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一位朋友要我写“北京茶坛”四个字,分别写在六尺长、一尺半宽的横幅、竖幅纸上。我算了一下,每个字将近要写到30多厘米大小。写这么大的字,我并没多少把握,一则写得少( 现在若不是公共场合,谁家里需要这么大的? )二则我目前正处于临摹和创作的摇摆时期,风格不稳定,今天临了这个碑,就带了这个碑影子,明天临别的帖,可能有揉进新的意味了。这么大的字应该写成什么样子,心里没有多少底数,完全按照欧体感觉写吧,可能偏瘦,墨气似不足,按照颜字感觉写吧,颜字毕竟临得少,可能导致 “画虎不成反类犬” 。


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在下笔之前,我回想起参观成都大邑的建川博物馆聚落里的家居馆所见到的清代匾额。那些清人所写榜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学欧还是学颜,作为厅堂悬挂的巨幅匾额一定是讲究气势和震撼力的。一大气,二密实,三或楷或行兼而有之。这些书写者可能不是当朝著名书家,但是在那个时代,能够写成这样的绝非少数。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馆阁体书风影响下的二三流作品,不值得一提或者根本犯不上学。固然有理。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见证,是当时人们所欣赏、喜爱的。在如今,尽管这样的物件没有多少地方可以派上用场,可人们还是喜欢端庄稳重的楷书却是不争的事实。


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也想按照当时那种书风写一下,找找用颜体写大字的感觉。于是尝试完成了。挂在墙上一看, “字怕挂!” 前人说一点都不错!我发现自己距离清人 “馆阁体” 的水准竟是那样远( 就更不用说与学颜大家的悬殊差别了 ),欧是没有了,既不像颜,也不像清人 “馆阁体” 。我常常想起一朋友说的那句话:“学欧没学好,跑到颜那儿去了”。他实际上讲的是学书法要一以贯之,坚持不懈,不能朝三暮四。看来,真正能够学到古人的一点东西实在是不容易!


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我选择了一般不常用的、笔肚直径约6厘米、笔毫长度约10厘米左右的羊毫笔和1988年出厂的广西都安六尺宣纸。因为写这样大的字,且不说用力,就使用毛笔来说也要讲究,大笔写小字,笔小只能用偏锋,而且提不起笔,无法用中锋,墨少笔枯,纸薄易破,一定要用大笔,蘸饱墨,用比较厚且拉力较强的纸。 “工欲善其事,必欲利其器” 是也。另外,写楷书大字,一要笔画顿实、厚重,用笔果断,速度不能太快,尤其是起笔、收笔和转折处,要把力送到,不要轻易挑笔,要缓缓提笔。结构要密实、稳重。做到黑多白少,即笔画要粗,笔画之间的留白要少,这样才能使得墨气十足。


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尽管我努力想把笔画写粗,写厚实,可是写出来的笔画还是有些拖泥带水,感觉好像犹豫,不爽快。结构不够严谨, “坛” 字的提土旁有些靠上,与右半部留空太多。整体观之,竖幅作品比横幅作品感觉稍好,横幅作品中的 “京” 字稍嫌大了,主要是上半部过于粗大,与下半部不太协调。 “不怕不知道,就怕有比较” ,此言甚有理。


卢中南:书写“北京茶坛”有感

进入砚田书院书友圈,每天进步一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