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寫作,就是我的左腿與右腿

有人心裡說,“雲中鴻,你太張揚,寫個破文章、做個破視頻就往圈裡分、群裡發,唯恐天下不知,看看你那寫的都是啥玩意兒,不嫌丟人啊?”

是的,文章寫的不好,這是實情。我想,原因有二。

第一,我大學學的不是中文專業,沒有受過嚴格、系統的寫作教育,讀書又不多,自然寫不出好文。季羨林大師說過,“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這裡“水”即讀書,乃輸入;“尿”即寫文,乃輸出,二者成正比關係。今後,我會更重視閱讀,爭取寫出質量高一些的文章,以饗讀者。目前,你湊合著看看。

讀書與寫作,就是我的左腿與右腿

第二,我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寫作純屬個人愛好,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的,創作時間尚且不能完全保證,作品質量哪能和專業作家的相比呢?

如果我說我寫的東西比莫言的還好,你的第一反應是:瘋人院的保安值崗時一定打瞌睡了,讓這個傢伙溜了出來,在這裡大放厥詞。

差距是明擺著的,但也不要喪失信心,畢竟誰也不是一從娘肚子裡爬出來就會寫一手好文章的。那些文壇巨匠,除了天才的因素外,也一定在某些方面注意過或努力過,那我們就要研究一番。互聯網這麼發達,就看我們用心不用心了,我相信一句話,只要你發自內心的想要某件東西或做成某件事,且不懈努力,連上帝都會幫你。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要“摸著石頭過河”。

那你為什麼將蹩腳的文章(或視頻)發往朋友圈、群裡呢?

原因很簡單,任何一個作者(或表演者),都希望他的作品(或演出)能吸引較多的讀者(或觀眾),如果寫出的東西不是以給人看為目的,那乾脆就寫在帶鎖的日記本里,自己獨看,抱歉,那叫日記而不叫文章,文章是要傳播的。“落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講文章傳播的故事,是說西晉時期,大才子左思寫了一篇絕好的文章《三都賦》,因大家都想閱讀而爭相傳抄,以至都城洛陽的紙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

讀書與寫作,就是我的左腿與右腿

我們在電視上常見到這樣的鏡頭,說某個歌星名星開演唱會,總是會索要掌聲,先是轉到舞臺東邊,對著東邊的觀眾道“東邊的觀眾,你們的掌聲在哪裡?”;繼而又來到舞臺西邊,對著西邊的觀眾道“西邊的觀眾,掌聲響起來”;再而對著舞臺的上方,道“樓上的觀眾,掌聲更熱烈些吧”。掌聲是對錶演者的認可與鼓勵,大紅大紫的明星都在索要,這正如文章的閱讀量之對於作者的關係。

讀書與寫作,就是我的左腿與右腿

還有一個原因:如果你是頭條號作者,在《今日頭條》上寫文章(或發視頻),閱讀量越高,你就收益越大(當然,對於我這樣的九流以外的作者,收益也沒有多少,也就是我一直所說的“掙個鏌錢”,我連“掙個肉錢”都不敢說),所以作者們都不吝嗇你看他的文章,巴不得你每篇都看,能幫他轉發一下才好呢!

最後以宋代汪洙的詩結尾,與友共勉,一邊讀書一邊寫作,且行且珍惜!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