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谈中小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包括定向降准、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中期借贷便利合格抵押品范围等,在税收方面,连续提高对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范围。一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和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另一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而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应规范经营、依法经营,建立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制度,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迎秋:目前国有经济发展资源的占有、占用、控制能力过强,而民间资本民营经济在资源的获取、占用、支配、使用遇到的困难还是比较多。中小民企贷款难、贷款贵,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另外,要实现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而不能是一部分所有制主体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和资源垄断权,更多的中小微民营企业没有资源,这种失衡要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中心主任陈乃醒:中小企业是技术的基础、管理的基础、人才储备的基础。现在就业问题没有那么严峻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投资面临弹簧门、玻璃门等系列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在政策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从我国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成本和风险是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人力成本、房租等上升过快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同时,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系统设计、协同推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2017

年,用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前三大影响因素,分别占61.40%、54.80%和50.80%。全国工商联调研的数据显示,融资成本是企业最主要的成本负担,在民营500强企业中,有54%的企业受到融资成本的影响,融资成本因素居于各项影响企业发展的成本因素之首。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民营企业目前确实存在融资难、发债难、融资贵等问题,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希望国家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制度上做到一视同仁;进一步支持优秀企业发行信用债,而不是一刀切;进一步定向降准,保持市场资金适当充裕;鼓励地方政府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应急转贷资金。

(本报记者王晶晶据公开资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