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延安模范|无手“书写”非凡人生

——记“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付凡平

“只要你不抱怨生活,生活永远不会抛弃你。即使没有双手,容颜尽毁,我也要坚强走下去,用爱心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活出自己内心的那份精彩!”——付凡平

寻访延安模范|无手“书写”非凡人生

近日,付凡平喜获“2017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称号,成为陕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优秀残疾人代表。

46岁的付凡平,是宜川县云岩镇人,因一场意外火灾先后失去3位亲人,自己也因此致残。但她没有向命运低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信念,在各级残联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先后创办了云果飘香土特产专卖体验店和宜川县蒙恩农场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不仅使自己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还吸收和带动了周边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付凡平,这位身残志坚的陕北婆姨,用自己的努力,无手却“书写”出了自己非凡的人生。

“啪的一声,感觉自己从天上掉了下来!”

寻访延安模范|无手“书写”非凡人生

网络配图

1972年,付凡平出生在宜川县云岩镇宜世村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付凡平人长得漂亮,性格开朗,学习又好,很受大家的喜爱。“我从小就心气特别高,总想着跳出农村,到城里当一名老师!”付凡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着自己曾经的梦想。

然而,一场大火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让她上大学、走出农村的美好愿望随之破灭。

“啪的一声,就感觉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了!”说到那段痛苦的回忆,付凡平紧紧地咬着嘴唇。18岁生日前两天的那个晚上,冲天的火光打破了黑夜的宁静。大火中,付凡平一夜之间失去了3个亲人,同时烧毁的还有她的双手和容颜。

3个月后,付凡平完全清醒过来。除了全身烧伤面积达80%,她失去了双手。之后,她不吃饭,不想接受现实。当她第一次照镜子的时候,被自己的容貌吓呆了,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我当时就没有想过要活着。”但面对残破的家,面对父母的哭泣,她又于心不忍。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生是一件远比死更难的事!我只要一动,伤口就裂开,到处都是血……”付凡平眼里泛起了泪花:“我根本不敢见人。一有人来,我就赶紧躲起来,脸上一直围着丝巾。”

出院后,付凡平躺在家里不愿出门。有一次,趁父母不注意,她艰难地挪动着身体,找到了农药,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她连瓶盖都拧不开。

听见动静的父亲跑过来,看到地上坐着哭泣的付凡平和旁边的农药瓶,这位从不轻易落泪的陕北汉子也跟着落泪。父亲把付凡平轻轻地抱到炕上,一句话也没有说。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给付凡平收拾一新,父亲带着她来到了壶口瀑布前。眼前的壶口瀑布依然磅礴激荡,汩汩滔滔,纵然是浊浪翻滚也要不屈向前、奔向大海。

听着黄河的怒吼咆哮,付凡平的内心也被深深触动。“虽然我是一个容颜尽失、受到命运无情打击的人,但我是黄河的女儿。我要活下去,我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凡平把脸上的丝巾扔进黄河,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念。

“只要我去做,总会比现在的光景好一点!”

寻访延安模范|无手“书写”非凡人生

网络配图

死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活了。

“我不能成为社会的累赘、家里的负担,我要学会自立。”付凡平从最普通不过的吃饭、穿衣开始学习。吃饭握不住筷子,她就拿绳子把筷子绑到手上开始练习。3个月后,她终于可以自己独立吃饭。

半年以后,付凡平学会了自理。“除了针线活,其他的家务活我都会做。我还学会了写字,别人讲多快,我就能写多快!”付凡平笑着跟我们说,“我常想,不管什么事,只要做,就一定会有希望!”

之后,付凡平就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1991年,付凡平的哥哥在下乡时,遇到一个小伙子,觉得人不错,就介绍给她见面。

“那时候,我觉得像我这么难看的人,怎么会有人喜欢?人家来来回回跑了四五次,最后还是父亲求着我才见了一面!”回忆起当初的情形,付凡平的眼角掩不住的笑意:“我老公心善,觉得我可怜,愿意照顾我!”

婚后,付凡平有了自己的家。丈夫对她非常体贴,这也更加坚定了付凡平活下去的信念。她不光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

“我觉得我就是老公的一个宝!我们的感情不是以爱情开始,现在却是相濡以沫!”说起自己的丈夫,付凡平浑身洋溢着幸福的光芒:“他从来没有嫌弃过我,什么也不让我干,总说只要有他吃的一口,就有我吃的,不会让我饿着。这么多年来,每天早上都是先用开水冲两颗鸡蛋给我喝,然后才出去干活。能遇到他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丈夫不让她做饭,她就趁丈夫出门偷偷地学。为了做一顿陕北人最喜欢吃的土豆丝,双手拿刀无法固定土豆的她,弄得浑身是伤,然而她从来没有放弃。如今,她的厨艺精湛,做一顿20人吃的饭菜也没问题。

1992年年底的时候,儿子降生了,给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欢乐。付凡平琢磨着干点什么:“不尝试,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是只要我去做,总会比现在的光景好一点!”

1993年,看到养羊能赚钱,也适合自己,付凡平就跟丈夫商量养羊。丈夫不想让她受累,但耐不过她的软磨硬泡答应了。养羊不光给全家带来了较为富裕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她创业的信念。1999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付凡平卖掉了羊,承包了300多亩荒地植树造林。闲不住的她,还做着苹果代办、贩卖洋芋和玉米的小生意。

2002年,她在宜川县城开了一个手机店。当时,宜川县城仅有两家手机店。店开起来了,看到别人都在店里等客人来,付凡平就到大街上去推销。“我要全县人都知道,我虽然长得丑,但也敢在街上推销手机。”付凡平调侃地说。

之后,其他手机店也学着她在店外推销,她就跑到学校周边给家长和学生推销卡。看到又有人也跟着她到学校推销时,她又把目光放到了农村。

付凡平一直没有办理残疾证。她说:“我不认为我是残疾人,为什么要办残疾证?别人做的我都能做,我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一路走来,周围的人对她由同情变为佩服。她做了很多常人都难做到的事,也受了很多常人难以承受的委屈。一次次的努力,让付凡平越来越有自信,她坚信:“人活着就是要靠自己,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就是要把自己的光景过好!”

“我要用键盘、互联网,让一家人过上好光景!”

寻访延安模范|无手“书写”非凡人生

网络配图

命运女神并没有眷顾这个倔强的女人。

2009年开始,频繁吐血的付凡平多次入院治疗,让这个原本已有起色的家庭再次失去了色彩。2015年,付凡平身体好转,丈夫却又进了医院,一家人成为了贫困户。

2015年8月正值延安的雨季,也是壶口瀑布最为壮观的时候。当年8月,宜川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发展农村电商事业作为主推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举办了数期电子商务培训班。

得知培训消息,付凡平立刻报名参加,她不仅把这次机会当作是学习,更当作是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走进培训教室,在大家异样的眼光里,付凡平有一瞬间的自卑、恐慌,但她马上调整了心态:“别人怎么看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虽然没有双手,但我要用键盘、用互联网这些我原来听都没有听过的东西,让一家人过上好光景!”

付凡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上课的时候听不懂她就问,然后用手机录下来,反复听,反复记。然而最难的,还是从来没有见过电脑的她,该如何操作电脑?

培训班带队老师刘改梅回忆了当时的情形。“第一次见到付凡平的时候,我就觉得很震撼。当时班上都是大学生,她是年龄最大、唯一不懂电脑和来自农村的残疾妇女。刚来时,她连电脑开关机都找不到,键盘不熟悉,她就将键盘画在纸上回去背。”培训产品包装,这对正常人来说都很难,付凡平每一个要点掌握的比大多数学员好。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无论什么时候去教室,她都在那里学习。培训结束,她成了班上最优秀的学员。

回去后,付凡平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店,经营宜川土特产。拍照、传图、写说明,每个环节她都亲手去做,每个环节对她来说都不容易。拍照是最难的,刚开始,掌握不好力道,触屏劲儿稍微大一点,手机就无法对准要拍的东西,手机摔到地上是常有的事。如此反复,一套程序下来得花费好长时间。

付凡平没想到的是,第一天晚上把图片上传,第二天就有了两单生意。“一单是5斤小米、一单是5斤核桃。虽然钱不多,但是让我看到了希望!”两个小小的订单,给了付凡平莫大的鼓励,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

当年9月,在云岩镇政府帮助下,付凡平创办了云果飘香土特产专卖体验店,线上线下共同经营。诚信经营让付凡平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随着销量不断增加,11月,她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蒙恩农场”,创立了宜川县蒙恩农场农产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

虽然一路风风火火,但营销推广的影响力度还是不尽人意,付凡平再次陷入了迷茫:“我一度想着要放弃了,压力太大了。”说起当时的艰难,她记忆犹新。这时,很多朋友、客户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忙联系客源,为公司的出路指点迷津,让陷入迷茫的付凡平重新燃起了斗志。

2016年,一条“旅游+文创+电商+扶贫”的政策为付凡平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壶口瀑布景区,她的“旅游+电商”形象推广店落户。2017年,在全省全域旅游培训会上,她的产品被冠以“火凤凰”旅游品牌形象。2018年,付凡平在惠农网有了自己的“苹安吉梨”,并入驻“有赞商城”“每日优先”等销售平台。精品意识加之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公司销售额节节攀升。2015年销售额50万元,2016年销售额209万元,2017年销售额350万元。

“我要带着更多像我一样的贫困户、残疾人脱贫致富!”

寻访延安模范|无手“书写”非凡人生

网络配图

2007年时,付凡平在去宝鸡眉县贩玉米的时候,认识了失去双臂的张路。她开始资助这个孩子,帮他联系读自强中专。因张路重度残疾,学校要求有人陪读,而张路家里却没有人陪读。

这可急坏了付凡平,她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去陪读,这一决定立刻遭到一家人的反对,儿子更是不愿意。付凡平反复给家人做工作:“我没有双手都活得不容易,更何况没有双臂的张路。我希望能为他做点事情,让他有机会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终于,儿子答应去陪读。直到2008年张路结婚,儿子才回来。张路结婚后,开了一个网吧自食其力。如今,张路在海外发展。

一路走来,没有双手的付凡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但对她来说,心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她再一次回到那个黄河岸边大火焚烬的房子前,陷入了沉思,往事在她的脑海里浮现。那场大火后,社会各界为她和家人捐款6万多元,县委、县政府和乡镇部门大力支持,给了她不少“照顾”;刚结婚她不会做饭,老公不在,隔壁的大婶总会端来热乎乎的饭菜;刚做电商时,丈夫住院,镇上干部马永斌,周末带着家人和同事来帮她收苹果……

“靠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到一个公司的负责人,就是靠着各方面的扶持和无数好心人的无私帮助。”付凡平决定,她要回馈社会,去带着更多像她一样的贫困户、残疾人脱贫致富。

付凡平的公司起名“蒙恩”,寓意就是让自己时刻谨记党和政府以及爱心人士对她的帮助,怀着感恩之心创业自强。近年来,她坚持参加“壹基金”捐助活动,为困难的人送去帮助;免费培训3期200多名残疾人,手把手指导学员注册网店,教会他们操作技能,搭建创业平台。通过“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她已经让贫困户户均增收2万元。

来自黄河岸边普通的陕北婆姨付凡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她的人生哲学诠释——“用爱心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她说:“如今,我不光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开始站在讲台讲课,教残疾人和创业青年怎么做电商。曾因大火被毁的当老师的梦想,如今又成了现实。”付凡平说,她也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残疾人,让他们看到,残疾人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过得很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手记

8月30日,记者采访这位没有双手、容颜尽毁的陕北普通农村妇女付凡平。听着她的讲述,我的眼前浮现了罗丹的《巴尔扎克像》。罗丹因为担心制作的双手过于精美和突出,让人忽略了作品的主要部分,因而砸掉了《巴尔扎克像》的双手。

和《巴尔扎克像》一样,付凡平虽然没有双手,但已足够完美。付凡平真诚的笑容、质朴的话语,感人的事迹,一点一点打动着我。她自信的目光,带着坚定和对生活的深思,让人忽略了她的容颜和双手,唯剩敬意。她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到公司经理,从受人帮助到无私助人,她无手“书写”着自己的非凡人生。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阶段,付凡平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也让我们看到了年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指日可待。

市委通讯组/党柏峰 王强 刘晓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