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的褚時健還在努力,你卻每天泡著寧夏枸杞假裝佛系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有錢,而是比你有錢的人還比你努力。

而比這更怕的是,比你有錢比你努力的人,還比你年邁。而你,已經開始抱著保溫杯、泡著枸杞假裝佛系。

近日,90歲的褚時健現身哀牢山沃土基地的褚柑果園,仔細查看和詢問果園情況,為孫女褚楚打理的沃土基地褚柑果園保駕護航。褚老雖然偶有助手攙扶,但精神尚好,思路清晰。

90歲的褚時健還在努力,你卻每天泡著寧夏枸杞假裝佛系

而這,距離他宣佈退休,僅僅過去了100天。

距離他剛過完的90歲生日,還不足100天。

與那個“套現15億、正在拋棄你”的同齡人胡瑋煒不同,褚時健的人生60歲才剛剛開始。但好飯不怕晚,他依然有辦法把絕大部分人甩在身後。

1

褚時健是靠玉溪菸廠發家致富的,那個時候,菸草是雲南主要經濟支柱。建廠40年來,玉溪菸廠的固定資產從1978年的幾千萬元發展到1996年的70億元,每年創利稅近200個億。僅“紅塔山”捲菸的品牌,無形資產就高達332億元人民幣。

1994年,褚時建被評為“十大改革人物”。卻沒想到,正在意氣風發的時候被匿名檢舉貪汙受賄。當時定案的調查結果是:褚時健利用職權和職務便利,主謀貪汙私分公款300多萬美元,其中他個人貪汙170多萬美元;為他人批煙謀利,其女兒索要和接受3630萬元人民幣、100萬元港幣、30萬美元,妻子及其他親屬共收受140多萬元人民幣、8萬美元、3萬元港幣和大量貴重物品。

當年,有人覺得他貪腐這麼多,要判死刑;有人覺得他功勞太大了,17年,紅塔集團甚至於雲南經濟都仰仗於他。案子審了四年,褚時建唯一的姑娘在獄中自殺。最終,中央紀委領導蓋棺:對褚時健,過不抵功,功不抵過。褚時建保住了性命,但是獲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01年5月15日,他因為嚴重的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2002年,74歲的褚時健與妻子在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承包荒山開始種橙開始第二次創業。2004年獲假釋,2008年,減刑至有期徒刑12年。2011年刑滿釋放。

褚時健開始了他的第二次人生。

王石後來感慨:

“橙子掛果要6年,他那時已經75歲了。想象一下,一個75歲的老人,戴一個大墨鏡,穿著破圓領衫,興致勃勃地跟我談論橙子掛果是什麼情景。我當時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樣的挫折、到了他那個年紀,我會想什麼?我知道,我一定不會像他那樣勇敢。”

90歲的褚時健還在努力,你卻每天泡著寧夏枸杞假裝佛系

馴化滿山的冰糖橙,褚時健用了6年。起初,橙子的味道不行,銷量也不暢。全靠褚時健昔日的朋友、徒弟們幫襯,雲南的各大煙廠就把哀牢山的橙子消化泰半。

他又用上了菸廠的那套打法:重視技術,利益共享。他對肥料、灌溉、修剪都有自己的要求,工人必須嚴格執行。種橙期間,遇到任何難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看書,經常一個人翻書到凌晨三四點。他不上網,但是每天看報、聽收音機。就算在山上,《新聞聯播》也是他每天必看的。

2

做這些的時候,褚時健身邊一直有一個人陪著,就是夫人馬靜芬。

90歲的褚時健還在努力,你卻每天泡著寧夏枸杞假裝佛系

當年辦菸廠,安靜芬就跟在身邊,把髒亂差的菸廠變成了花園式的工廠。後來做褚橙,馬靜芬就陪著他澆水、打藥、施肥,種植過程很繁瑣,卻容不得一點馬虎。

“當時沒想那麼多,做就做了,想的就是一定能成功,因為老頭子做事沒有不成功的。”她說。

為了給褚時健打氣,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的馬靜芬乾脆自己做起了銷售。她一個人跑昆明,跑上海。人家說橙子不好看,肯定不好吃,她就把一個冰糖橙切成好多片,一片還切成好幾塊讓大家品嚐,結果一個下午就賣完了兩噸。

再後來,馬靜芬帶著橙子進軍電商平臺,還把橙子的名字從“雲冠”改為“褚橙”,讓這枚好吃的橙子一下子多了“褚時健”三個字的加持。沒想到,“褚橙”一炮打響,火遍北上廣。

如今,已經85歲的馬靜芬,骨子裡還有著對生活的熱情。前兩年,她親自指導完成了酒店的投資建設。昔日的一片荒地,如今已是高樓屹立。

前些天,85歲的馬靜芬和董明珠、胡瑋煒一塊兒出席活動,她還勸63歲的董阿姨不要退休,

“我們一起來做,你在工業上創新,我在農業上爭取能夠創新,把產品都賣到全國、全世界去。”

今年1月17日,在位於雲南省玉溪市的褚橙莊園,雲南褚氏果業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成立儀式。褚時健獨子褚一斌牽頭組建股份公司任總經理。此後馬靜芬向網易財經親承,這一天,兒子褚一斌被正式確定為褚橙產業接班人。

90歲的褚時健還在努力,你卻每天泡著寧夏枸杞假裝佛系

之後,褚一斌還接受了網易財經的專訪,

我不想躺倒在這個產業上,就是說好像依賴著那麼一個基礎混下去,我還是希望能再做出一點東西。

90歲的褚時健還在努力,你卻每天泡著寧夏枸杞假裝佛系

說這句話的時候,褚一斌也已經55歲了。

3

不管是褚時健、馬靜芬還是褚一斌,他們的人生彷彿都是從被黃土埋半截之後才剛剛開始。

而你,現在卻每天抱著保溫杯、泡著枸杞坐在北上廣的寫字樓裡,精緻地養著肚子上逐漸長出的贅肉,不停刷過朋友圈一條條別人的生活,第一時間點開微信群裡的紅包,為拔得頭籌的兩塊錢開心一上午。

面對凌晨三四點的北京和乘著火箭奔跑的房價嘆一口氣,在微博寫下“佛系青年”的標籤。

90歲的老人都這麼拼,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別在應該努力的年紀大談佛系,在年輕的時候就讓貧窮限制你的想象力。

6月27日,一位三十幾歲的山西人來到褚時健家門口不離開。褚時健拖著疲憊身軀和他談了十幾分鍾,年輕人突然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他說,見到褚時健如此高齡還在拼搏,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應該自殺。

6月28日,一位“北京姑娘”穿著長裙子,拖著大箱子,出現在了褚時健的果園,她說,在北京工作工資六七千元,但日子過得“像個死人”,想“學褚老”。

6月30日,24歲的浙江衢州人徐星星,終於在果園內見到了“傳說中的褚時健”,他說,千里迢迢拜見褚時健,是為了“打打氣,找找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