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努力”!点醒无数家长!

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绩却不好呢?因为他们可能在“假”学习、“假”努力。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

在中国,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努力”!点醒无数家长!


低质量勤奋掩盖下的真懒惰

班里有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坐在班级第一排,特别乖巧、安静。但是在一次大考中,她的成绩很不理想。孩子的爸爸在家长会后来找我私聊:“孩子平常很听话,为什么成绩不理想呢?”我也觉得奇怪,就说:“这样吧,咱们再观察一下,您观察家里,我观察学校。”

经过两周的观察,我们发现了这个孩子的问题:

在学校上课时,不管老师在讲课、展示PPT、提问……这个小姑娘都在记笔记,甚至有时候,老师翻PPT比较快,她可以不看本子,只盯着屏幕,然后快速地记下来;

而孩子的爸爸反馈的信息是,她每天回到家,就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一个非常精致的本子,把白天每一科的笔记再誊写到这本子上,直到深夜。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

看起来,这个小姑娘确实很勤奋、很努力,但事实上,由于方法不得当,她的行为,就是一种“假努力”,也就是无效的努力。

我们经常被一些低质量的勤奋蒙蔽了双眼,觉得这就是在努力,而很多时候,低质量的勤奋掩盖下的,才是真懒惰。在我14年的教学经验中,大概见过以下两种类型的“懒惰”:

1.肢体懒惰:肢体懒惰的学生,上课不爱动笔,喜欢用眼睛,用脑子想,考试时常常眼高手低。

2.用脑懒惰:用脑懒惰的学生,则是机械地记笔记、刷题,而不“琢磨”、不“走心”。

上面我们说的小女孩,就是典型的“脑懒体勤”的学习者,我认为这样的孩子很可怜——别人学的时候,她也学;别人玩,她还在学习,但最后,她的成绩还不如人家边玩边学的孩子。既没玩到,又没学好,所以,这样的“勤奋”,是我们一定要避免的。

我常见到这样一种孩子,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表现得特别从容,简单地说就是——玩也玩了,学也学了。这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把上课的时间利用得很“走心”,在有效的时间里,把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了,自然有更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勤奋。

什么是真正的勤奋?

1

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

有的孩子上了一节课,甚至上了一天的学,都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但“没问题”就是真的会了吗?其实也未必。很多时候,“没问题”恰恰证明孩子没有听懂,没有融入到课堂中,试想,对于一个你完全不懂的领域,让你去提问,你能问出来吗?当然不能。

所以,对于孩子,尤其是上了中学的孩子,我们必须要引导他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做到有效率地学习,而不是拼着勤奋的外衣,做假象,磨洋工。像那句老话说得那样“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

2

勤奋之前,请先思考

  • 我的弱科和强科分别是……
  • 我的弱科的薄弱之处出现在……
  • 我的学习习惯哪些好,哪些不好……
  • 我目前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 哪些急需解决,哪些我可以自己解决,哪些必须求助于老师……

3

不要拿时间来衡量勤奋

我们父母一定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孩子一天到晚坐在书桌前,就是“好好学习”,就是“勤奋”——长时间学习不等于深度思考,也不等于学进去了。

长时间学习可能是在毫无意义的刷题。刷题不见得就是好的,有的学生就是在刷题的过程中,一遍、两遍、三遍地重复自己的错误,这是很可怕的。

长时间的学习可能是因为发呆,聊Q,看手机。

所以,孩子们请不要再表演勤奋,家长请关注孩子辨别勤奋的真伪。

什么是有效的努力?

在中国,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努力”!点醒无数家长!

1

合理分配精力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何谓“合理分配精力”?就是选择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实现时间和精力的最佳匹配。很多时候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多数人都是在早上刚起床时状态最好。

但这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有的孩子可能在晚饭后,或九点、十点以后才会迎来最佳学习状态。所以,在这里,我们没有整齐划一的时间表,家长要充分了解观察孩子的最佳状态在什么时候,要尊重孩子的身体规律,不能强加干涉,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

明确先做哪件事

每天回家孩子们都有很多学习任务:英语单词,语文古文,理科习题,纠错,复习,预习……有的孩子上来就开始背单词,背了一会,想起数学有练习题,就放下英语,写了一会数学,又想起语文老师布置了预习……忙了一晚上,却什么都没做完,也没做好。这里我的建议是,在每天开始学习前,一定要有一个大体的计划,设定好任务的“优先级”。

  • 复习优先:回家后,先把老师当天所讲的重点,以“过电影”的形式回忆一遍,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一定抓紧看书,强化记忆。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重点,明确方法。
  • 落实优先:不管做了什么样的计划,落实大于一切。先把老师课上讲过的重要知识点落实,去做作业、做练习。
  • 纠错优先:总量一定的前提下,错的越来越少,对的必然越来越多,重复犯错会养出错误的惯性思维,后患无穷。在纠错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出错原因:是知识欠缺,还是习惯不好;是方法不得当,还是综合能力欠缺?弄懂之后,该背的背,该养成的养成,该改变的改变。还有,要及时纠正记忆,抵制惯性思维,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3

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

  • 上课就要以听为主,以理解为主,以记为辅;

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课上的25分钟时间里,讲授新知识,这是最黄金的25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里,孩子溜号了,那么他就失去了最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时间。所以,孩子精力集中的时间与老师讲授精华知识的时间不匹配,听课效率一定不会高。

听课效率不高,回家不会做题,必然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进行“再学习”,而很多孩子课后花大量时间补习的根源,就在于课上错过了黄金25分钟。

  • 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其实,培养孩子注意力,应该是学龄前的事情。但是很多孩子错过了那个阶段,导致上课的时候,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过短,这就需要有意识地自我约束和外力介入,一个班上四五十个学生,老师很难面面俱到地提醒。那么孩子和家长要怎么做呢?

  1. 从短到长训练。从五分钟开始,定一个闹钟,让自己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做一道题、背一首诗,慢慢延长这个时间。
  2. 不放让你分心的东西在身边。
  3. 学习时远离有共同语言的人。
  4. 必要时家长陪伴、提醒。
  • 教会孩子如何记笔记;

上课时,以听和理解为主,以记笔记为辅。并且,笔记不可面面俱到,以重点和自我特点为主。切忌一字不落地记下老师所有的话。

要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老师在上课时可能会用到很多专业术语,真正会记笔记的孩子,会把老师的专业术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4

有正确的方法

方法错了,再多的努力也是无用功。因为我的专业是英语,所以我以英语为例,来给大家讲一讲学习的方法:

背单词

  • 错误的方法:整天抱着高考说明词汇表,永远背不完的A字头。
  • 正确的方法:

单词先会读,再去背,化整为零。

在理解情景的基础上背诵,触景生词。

运用巧记法:谐音法,词缀法,联想法等。

练听力

  • 错误的方法: 一天一套听力题
  • 正确的方法:且听且读,以读练听力。

凡是听力不好的人,口语一定差,因为你读不准,所以你听不出来磁带在说什么。我的主张是,练听力,必须从练口语开始,通过大声朗读,改善自己的语音面貌,当你的口语熟练了,能做到读得准,读得快,学会连音和吞音时,自然就能听懂。

所以,正确练习听力的方法是,先粗听一遍,做题,然后去读听力材料原文根据录音:校正自己的发音,适应录音的语速,模仿其发音,争取做到无瑕疵听力。一套题反复听,注意情境特点,每词每句都听懂。把一套材料用到极致,胜过浮光掠影地听一百套材料。

5

有超强的执行力

前面讲的内容,可能让大家热血沸腾,但是光有热情还不够,让学习热情发挥最大效益的法宝,是执行能力,送给大家六句话,希望你们明白,真正的强者,不是强在制定计划,而是强在执行力上:

明确了方向和方法,就去做吧,有困难也要做;

颠覆自我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贵在坚持;

学习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快乐的过程,必定是艰苦的、孤独的;

学习能带给你最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过程越痛苦,成功后的满足感就越大;

学习上的强者必然有极高的专注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高专注度和恒心是未来成功的法宝。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还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