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医生创业一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不受医院的冗繁的行政管制,二来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更加体面的收入,甚至还有可能获得资本的青睐,建立自己的医疗品牌,但是开诊所却面临审批环节复杂,财力物力门槛高等特点。

随着国家“放管服”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长期以来制约市场化配制的壁垒已经被撬开,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局面正在扭转,手续和流程再次精简,个人开设诊所将越来越便利,即便是普通医生,也可以开创自己的品牌。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取消审批,诊所空前利好

近年来国家医改利好政策层层叠加,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取消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开办中医诊所取消审批等福利不断刺激着投资者的眼球。

6月20日,这股热势引发另一个高潮。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19号文件,再次降低社会办医门槛,取消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环节,直接将审批与执业登记环节合并

文件原文

除三级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台独资医疗机构外,举办其他医疗机构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不再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仅在执业登记时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不仅给民营医院带来福音,更是将希望的种子洒向了千千万万想开办诊所的医师。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中医备案制

2017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发布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报拟举办诊所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开办中医诊所的门槛由原先的“审批制”降为“备案制”,无疑是一巨大放宽。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医生自己干的时代来了

近年来,诊所的数量呈现出井喷现象,这有三方面原因:第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对医疗机构的需求有增无减,第二,医生的市场化意识逐渐觉醒,相当一部分医生在具备了一定的临床技能以后,开始走出来自己干,第三医疗投资的兴起加快了诊所的成立。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诊所也将承担起基层首诊的角色,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这个过程中,分级诊疗需要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个体诊所建设也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预见的是,政策对于诊所开办的扶植力度还会持续加强,即将迎来医生创业的“黄金时代”。

5月份在杭州举行的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期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透露,下一步正在研究修订个体诊所的设置标准,强化对医生的执业资质的监管,弱化诊所面积、设备台套数等硬件设置门槛

可见,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基层诊所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受万人追捧的将不再是三甲医院拿高薪的医生们,而是自立门户、激流勇进的诊所人!谁先站稳市场,谁就是王者,所以如果您资金充足又备齐精锐部队,不妨早点运作起来,做被市场垂青的先行者。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近五年我国诊所数量

诊所开办流程大放送

想自立门户,但又不懂开办诊所的具体流程?不用担心,笔者马上给大家带来满满干货——开办诊所的最新流程!(强烈建议收藏!!!)

第一步,市场调研

国家虽然鼓励开办私人诊所,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冒进,毕竟诊所不是商店,想开就能够开的。那么,怎样开展市场调研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查范围内人群的数量分布、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收入水平;

2.调查范围内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饮食习惯和疾病谱特点;

3.调查范围内人群的健康意识、就医习惯、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比例;

4.调查范围内的医院、卫生所、诊所、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的分布情况,各自的实力分布,专业分布,目标人群都是哪些?

5.调查现有医疗机构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疾病的治愈率以及周围群众的满意度;

6.目标人群对这些医疗机构的评价如何?喜欢什么样的医生?喜欢什么样的服务?对哪些情况不满?原因何在?

7.正在运营的各个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如何?患者的接受程度怎样?有无和自己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是否成功?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何在?

8.民营医疗机构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如何?现营医疗机构在当地的生存状况是否乐观?

9.当地政府部门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如何?有哪些利好政策和措施可以参考和利用?

10.当地是否成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给民营医疗机构提供过哪些支持?制定过哪些有利于诊所发展的行业规定?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简而言之,调研越详细越有利、风险越低!

第二步,筹备资金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开办资金的预算:营业场所租赁、装修费用、注册相关费用、医疗设备及办公设施购置费用,通讯、咨询、手续、开业仪式等费用;

2.运营资金的预算:员工的薪酬、服装、交通、差旅、通讯、培训、健康证和继续医学教育的费用,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和医疗垃圾处理费(有的地方没有),接待费、广告宣传和营销推广费用,税务、贷款利息的支付,医疗责任保险和火灾意外险的购买,保洁员和环境消毒等员工工资和费用等;

3.制定融资方案:融资方式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要有相应的融资期限和价格,并有风险分析和退出机制;

4.与融资单位签署融资合同,确保资金到位:

融资单位包括银行信贷、民间资金、政府资金、合伙融资等渠道,与这些单位签署融资合同,确保资金到位之后,便可进行诊所选址。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第三步,选址

重要的地理位置是诊所成功和继续运营的关键所在。

经营者可根据拟开办诊所的服务项目和业务特点

,找准合适的区域,并结合诊所目标客户和该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评估,进一步核实各方面的要求。

包括实地调查和访谈、与业主的沟通、建筑概况的检查和评估、最终做出选址决定并同业主签订租赁合同,一般建议以5年为时间单位。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第四步,注册登记

诊所的注册登记是所有开办诊所的核心项目,也是所有需要开办诊所的老板和同仁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诊所的注册登记流程到底如何呢?笔者建议根据各地的情况,以当地政策为准。

有的地方是先许可后执照,有的地方是先执照后许可。但是无论怎样,都要《营业执照》和《医疗机构许可证》拿到手之后才可开业。

笔者了解的一种情况是,拟申办诊所的法人先行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明到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递交申请,预注册一个诊所的名称,该名称的有效期限是半年。半年之内,如果不能够进行正式的工商行政管理登记,那就要提前半月申请延期。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直接在辖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名称登记,并拿着工商部门的证明刻制印章,到银行开户,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进行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和统计登记(有的地方已经实行了这三、四、五证合一)。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第五步,设计规划

进行了工商的登记或者预登记之后,就可以对诊所进行设计和规划了,设计和规划的内容包括:

1. 诊所场地房地产合法证明的文件

2.租赁合同意向书(房屋属于自己的要提供证明)

3.建筑设计的平面图

4.诊所的形象和设计:名称、标志、口号、内外墙、窗户、门面、走廊和角落

5.管道线路:上下水、供电、供暖和消防设施

6.科室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处置室、存储室、洗手间、接待室、顾客休息区、污物处

第六步,执业许可证登记审批

执业登记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1.医疗机构用房的房地产合法证明文件

2.医疗机构的建设设计平面图和科室分布图

3.资产评估报告

4.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科室负责人花名册及有关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

5.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6.医疗机构技术操作规程

7.消防安全证明文件

8.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证明或者说明

诊所审批再精简,是时候自己干了!

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请后,对申请登记的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走完这些步骤,您的诊所就可以

开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