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官窯”的基本含義是皇家、官方營建,主持燒造瓷器的窯場。僅供宮廷使用,嚴禁民間使用。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官窯”的起源一般認為可追溯到唐、五代,如唐代“秘色瓷”之“秘”,如五代吳越錢氏宮廷壟斷越窯精品生產,使之成為自己的官窯。官窯雖然只為滿足最高統治者的靡費,但它不計工本,以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窯制,工藝最精良的工匠燒製,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中國製瓷業走向精益求精。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據文獻記載,北宋時,朝廷在汴京設置官窯,史稱北宋官窯。南宋時,建立修內司和效壇下官窯。一般認為,杭州老虎洞窯為修內司官窯,杭州烏龜山窯址為郊壇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官窯產品以生活用品和陳設用器為主。宋代官窯主要器物有碗、盤、碟、洗、瓶、爐、尊、及仿周、漢時期青銅壺等式樣的瓷器。早期釉色有粉青、青灰,青黃等,晚期採用厚釉工藝,追求釉色的玉質感,在素燒過的坯胎上反覆施釉,裹足支燒,在器底部留下細小支釘痕。有的周身佈滿冰裂紋,口足呈紫色。宋代官窯的貫耳瓶,直口,細長頸,鼓腹下足。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官窯

所謂“傳世官窯器”的特點,胎質細膩堅緻,器壁薄,胎色黑或紫褐;釉色有天青、粉青、月白、油灰、綠、米黃色,釉層肥腴瑩潤,玉質感很強,釉面有各種開片;器型有碗、盤、碟、洗、盞託、直頸瓶等,還有仿古銅、玉器樣式的瓷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