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纏總是難免的

糾纏總是難免的

“糾纏”,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解釋,一為:“繞在一起”,二為:“攪擾,找人的麻煩”。《說文解字》中,“糾”為繩三合也,簡明的說,就是繩子已經預備好了三個結,“纏”為繞在一起。合在一起就可以理解為:把繩子打好結,繞在一起。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糾纏”事,當我們感覺有一種不得不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陷入進了“糾纏”中,這就是繩子已經結在你身上,開始繞了,直到你做出了別人所需要的反應的時候,你才會輕鬆一些。

投射性認同:個體將自己的一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個身上,並設法從內部控制那個人,然後,當事人竭力讓接受者採取與他所幻想一致的行為,再後,接受者對投射者的“竭力”誘導行為採取反應。接受者與當事人所幻想的行為一致,一次“投射性認同完成。

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了賬反應的行為模式,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心理防禦機制。

糾纏總是難免的

故事

1

你最近連續接待了三天客戶,你的太太給你抱怨了幾天。

“你天天不在家,我一個人在家帶你的那個兒子,你知道他有多調皮嗎?”

“你的那個兒子,你不回來他不睡覺,他說要等你回來講完故事他才睡覺”

“那你給他講呀,你是媽媽呀!”

“那怎麼行,難道教育中父親是可以缺位的嗎?”

“你知道我有多累嗎?公司新來的小王,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我帶他,回家後我還要趕著做飯,帶兒子畫畫,”

“好吧,我今天晚上一定早點回”。

第四天與客戶的晚飯,你一定會不停地看錶,心理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一點增大,8點30分,無論怎樣相談甚歡,你會一拱手,迅速的回到家中。因為你接受了你的太太“沒有你,我活不下去”的投射,她需要的你認同性的行為是“回家照顧她”。

如果你不認同,可以想像,這個繩子會越繞越緊,這是投射性認同的一種,依賴性投射認同。

糾纏總是難免的

故事

2

你公司長期給一家客戶服務了五六年,現在因為種種不可抗力,而暫時出現供供貨不及時的現象,這種供貨不及時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在斷貨前,你已經給客戶做了一些解釋,接到了客戶的電話。

“小李,你怎麼搞的?這麼長時間還供不上貨?”

“領導,不是呀,我們已經盡力,可是海關通關還需要時間呀!”

“別人怎麼通關那麼快?你們公司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呀?”

“啊,沒有呀,沒有,這種狀況,只是暫時的。”

“我可告訴你,在供貨不及時可就退出去了,退出去可就在進不來了”

“是的,領導,你可一定要幫我多擔待呀,還需要你支持我們呀,我們會盡快解決這些問題”

你進去了另一種投射性認同,權力性投射認同。

糾纏總是難免的

投射性認同讓人最大的苦惱是他們誘導你行為的方式,“誘導”一般是以“強烈的情緒”來起作用的,他們對你或指責或貶低,讓你體驗到壓力,通過壓力,讓你體驗到和他們類似的內心情感,從而能夠理解和分享到他們的內心情感,他們把自己不想要或者有危險的部分,寄存在了你那裡,同時通過不斷地查看這些寄存物,來保持和你的溝通。

“糾纏”實在是一種難以避免的事情,你能告訴你的太太或者你的客戶、你的領導,這是一種“投射性認同”嗎?即使告訴了,當他們投射的時候,你能如何呢?

你在某些時刻是不得不認同的,不認同,也就打斷了溝通。但時通過識別這些“投射性認同”,你會清楚的認識這些東西不是自己的,是別人寄存在你這兒,你能採取保持性的態度,用自己的防禦機制、心理過程來處理,代謝、容納這些被誘發出來的感受。這個世界有些人他並不是刻意跟你過不去,而是他在用他的特殊的或者說原始的方式跟你們交流而己。

如果你有強大的自我認同,你即使是認同了他的投射,你這種認同又會帶給他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修煉的永遠是自己。

·end·

糾纏總是難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