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懂得隱忍,知曉進退,看「成語大神」韓信如何做

文/愛斯講歷史(掀開歷史衣裳,還原真實瞬間)

我們所熟知有關韓信的成語故事有:胯下之辱,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胯下之辱

這件事我們先從韓信的生平說起,韓信草根出身。早年沒有正經職業,經常吃閒飯。這時的韓信,是無尊嚴地位可言的,也就是說這次事件是一次街頭很正常的鬥毆事件。

做人要懂得隱忍,知曉進退,看“成語大神”韓信如何做

來找麻煩的是淮陰當地一個屠戶的兒子,見韓信人高馬大,還喜歡佩劍。在街上閒的沒事找個事是很正常的。《史記》中記載,當眾侮辱韓信,“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其實,不管是輸是贏,韓信都沒有什麼好果子吃。自己出身草根,也不會佔到什麼便宜,這些韓信都心知肚明。有時,示弱也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手段。何況,有時候,尊嚴不是自己就說了算的。

做人要懂得隱忍,知曉進退,看“成語大神”韓信如何做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先投在項羽集團,但是不被重用,後又歸了漢軍,仍不被重用。劉邦和項羽都沒有覺察他有什麼出眾的才能。韓信看到許多人半路退出,自己也料想沒有被任用,也就逃走了。蕭何得知後,快馬加鞭追了一晚上才追到。並說服漢王,為表誠意,漢王也聽從了蕭何的建議,為韓信設了拜將臺,行了拜將儀式。

做人要懂得隱忍,知曉進退,看“成語大神”韓信如何做

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當然,後面韓信被逼造反也少不了韓信的幫忙。

背水一戰

韓信也沒有讓劉邦失望,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公元前204年,這年韓信27歲,韓信、張耳攻打趙國,途徑太行山井陘口(今河北境內,有一條長約數十公里的狹窄通道)。當時趙軍手下廣武君李左車(曾為趙國立下大功,趙國滅亡,韓信以師禮相待,兵不血刃,用計策收服了燕、齊諸侯國)提議,打算利用有力的地形,斷敵糧草,前後夾擊。很遺憾,趙軍主帥陳餘(曾與張耳一同立趙王歇,鉅鹿之戰後兩人絕交,對項羽封侯不滿,聯合齊王復立趙王)沒有采用策略,趙軍失去了一次獲勝的機會。所以,韓信大膽的擺出背水陣,以寡擊眾。

做人要懂得隱忍,知曉進退,看“成語大神”韓信如何做

仔細想來,稍有不慎,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作戰方式,也不是誰都敢用的。

韓信利用敵軍統帥的輕敵,準確的情報以及周密的部署,經過背水一戰,漢軍消滅了楚軍以外最強大的對手趙國,使項羽的楚軍失去了有力地支援。

做人要懂得隱忍,知曉進退,看“成語大神”韓信如何做

或許,如果當年韓信怒髮衝冠,以命抵命的話,也就沒有後來什麼事了。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創作不易,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