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有豪情的一首詞,其藝術境界冠古絕今!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是蘇軾由杭州知州召為翰林學士,即將回汴京時寫給參寥的一首詞。

所謂最有豪情,當然只是我的個人之言。確切來說,指的是蘇軾在這首詞裡以錢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其豪情之最,少有人能達到。

所謂藝術境界冠古絕今,是指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道:“豪華落盡見真淳”。這是一種藝術境界,它看似容易,實際上只有少數詩人能達到。

蘇軾最有豪情的一首詞,其藝術境界冠古絕今!

全詞如下: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最有豪情的一首詞,其藝術境界冠古絕今!

蘇軾這首詞的大概意思是:

風,有情的時候會從萬里之外捲動著潮水而來,無情的時候就捲動著潮水而去。在這錢塘江上,在這西興渡口,我倆共同看過幾次夕陽?無須過度思量古今,一俯一仰的時間,早已物是人非。誰像我東坡已老,白首之年,忘卻了世俗。

記得西湖的西岸,那裡有春日最美的山隈,有樹木蔥翠,雲霏如煙的美景。算起來詩人中能夠相處得宜,有如此珍貴友情的人除了你我,不多了。不如相互約定,像曾經的謝安那樣,沿著長江自東往西退隱吧,但願這一高雅的志向與將來的事實不要相違。西州的路上,不應該回首,為了我灑下淚水,沾溼衣襟。

蘇軾最有豪情的一首詞,其藝術境界冠古絕今!

蘇軾這首詞的上闕,一開始便以錢塘江潮水的來去,比喻人世間的分離,充分體現了蘇軾的豪情。無情的是地上潮水歸去,和天上夕陽落山,暗示萬物無情。“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蘇軾卻能夠在無情的社會人生裡,超脫世俗,豁達樂觀。

詞的下闋則是描寫蘇軾和參寥的友情。雖然蘇軾看穿了古今萬物,但他沒有忘情,他對友情的珍貴,是非常珍惜的。蘇軾回想起和參寥在西湖時和詩飲酒、飽覽春山美景時情景,不禁要和參寥約定,一定要歸隱,不致於像謝安一樣讓老朋友哭於西州門下。

蘇軾最有豪情的一首詞,其藝術境界冠古絕今!

綜觀蘇軾全詞,詞人以平淡的文字來抒寫深厚的情意,但卻寫得氣勢雄放,豪情萬丈,藝術境界很高。我想讀下來最值得我們感動的應該是,蘇軾和參寥有著相同的志趣和品格,這是難得一遇的。

不過,令人痛心的是,蘇軾此次回京後沒多久,就被貶到了潁州,然後是惠州,再後是儋州。儋州之後,千古詞人蘇軾也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從蘇軾五十四歲寫下這首詞,到去世僅僅十年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