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魚鷹?

文: 趙序茅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魚鷹?

攝影:子墨

對於魚鷹,讓鳥友們比較困惑的是,民間稱之為魚鷹的鳥類有兩種,一種是鶚,另一種是鸕鷀,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魚鷹?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新疆當地的哈薩克族、維族比較傾向於把魚鷹的稱號送給鶚,而漢人尤其是水邊的人們更多的把鸕鷀看做魚鷹。

名號之爭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魚鷹?

圖片來自維基

《詩經》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爾雅》釋:“雎鳩,王雎。”郭璞注:“今江東呼之為鶚”。

《本草綱目》裡解釋:“鶚狀可愕,故謂之鶚。其視雎健,故謂之雎,能入穴取食,故謂之下窟烏。”李時珍進一步解釋:“鶚,雕類也。似鷹而土黃色,深目好峙。雌雄想得,摯而有別,交則雙翔,別則異處。能翱翔水上捕魚,江表人呼為食魚鷹。”此段我們明顯看出,古代典籍中,魚鷹就是指“鶚”。那麼鸕鷀又為何物?

關於鸕鷀記載依舊詳細,《爾雅》“釋鳥部”就說得很清楚:“鷥,臯。”《本草綱目》中說:“鸕鷀,《釋名》:臯,水老鴉。”“案韻書,盧與絲並黑也,此鳥色深黑,故名。臯者,其聲自呼。”李時珍在這裡指明瞭鸕鷀取名的來歷: 一是鳥的顏色,二是鳥的叫聲。

看來對於兩種水鳥古人已經分的很清楚,為何近代將這兩種鳥都叫做“魚鷹”?

1959年出版的《中國動物圖譜》在“鸕鷀”詞條下注明“魚鷹、水老鴉”別稱。1980出版的《辭海》“鳥部”詞條“鸕鷀”說:“鸕鷀,亦稱水老鴉,魚鷹。”徐朝華先生《爾雅今注》也說:“鸕鷀,又稱臯,魚鷹。”不少作者著文也稱鸕鷀為魚鷹。

看到這裡有些混亂,究竟誰才是真正的魚鷹。個人認為若論真魚鷹,非鶚莫屬。

其一,從鳥類分類學很好解釋,鶚是隼形目,鶚科,隼形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鷹、雕類。而鸕鷀則為鵜形目,嚴格說來是一種水鳥,和猛禽根本不沾邊。

其二,從外形上看,鶚是中型猛禽,體長51-34 cm,體重2-4斤重。上體深褐色,下體大部純白。頭部白色,頭頂具有黑褐色的縱紋,枕部的羽毛稍微呈披針形延長,形成一個短的羽冠,更顯王者霸氣。而鸕鷀體型稍狹,體長二尺許,每隻成鳥約3-4斤重。全身羽毛黑色,帶有藍綠色的金屬光澤,有點像烏鴉,所以被人稱作水老鴉、魚老鴉。

此外,鶚具有明顯的勾嘴和利爪,而鸕鷀腳上還帶有璞,無論從那個角度鸕鷀都和鷹相差甚遠。即使沒有分類學知識的也明白,誰長的像鷹。

其三,從行為上看,鶚的飛行能力無疑更強,而鸕鷀會游泳;鶚捕魚靠的的是利爪,而鸕鷀用的是長嘴;鶚雖然主要以魚類為食,有時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鳥類等其他小型陸棲動物。食物來源較廣,性情兇猛。而鸕鷀以魚為主食,每天食魚量大,是魚的天敵,但相比其他兇猛的水禽來說,它也算是比較溫順的了。這一點從鸕鷀被馴化即可知。結果很明顯,鸕鷀既長的不像鷹,也沒有鷹的兇猛。

綜上所述,鶚才是真正的“魚鷹”。但現實中人們為什麼常常把兩種鳥混為一談? 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從分佈和種群數量上看,鸕鷀分佈於全國各地,尤其以東南沿海居多。數量也比鶚大的多,加上鸕鷀一般集群生活,比較常見。鶚雖然也遍及全國各地,大多單獨活動,即使是遷徙的季節也只有3-5只的小群。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為當地百姓熟悉的機會。

其二,前面也提到過,鶚雖然以魚類為食,有時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鳥類等其他小型陸棲動物,食物來源廣。相比之下,鸕鷀主要以魚為生,捕魚顯然更專業。

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人類的貢獻了。老百姓沒有文學家那種閒情,也沒有博物學家那種專業,他們喜歡將所有美妙的詞語都用在對自己有用的事物上。

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就開始利用馴化的鸕鷀捕魚了。根據獻資料,秦代的《爾雅》及東漢的《異物志》等書中,就有鴻鶴捕魚的記載。鸕鷀膽大不怕人,所以人工馴化並不困難。漁民很聰明,經常送給它們可口的食物,與它們培養感情。日子一久,它們就捨不得離開主人,接下來漁民就開始訓練鸕鷀下水捕魚。一個月後,經過主人嚴格訓練的鸕鷀,已經習慣替主人捕魚的生活。這種奇特的捕魚方式,對漁民來說既輕鬆又方便,鸕鷀便成為漁民下湖捕魚的好幫手。馴服鸕鷀沒有別的技巧,簡單易學,就是讓它餓。鸕鷀肚子餓是它捕魚的原始動力。捕上來一條大魚,獎勵它一條小魚,既讓它保持足夠的體力,又不能一次餵飽。吃飽了,魚鷹就會自由散漫,眼看魚從身邊遊過,它也懶得伸嘴。而鶚就不同了,現今沒有被馴服的記載。

本領比較

名字只是一個稱呼,爭論沒有太大意思,關鍵要看二者的本領到底如何?是不是都可以配得上魚鷹的稱號。

鶚捕魚靠得的是利爪,它們腳趾有銳爪,趾底佈滿齒,外趾能前後反轉,使四趾變成兩前兩後,加上腳下的粗糙突起,可以像鉗子一樣牢牢地抓住粘滑的魚的身體。除了利爪外,捕魚的成功和它高超的飛行技巧也是分不開的。鶚平時常在水面上空緩慢地煽動兩翅成圓圈狀飛行,兩眼注視著水中的魚類,一般距離水面30-90 m之間時,能夠迅速地振動雙翅,迎風懸停在空中,以便仔細地觀察水中獵物的情況。發現獵物時,則兩翅摺合,急速降到水面,伸出兩隻長腳將魚抓起,一邊濺起高高的水花,一邊用雙腳提著“戰利品”騰空飛起。

有時魚類見到天空中有黑影落下,本能地向深水中逃走。不過鶚也是有辦法的,它會立即潛入水中捕獵,直到1米以下,水面上常常只留下一個翼尖。魚鷹的捕魚動作乾淨利索,但有時也會遇到麻煩。

我們曾在青格達湖遇到過一次這種場景。獵物是一條生命力極強的草魚,它在鶚爪間竭力掙扎,使它飛行姿勢變得十分古怪。草魚的掙扎、翻躍使魚鷹不能保持應有的平衡,並將它拖到它顯然不想去的方向,使降落變得困難。它的尾巴一掀,雄鶚不得不鬆開爪子。這時雌鶚出來“拔刀相助”,同心協力迫使草魚屈服。

鶚是單兵作戰的勇士,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鸕鷀雖然也喜歡單兵戰鬥,但集體捕獵無疑是它們的看家本領。

和鶚相比,鸕鷀沒有利爪,不過它們也有自己的法寶。鸕鷀口腔裡沒有牙齒,咽喉和食道能夠極度擴張,食道前端有一個膨大喉囊,可以貯藏在水中捕捉到的魚,當遇到較大的魚,也可以毫無困難地吞下去。所以對馴養過的捕魚鸕鷀,漁民常常要用適當大小的草圈套其頸間,以防止它吞食大魚。此外鸕鷀的嘴長,上嘴端鉤曲而尖,彷彿像一把鋒利的夾刀,被鉗住的魚兒一般無法逃脫。

如果說鶚捕獵成功要靠高超的飛行技巧,那麼鸕鷀的收穫來自它們精湛的潛水技術。它有四個腳趾,腳趾之間有一個完整的蹼膜,有利於劃遊。它的泅水本領很高明,潛入水中,可歷時30-40秒,有的甚至達70秒之久。

鳥類學家還發現鸕鷀在非常混濁的水中也能追蹤魚群。在湖水混濁不堪時,視覺是很難發揮作用,原來鸕鷀的聽覺非常發達。在自然界有些盲眼鸕鷀就是依靠它們發達的聽覺捕捉到魚。由於視覺和聽覺非常敏銳,10米以內的水下,只要有魚兒在遊動,它們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捕捉到。怪不得俗話說:“魚見鸕鷀骨也軟”。不僅如此,針對不同的情況,鸕鷀還有幾種本領可一一施展。

面對小魚群,鸕鷀獨自下水時,渾身縮得只有鷂子大,在水中猶如一隻行動自如的小快艇,當魚發現鸕鷀後,個個嚇得丟魂失魄,慌不擇路地亂鑽一氣,鸕鷀胸有成竹一個個地捕捉。

遇上大魚群時,它並不急於捕捉,而是首先繞魚群一週,隨魚群行走幾十米甚至百米的路程。在行走途中,鸕鷀尋找時機,悄悄地向最後面的魚狠狠咬上一口,這時受傷的魚負痛向魚群中亂鑽,不一會就打亂了陣線,這時鸕鷀使用各個擊破的戰術,直到大獲全勝。

當遇到二、三十斤重的大魚,自己力不從心時,便發出求援的信號,邀請同伴一起捕捉,有的咬魚頭,有的咬魚鰭,有的咬鰓,一起努力把魚抬出水面。

前面幾項本領固然高超,配合也為精湛。不過要說它們的看家本領還是集體圍獵。鸕鷀的圍獵極為壯觀,有幸我們在烏魯木齊周圍的五家渠就目睹它們上演過這樣的捕魚大戲。只見水面上黑壓壓的一片,幾百只鸕鷀一起合作,將魚群緊緊圍住,而後一半在水面襲擊,另一半到水下追趕,立體似的進攻,讓魚群無路可逃。

不過鸕鷀也有個小問題,大多數水鳥尾脂腺能分泌油脂,油脂在羽毛上用來防水。鸕鷀缺少尾脂腺,它們的羽毛防水性差,身體很容易被水浸溼,所以不能長時間呆在水裡。在每次捕魚後,鸕鷀要飛到岸上曬太陽。待羽毛晾乾之後,它們才會再回到水中捕魚。

最後總結一下,就本領和個人戰鬥素質而言,鶚要略勝一籌。但僅就捕魚看,鸕鷀明顯佔優,考慮到為漁民做出的巨大貢獻,給個魚鷹的稱號也是說得過去的。

關於作者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魚鷹?

趙序茅,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生,科普作家,國際靈長類協會會員。出版《鳥國-動物學者的自然筆記》(被上海市教委選為初中生課外讀本)、《動物知道人性的答案》(入圍2017年中國好書)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發愛惜和保護之心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