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嶺的山神

本文作者:黨雙忍——陝西省林業廳副廳長、陝西省林科院院長,致力於創建大秦嶺知識體系,推動國家綠芯戰略。

1992年在湖北出版的《黑暗傳》,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的創世史詩。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黑暗傳》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秦嶺的山神

《黑暗傳》是大秦嶺巴山一帶,千年流傳的歌謠唱本、神話故事的彙集。它以文字整理的方式,向世人講述了代代口耳相傳的創世紀的神話。天體之初,一片“混沌”,黑暗之中,長出了露水珠。“浪蕩子”吞下了這滴露水珠,其屍體五分,從此,世間有了實體,有了海洋,浮現出“崑崙山”。崑崙山流出血水,血水化為“盤古”,盤古開天闢地。天地之間,金石、草木、禽獸,幻化為各路大神。大神們互相爭鬥,爭來鬥去,天昏地暗。就在這時,爆發滔天洪水,前來淹沒罪惡。在洪水中,黃龍與黑龍纏鬥,在吳天聖母幫助下,黃龍擊敗了黑龍。於是,黃龍感恩,誕下一枚龍蛋相謝,吳天聖母吞下了龍蛋。洪水中浮現出五條巨龍,捧出一個寶葫蘆。吳天聖母打開葫蘆,裡面竟是兄妹二人:伏羲和女媧。吳天聖母勸其成婚,並生下了各路創世神。從此,有血有肉的人類誕生了……也因此,伏羲、女媧,是“龍的傳人”,也是開啟華夏民族香火的亞當、夏娃……

大秦嶺的山神

在《黑暗傳》傳說故事發生地不遠處,安康市平利縣有一座山,稱之女媧山,古稱中皇山。女媧山上,曾有女媧廟,如今只剩下遺址可攬。據傳,這裡曾是女媧氏的治所,也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女媧山海拔984米,因紅松覆蓋其上,四季蔥鬱。登上女媧山頂,可觀日出,覓雲海,浮想大千世界,遙想當年伏羲女媧創世紀的波瀾壯闊……與平利縣毗鄰,十堰市竹山縣也有一處女媧山。相傳,這裡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如今,已經闢為女媧山風景區。

大秦嶺的山神

大秦嶺東部餘脈,在河南嵩山,有一列山脈,古稱浮戲山,今稱伏羲山。伏羲山布展在新密、登封、鞏義、滎縣五縣市交界地帶,素有雞鳴五縣的的說法。伏羲山東西綿延50餘公里,主峰五指嶺,海拔1084米。因傳說伏羲曾在此教民蠶絲、創畫八卦而得名。在伏羲山核心區域,有“伏羲大峽谷”,如今已是遊人熙攘的國家4A級景區。在伏羲山西北不遠處,便是洛河與黃河交匯地帶。“河出圖,洛出書”,這裡是“河圖洛書”的出處。傳說,河圖洛書指引伏羲演繹出陰陽八卦。在晉代,這裡即建有龍馬負圖寺,又稱河圖寺、龍馬寺、浮圖寺。乾隆時,稱之伏羲廟,是專門祭祀伏羲氏的場所。

大秦嶺的山神

大秦嶺之中,伏羲、女媧的故事,不勝牧舉。如果,我們能夠展開豐富的想象力,伏羲山、女媧山就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個山頭,一個山脈,而是連成一大片,整整一座大秦嶺。伏羲山向西延伸,山連山,峰連峰,一直延續至青藏高原,延續至黃河,延續至崑崙山。女媧山向東西擴展,即是大巴山和大岷山。以白龍江-漢江一線劃界,北部的大秦嶺即是伏羲山,南部的大秦嶺即是女媧山。如此一來,大秦嶺即是伏羲山與女媧山的結合體。也就是說,大秦嶺由伏羲山與女媧山合體而成,如日月同輝,珠聯璧合一般。在這個意義上,大秦嶺也可以稱作“璧合山”。

大秦嶺的山神

由此,聯想到《黑暗傳》中的“滔天洪水”,這“洪水”似乎就是滾滾長江水、滾滾黃河水、滾滾漢水與渭水……由此,聯想到《黑暗傳》中流出血水的“崑崙山”,這“崑崙山”即是大秦嶺……由此,聯想到《黑暗傳》中的“五條巨龍”捧出的“寶葫蘆”,聯想到“寶葫蘆”中的“兄妹”,這“兄妹”就是伏羲山、女媧山……就是伏羲山與女媧山合璧的大秦嶺……由此,聯想到《黑暗傳》中“幫助黃龍而戰”又勸“兄妹成婚”的“吳天聖母”,這“聖母”即是伏羲氏、女媧氏的母親,中華民族的聖母——華胥氏。這不是一般的浪漫故事,而是中華民族創世紀的壯麗史詩……

大秦嶺的山神

大秦嶺北麓,在關中腹地,灞河流域,自古就有“華胥故里”的傳說。灞河河畔,驪山頂峰,有一廟宇,稱仁宗廟,也稱人祖廟。在秦代,稱之始皇祠。《三秦紀》:“驪山巔有始皇祠”。在漢代,稱之漢露臺、露臺詞。《舊唐書》:“露臺祠在縣東南三十里即始皇祠也。”《西安通覽.仁宗廟》注:“秦漢以前,所謂始皇是指伏羲、女媧等上古傳說中的人類始祖。”元代《類編長安志》:“驪山絕頂始皇祠,俗名人祖。”古匾“人祖廟”,至今猶存。在人祖廟周圍,亦分佈有神秘而奇異的景觀:拜天地石、神龜石、磨盤石、伏羲創八卦、女媧補天。

大秦嶺的山神

渭河上游,成紀天水,向來就有“羲皇故里”之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故瀆東經成紀縣,故帝太皞庖犧所生之處也。”唐代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記述:“太昊庖犧氏……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1992年,江澤民在視察天水時,題詞“羲皇故里”。自古以來,這裡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秦漢以至明清,祭祀不斷,相沿成習。天水伏羲廟,本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始建於明成化十九年,清光緒十一年第九次重修,原佔地1.3萬平方米,現存0.66萬平方米。

在天水市麥積區渭南鎮,有一山脈,稱卦台山,又名畫卦臺。明代胡纘宗《卦台山記》雲:成紀之北,約三十里,曰三陽川。其西北有臺焉,羲皇畫卦處也。相傳這裡是伏羲氏仰觀天,俯察地,始畫八卦的地方。卦台山翠擁廟閣,渭水環流,鍾靈毓秀,氣象不凡。登臨卦台山頂,俯瞰三陽川,“S”形渭河將橢圓形三陽川“一分為二”,儼然是一幅天然的太極圖。聯繫到天水的大地灣遺址,人們有理由相信,這裡就是名副其實的“羲皇故里”……

大秦嶺的山神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伏羲居功甚偉。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太昊伏羲的文字記載。《左傳》、《管子》、《周易》、《莊子》、《荀子》、《列子》、《國語》、《世本》、《逸周書》、《山海經》等先秦典籍,皆有所及。《周易·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大秦嶺的山神

太昊伏羲是“繼天而王”,炎黃諸帝,繼伏羲而王。司馬遷著《史記》,從黃帝寫起,並沒有為伏羲立傳。但是,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其實,也是肯定伏羲文化貢獻的。至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已經突破《史記》侷限,將帝王世系從黃帝推至伏羲。《漢書·古今人表》也將伏羲列在炎黃二帝之前,從而確立了太昊伏羲“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人文地位。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蹟,上起三皇,下迄漢魏。在論述三皇時,首列伏羲,次為女媧、炎帝。唐高祖《修六代史詔》、唐太宗《修晉書詔》,均以伏羲為中華文化肇始者。

大秦嶺的山神

自古以來,人們就確定秦嶺是中華龍脈,中華龍脈之“中龍”、“幹龍”。而龍文化的源頭,即在伏羲。七八千年前,伏羲部族興起,兼合天下。經整合後,伏羲部落聯盟,即以龍為圖騰。《左傳》:“太昊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路史》:“太昊伏羲氏以龍紀官,百師服,皆以龍名。”《史記·補三皇本紀》:“伏羲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竹書記年》:“太昊伏羲氏,風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命官。”《綱鑑易知錄》:伏羲氏“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龍,與太昊伏羲氏緊密聯繫在一起。

大秦嶺的山神

有資料進一步指出,太昊伏羲氏都宛丘,統領九大部落。在結盟前,九大部落各自有著自己的圖騰,如蟒蛇、雄鹿、老虎、鱷魚、巨蜥、蒼鷹、紅鯉、白鯊等。結盟後,結合各部落圖騰元素,以蟒蛇圖騰為基礎,選用鱷魚圖騰的頭,雄鹿圖騰的角,老虎圖騰的眼,巨蜥圖騰的腿,蒼鷹圖騰的爪,紅鯉圖騰的鱗,白鯊圖騰的尾,長鬚鯨圖騰的須,創造出一個兼容各方的新圖騰——龍。“龍”字的甲骨文、籀體字,即是龍圖騰象形,也是電閃雷鳴的象形。後來,“龍”字定型,左邊一個誇張的“音”字,乃雷鳴之音。右邊一個彎曲之形,乃閃電之相。風雨來臨,烏雲洶湧,電閃雷鳴,有伸有曲,這便是“龍”。相信,龍圖騰的創立者一定認為,“龍”的象形,完美而威武,世間俗物,無可匹敵。

大秦嶺的山神

龍圖騰是眾多部落圖騰諸元素的結合體。聞一多《詩與神話•伏羲考》:“龍,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我們的答案是:它是一種圖騰,並且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的一種綜合體。”李澤厚《美的歷程》:“這可能意味著以蛇圖騰為主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他氏族部落,那蛇圖騰不斷合併其他圖騰逐漸演變而為龍。”王東《中國龍的新發現》:龍,源於圖騰又超越圖騰,是文化創造,也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吉祥符號和美好象徵。

大秦嶺的山神

1987年濮陽市西水坡發現一座距今6400年的古墓葬,發現蚌殼堆積而成的龍圖騰之象形。這是迄今為止,最早的龍的象形。“龍”的概念和內涵,也在與時俱進,逐步得到深化,得到昇華,以至於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明能暗、能起能臥、擅爬會遊、彎轉曲折、善於變化、能量巨大、上天可飛、入水可藏。在中華知識寶庫中,龍,是溝通天地的吉祥瑞獸。龍,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百獸之形,包容四海,吐納百川。龍,中華民族精神符號、文化標誌,維繫中華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發揮無與倫比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大秦嶺的山神

大秦嶺與黃河、長江組合而成的“一山兩河”,是中國地理的心臟地帶,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所在,也是華夏民族的本部所在。由伏羲女媧開啟的民族香火,生生不息,世代相傳,我們盡是“龍的傳人”。在中華傳統文化裡,人們不大相信有“山神”的說法。如果有的話,大秦嶺的山神,一定是伏羲,是女媧……

大秦嶺的山神

大秦嶺的山神

大家好,我是“大秦嶺智庫”的管理員°小茉莉°,感謝大家對我們頭條號的訂閱與支持。如果您也有和大秦嶺相關的作品,不妨聯繫我,也歡迎各位隨時給我提出批評意見。

qq:133225500

wechat:cadys-a

e-mail:[email protected]

大秦嶺的山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