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崛起風雲人物——秦昭襄王和范睢(二)

初期執政

秦昭襄王繼位初期,潛心政事,想有一番作為。人在什麼環境當中,有什麼樣的經歷,也會形成什麼樣的處事方式和態度。秦昭襄王早年在燕國做人質,燕國權臣子之誘騙燕王讓位,搞亂燕國的朝政,造成燕國內亂,齊國趁燕國之亂,舉兵攻下燕國大部分土地。此後,燕昭王重新振作,重用人才,使燕國迅速恢復國力。這一切幾乎歷歷在目。秦昭襄王的這些經歷,似乎教會了他很多東西,但是他學的還不夠。

執政之初,由於秦王年紀尚小,秦宣太后臨朝聽政。但是一年之後,秦王親政後,似乎他很急切的希望獲得國君的權利。因為此時,他的身邊強人太多了,一個是秦宣太后,這個女人政治手段高明,具有較廣的政治勢力,而大將軍魏冉心狠手辣,又是秦宣太后的死黨,這個政治集團的強大,籠罩了國君的權利。這給秦王帶來了深重的壓力。怎麼突破重圍,這成為秦王的心頭之患。我們接著來看這位年輕的秦國國君的作為。

甘茂的出走與向壽的上位。

甘茂是秦武王時期重要的能臣,宜陽這個戰略要地就是他打下來的。按理說他是武王遺臣,與宣太后應該沒有太多交集,應該屬於那種更加擁護王權的大臣。其實秦王若想壯大自己的羽翼,這些人是一定要拉攏的。

在秦國委派樗裡子和甘茂攻魏的時候,甘茂提出將武遂這個地方還給韓國,給韓國點甜頭,孤立魏國。當時向壽守衛宜陽,一旦武遂歸還韓國,宜陽就會吃緊。於是向壽和一直與甘茂不對付的公子奭向秦王進讒言,逼走了甘茂。這一次,秦王輕信了自己的親戚(向壽是宣太后孃家人,而公子奭應該是秦國王室)而使一個真正的人才離開。

但是秦王總是要扶植一個自己人的。魏冉雖然功勞大,但是他是後黨,是秦王一直要防著的人,不可能用他;樗裡子是秦惠文王時期的名臣,現在他已經年邁體衰,並且朝廷的爭鬥,已經使他失去了銳氣,所以他也入不了秦王的法眼。

而向壽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首先,向壽自由與秦王一起成長,是秦王少時玩伴,與秦王有著深厚的交情,所以他可以算是自己人。同時,他還是宣太后孃家人,任用向壽,宣太后和魏冉也說不出什麼二話來。而此時,楚國也力推向壽為相,這給秦王提拔向壽增加了強有力的支持。

本來楚國推甘茂為秦相,但是他們研究認為甘茂能力太強,在秦國任高官,對楚國不利,最終他們認為向壽是個草包,也是楚國人,推薦他為秦相似乎更加合情合理。 在選擇向壽為相這件事情上,秦王的手段可謂是高明的,也可以算是年輕有為,但是他的眼光似乎出現了問題,拉攏了一個平庸之輩作為自己的政治夥伴,並未能壯大自己的勢力。年輕人的眼力還不夠毒辣,使秦王的這次謀略表面上看似得逞,實際上並未到達預想的目的。

熱捧與追殺孟嘗君

向壽成為秦相後,沒有發揮出應起到的作用,秦王開始尋求新的人才。而這次目光放到了齊國孟嘗君的身上。孟嘗君善於養士,不僅他自己是個人才,他的身邊也聚集了幾千具有一技之長的食客。他的大名在諸侯國之間快速傳播,而此刻飢渴的秦昭襄王迫不及待的希望孟嘗君赴秦任相。

秦昭襄王七年,秦王向孟嘗君發起了邀請。孟嘗君似乎很願意結接受秦國這樣的大國的邀請,這實際上是秦國在抬高孟嘗君的身價。但是,孟嘗君的門客都反對他去秦國任相。為什麼會這樣呢?孟嘗君去秦國,拉家帶口不是一件難事。但是那些食客可就不一樣了,隨著孟嘗君去秦國,那就要遠離家人、遠離妻子 ,這一去也許是一年,十年,也許是一生。這次遠行值得麼?不值得。

另一個選擇就是離開孟嘗君,另謀職業。但是向孟嘗君這樣的大頭真的不好找,吃白食的機會哪有那麼多。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勸說孟嘗君不去秦國。而其中,蘇秦有著另外的目的。蘇秦是燕昭王派來齊國做臥底的,他的任務一是削弱齊國實力,另外一個目的是孤立齊國。一旦孟嘗君去秦國任相,孟嘗君自然會促成秦齊聯盟,這樣燕國沒有復仇的機會了。於是蘇秦使勁手段,終於勸說孟嘗君放棄了赴秦的計劃。

秦昭襄王八年,秦王再次邀請孟嘗君入秦為相。而這一次,孟嘗君也終於答應了秦王的要求。這次轉變是怎麼發生的呢?主要是齊國在這個時候開始謀劃攻打宋國,但是做成這件事並不容易。一是宋國是塊肥肉,大家都看著,誰都不好意思或者說是不敢伸手去取,二是宋國一直被秦國罩著,這個小國才能一直那麼牛氣。孟嘗君入秦,一方面可以與秦國建立聯盟關係,可以先把各國打服了,再消滅宋國,同時也可以在攻宋的過程中,使秦國不會過多幹預。

孟嘗君的小算盤打的很好,這筆賬也很合算。但是,有人喜來就有人憂。最不願意可看到齊國和秦國聯盟的國家可就不幹了,這其中包括趙國、燕國和宋國。燕國自不必說,秦齊結盟給燕國復仇罩上了一層陰影。趙國此時也很焦慮。為什麼呢?趙武靈王的國內改革開展的如火如荼,此時正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發展軍事和國力。一旦齊秦聯盟,秦國大軍馬上就會對三晉展開攻勢,到時候趙國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更不用提消滅中山和林胡了。而宋國與齊國關係一直不好,宋國生怕齊秦結盟後,秦國再不照著他了。

所以,燕國、趙國和宋國發動自己所有安插在秦國的力量開始製造謠言,詆譭孟嘗君。而秦國內部也掀起了反孟運動。秦國貴族們也深恐孟嘗君來到秦國執政,大力提拔自己的食客,這樣整個朝堂上就都是孟嘗君的人了,這些貴族的位置就會被這些外來人擠掉,權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了。秦國這些貴族當然不會就此罷休。於是從朝堂到後宮,幾乎都是在說孟嘗君來秦國是當臥底的,秦國就要完蛋了。

秦王與群臣議事,大臣們如是說,秦王心想這群人嫉賢妒能。秦王宴請朋友,朋友也如是說,秦王心想,你們不瞭解孟嘗君呀;秦王會後宮,美人愁容滿面,秦王心裡不禁開始打鼓。長此以往,人人都這麼說,秦王開始懷疑自己了,慢慢的覺得大家講的有道理,於是改變了主意,從邀請孟嘗君轉變為準備痛下殺手。

當然,孟嘗君不是普通人,他也是通過雞鳴狗盜的幫助逃出了魔爪。但是,這次風波,秦王惹下了大禍。因為孟嘗君不是一個君子,他是一個有能力、記仇的小人。孟嘗君回國後,就使勁渾身解數,攛掇各國合縱攻秦。燕國、趙國、宋國的目的達到了,秦國貴族的目的達到了。

秦王在這件事情上,其實有兩點值得商榷。

第一點,選擇孟嘗君做國相本事就是一個問題。孟嘗君當時已經是齊國的統治階層的佼佼者,他選擇來秦國任職,一定是帶著目的和意圖來的。他不像秦國早先的百里奚和蹇叔以及之前的商鞅,他們都是落難或者平民來秦國做官,也是憑著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登上權利頂端,這些人獲得權利不易,自然會十分珍惜,而同時他們的權力都來自於國君,所以他們明白只有為國君做事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這些才是秦國的真正需要的人才。

但是孟嘗君是不一樣的,來秦國能幹就幹,幹不了就回齊國,一樣做高管,所以他不會盡心盡力做事;嘗君真正的利益基礎在齊國,所以他的心實際上還是會偏向於齊國的,一旦齊齊秦兩國交惡,孟嘗君的立場是不好判斷的;孟嘗君的三千門客是資本也是最大的弊端。這些食客未來可能會成為秦國主要的人才儲備庫,一旦這些人佔領了秦國的朝堂,他們的效力對象不會是秦王,而是孟嘗君,這樣反而會為秦國造就一個權臣。對秦國未來的發展是大大的不利。

第二點,秦王此時的決斷能力還十分幼稚,他沒有形成自己清晰的思路,我要找一個 什麼樣的人,做一些什麼樣的事似乎還沒有想清楚。他只是急於尋求一個足夠強大的人來豐滿自己的羽翼,壯大自己的勢力,從而與籠罩在自己頭上的秦宣太后和魏冉對抗。但是一個近期目標是很難具有穩固的基礎的。所以秦王很容易被自己身邊的人左右自己的意志。一個人的眼光和格局是需要是需要時間和經歷去歷練的,只有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讓一個人生長的紮實。雖然秦王清楚的觀察了燕國的興衰成敗,但是他沒有真正的去經歷那些。燕昭王的真正精髓他們沒有學到。他只注重壯大自己的集團和勢力,他沒有看到燕昭王的隱忍和耐心。

在他的身邊,宣太后就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其實,秦王的所作所為都被秦宣太后看得一清二楚。在秦王蠢蠢欲動的時候,秦宣太后沒有一上來就用自己的權勢去教訓這個小國君,而是選擇隱忍。她放手讓秦王去折騰,因為她知道,秦王所作所為只會讓他的處境越來越困難,威信喪失越來越多。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薑還是老的辣,當秦昭襄王鬧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他卻沒有發覺有一張網正在向他籠罩過來。

誘騙楚懷王

秦昭襄王初期,多次攻打楚國,並且每次都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也許,秦王覺得這養的速度還是太慢,或者說他當王以後,聽說了太多張儀曾經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讓秦國佔盡出過便宜的事蹟,於是秦王心內小兔亂撞,巴不得找個機會,也想不動一兵一卒拿下更多的楚國土地。於是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創造性的給楚懷王寫了一封類似家書的信件。

他告訴楚懷王咱倆本是一家,但是你兒子殺了我的重臣,讓我很沒面子,所以我才發兵攻楚。最近聽說你派兒子到齊國,以求齊國相助,獲得暫時的安寧。我看這樣吧,我也不想再打了,要不咱兩個在武關見個面,吃個飯,喝點酒,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咱們還是一家子。

楚懷王看了這封信,心內總是遲疑的,他其實早就受夠了秦國人的欺騙,尤其是張儀那個傢伙。而大臣昭雎、屈原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眼看著親王的計謀就將失效,但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使這件事情出現了轉機。這個人就是楚懷王的小兒子公子蘭。公子蘭勸說老爹,不能忤逆秦國人的意思。秦國人虎狼之師,不給他們面子,咱們的日子就不會好過。況且,會盟這件事情,還沒聽說過哪位國君因赴會而不能歸的。雖然秦國不可信,但是這點底線應該還是會有的。楚懷王可能也是被秦國打怕了,他聽信了子蘭的話,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子蘭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是楚懷王的兒子,怎麼會勸老爹去找死呢?歷史上都說子蘭這個人笨,沒看出秦國的伎倆,而使楚懷王上了秦國的當。但是,我想可能還不是這樣。為什麼呢?我們先看,當時的歷史背景,楚國在秦國那裡已經吃了不少苦頭,有武力上的,還有智商上的。尤其在張儀在秦國為相的時候,楚國人被張儀耍的一愣愣的,可以說秦國對楚國,早就沒有了所謂的道德底線,估計沒有楚國人再相信秦國人說話能算數這件事了。我想子蘭也知道這麼回事。一定有什麼力量驅使子蘭去麼坑自己的老爹。

我們先來插播一個人的事蹟,這個人就是太子橫。太子橫這個人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頭腦,屬於腦子發熱型蠢材。在秦國做人質時,一怒之下打死秦國重臣,逃之夭夭。絲毫沒有一點國家意識和大局意識。此次事件,授以秦人把柄,楚國多次遭受秦國打擊。楚懷王一定是很生氣,才又把他派到齊國做人質,以換取齊國支持,其實這也是楚懷王在懲罰太子橫,讓他戴罪立功。

但是在太子橫眼中,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蠢人有的時候比正常人想得更加複雜,但是思考的方向確是不對的。他認為自己招了那麼多禍,大王已經不喜歡自己了,自己的位子有可能不保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通過非正常手段儘快坐上楚王的位置。想來太子橫與弟弟子蘭的關係非常好,估計他的擔憂都跟子蘭托盤而出了。於是兄弟兩個默默的尋求一個機會。而秦國邀約楚懷王會盟就是這樣一個機會。子蘭誆騙老爹去到了秦國,而秦國配合地將楚懷王扣留下來。

楚國假託楚懷王離世,到齊國請太子回國即位。經過齊王再三權衡,最後決定送太子橫回從回楚國稱王,這位就是楚頃襄王。楚頃襄王即位後,作為回報,馬上任命子蘭為令尹,於是楚國進入了更快的衰退期。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秦國。本來楚懷王騙到手,秦國可以好好地向楚國勒索一筆了。但是此時的楚懷王展示出了過人的氣魄,他不受秦國人的擺佈,他也厭煩了被別人不斷的愚弄。對於秦國的要求,楚懷王一是搪塞,而是裝傻。可就在這段時間,楚國新立了國君,秦國算來算去,算成了一場空。秦國人生氣了,再次攻打了楚國。最終,楚懷王在秦國幽禁而死。

對於這件事,秦昭襄王在謀略上稚嫩,在政治上不成熟的缺點展現的十分鮮明。

一、在處理楚懷王這件事情上,手段顯得很不成熟。我們看齊國怎麼處理送太子橫回楚國登君位的。楚懷王被騙,楚國就派使臣到齊國迎立太子橫做國君。當時齊國也有不同聲音。

一部分人認為不能這麼輕易送回去,因為這是一個機會,一個以太子為人質向楚國撈取好處的機會。要趁此機,狠宰楚國。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如果遲遲不送太子橫回國,楚國就會另立國君,一方面齊國的小算盤就白打了,另一方面,好不容易有太子橫這麼個蠢人做楚國國君,對齊國是件好事,要是換了一個精明人做國君,對齊國未必有利。於是兩派之間展開了辯論。最終,形成折中的意見,在取得一定的承諾下,送太子橫回國做楚國國君。一方面可以撈點好處,另一方面,齊國和楚國能夠形成暫時的聯盟,振作齊國的國威。

而秦昭襄王就沒有利用好楚懷王這顆棋子。實際上,他完全可以拿楚懷王作為要挾,向楚國勒索利益。只要楚國新任國君不同意秦國的要求,秦國就以送楚懷王回國為由,威脅新任楚王。楚頃襄王是一個貪戀王位的蠢材,到時候秦國提要求,他一定會答應。但是秦昭襄王沒有選擇這一聰明的做法,而是繼續以武力攻擊楚國,並將楚懷王幽禁而亡。最終,秦國沒有將一個活的楚懷王送回楚國,這是秦國大大的失算。

二、幽禁楚懷王,使秦國的國際威信降到谷底。其實秦國在秦惠文王時期就開始了連哄帶騙的外交和軍事政策,雖然秦國在這種政策下,確實得到了很多好處和切實的利益,但是各國與秦國之間產生芥蒂,使其他各國都僅僅是威懾與秦國的戰力而屈服,但是在內心當中對秦國確實痛恨和排斥。由於這一情況存在,所以其他各國形成了合縱組織,長期與秦國對峙。但是秦國似乎並沒有及時發現這一問題,到了秦昭襄王這裡,他更是通過誘騙楚懷王入秦將秦國的騙子嘴臉強調了一遍。就算誘騙成功,秦國也未在楚國得到預想的好處,但是此時秦國的信義確實跌到了谷底。這時,只要有人出來組織一下,就會有人響應,攻伐秦國,但是秦國卻沒有幫手來支持他。秦國漸漸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三國攻秦

孟嘗君從秦國逃回齊國後,積極組織各國聯合起來討伐秦國。秦昭襄王九年,齊國、韓國、魏國三國聯軍開始攻打秦國,這場戰爭打了三年,最終攻入函谷關,秦國局勢十分危急。秦昭襄王終於吃到自己釀下的苦酒。

此時的秦王面對危機,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沉穩,他急切地徵求趙武靈王派來秦國做國相的樓緩問計。按說趙王是扶立過秦昭襄王的人,危難之時,趙武靈王應該顯身手呀。但是樓緩在秦國為相可不是從秦國利益出發考慮問題,而是要先考慮趙國的得失。

如果此時趙國出兵幫助秦國,首先三晉長期以來的聯合關係就要就此打破,趙國將常年陷於與韓國、魏國的爭鬥,而齊國也厚從後方支持這兩個國家,這種局勢不利於趙國正在進行的改革局面和開疆拓土局面,所以趙國必須要置身事外。於是樓緩直接把向趙國尋求幫助的路堵死,他告訴秦王這是你們秦國王室自己的家事,我不好說什麼。呵呵,這哪裡是一個國家的相國該說的話呀。由此也可見,這些所謂別國派來秦國做想過的大臣們沒有一個是真心輔佐秦國國君的,秦國的生死存亡,在他們眼裡,分毫不值。最終,秦王經過與秦國貴族商議,確定通過割讓土地,獲取一時的平安。

這幾乎是秦國立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危機,也是秦國第一次通過割讓土地尋求和平,對秦國來講可以說是奇恥大辱,這也是年輕的秦昭襄王自己一點一點造成的。政治上的不成熟、謀略上的幼稚,導致秦昭襄王將自己一步一步將秦國推向了危難之中。

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沒有看到秦宣太后和魏冉的身影,似乎正是他們在默默的關注著這一切,眼睜睜的看著這個小國君瞎折騰,他們手裡是有一把戒尺的,他們沒有早早地把它揮舞起來,而是等到那個不懂事的孩子闖下禍事,他們才會 將尺子重重打在他的屁股上,讓他心服口服。

自此以後,秦國政治格局又發生了變化,秦昭襄王退下,秦宣太后和魏冉隆重登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