環節沒做好,寫出來就會有相應的問題。

然後是寫,要把觀察的結果熟記於心,然後一氣呵成把字寫完。儘量不要看一筆寫一筆,這樣容易造成整個字的比例失調,或者結構失準。

接下來是比,把寫好的字和原帖進行比較,找到有問題的地方,進行分析,總結得失。

最後是改,再次動筆書寫,要把好的優點保持住,同時改正前面的問題,爭取寫得更加接近原帖。

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下面幾張圖,是書友臨摹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中“蓋此身發四大五常”這句話時候的習作,我們以其中的“此”字,來點評其這四個過程是否做到位。

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01

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02

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03

三幅圖按照完成順序排列,可以看到“此”的結體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什麼問題呢?先看一下原帖:

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小字不夠清晰,我們把“此”字放大來看。

圖解|臨摹字帖中,這四個過程都做到位,結體才能有突破

可以看到這個左右結構的字,左邊的起筆明顯要高於右邊,而在臨摹過程中,三次基本上都出現了左低右高的現象,這說明了幾個問題:

1.讀帖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

2.寫的時候就按照自己的習慣和判斷下筆;

3.比的過程不夠嚴謹,沒有發現結體的失誤;

4.再次書寫,當然就不斷地重複錯誤,無法及時改正。

我們常用“抄作業”來形容臨摹字帖不夠認真的問題,這位書友顯然犯了這個毛病。千萬別以為這是小事,當養成習慣後,你會在寫某個字或者類似結構的字是,不斷重複犯同樣的錯誤,直到積習難改。

小篆的結體相比楷書來說,更加簡單,一般以對稱為主。但這個對稱是以整個字的平衡為前提的。如“此”字,左邊寫低了,就破壞了整個字的動勢與平衡的感覺。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中,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只要我們能認真執行“讀、寫、比、改”這四個過程,在不斷地積累下,既能做好單子的練習,也能接觸到很多同一結構的字,可以說是個練習結體非常有效的教材。

結體訓練就是這樣,通過手眼結合的方式,一點點提升把握字形結構的能力,修補自己的缺陷,直到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