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有色金屬行業專家把脈中國銅行業發展

“當前中國銅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依然很艱鉅,國際產能合作、智能製造、新模式新業態、擴大應用等都還有很多事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6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在論壇致辭中說。

當日,2018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銅業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開幕。來自國內外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專家和500餘名中外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把脈中國銅行業發展。

行業內專家在論壇提出,銅冶煉產能擴張的步伐過快,產業發展的總體質量和效益不高,以及創新驅動仍然是產業發展的突出短板,新的發展動能集聚不足,生態環境的要求日益嚴格,產業綠色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

陳全訓介紹:“今年以來,中國銅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從生產方面看,1至7月,國內精煉銅產量509萬噸,同比增長11.6%;銅精礦金屬量85萬噸,同比增長1.8%;銅材產量940萬噸,同比增長11.8%。”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1575家規模以上銅企業實現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3.3%。

其中,銅採選企業實現利潤44億元,同比增長10.9%;銅冶煉企業實現利潤76億元,同比增長12%;銅加工企業實現利潤81億元,同比下降7%。進出口貿易比同期都有所增長。

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利表示,青海新建10萬噸陰極銅冶煉項目當日正式投產運行,該項目是西部礦業延伸產業鏈、優化產業佈局的關鍵工程,將進一步加快青藏地區銅資源開發進程,填補銅冶煉產業的空白。

另外西部礦業創新“工業+旅遊”模式,已成功打造“天空之鏡”文化旅遊品牌,成為青海省乃至全國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