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百日祭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人死后的百日左右,各地通常都有做百日的祭奠仪式,具体是什么样的祭祀仪式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百日祭的传统习俗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人死后的百日左右,各地通常都有做百日的祭奠仪式。做百日祭在北方多为到墓地供祭与哭奠,而在南方地区,做百日祭则有比较多的仪节。

农村百日祭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主人率众先哭于几筵前,奉亡者之主如寝,诸子以下哭从。及寝门止哭,陈主于东南案上,众序立,焚香进馔,读告辞如常荐仪。祝焚告文,奉神主复室,彻。主人奉亡者之主复寝,哭随。至几筵前,纳椟讫,哭止众退。

百日祭哭后,易素服,遍谢邻里、亲友吊赙者,稍远者则写信致谢。辽宁的丧家如在49天内已安葬妥当,那么,百日祭时,他们应到墓上烧纸哭奠,此俗称烧百日。这以后,男剃发,女除首绖。百日祭后,丧主踵谢于戚友之门。但如果停柩暂厝至百日后还未入土,则百日祭时, 在家中柩前祭祀。

百日祭做祭时,祭堂正面供着3 - 5个装纸钱的包裹和其他祭品,有的还要悬影。富户于该日白天就延请僧道做道场,哮诵《普门三品》。这天也称谢大孝,因为在此之前,孝子身穿重孝,不能到亲友家去道谢,所以常借此祭日,预备酒馔答谢来祭祀的亲友。但中小户人家一般不请朋友,只请近亲来参加祭祀。

祭日下午三点到天黑之间是祭送船桥的时间。白天请僧道念经者,这时在祭堂祭拜后,由僧道为船桥加持,然后由长子捧圣(托着黄表)打头,僧道随后,将船桥送到附近的广场焚化。

百日祭时,一般人家只在家里设奠,烧几个装有冥钱的包裹即可。富户办的百日祭则比较繁复,门前设有官鼓大乐,门上、棚口挂上蓝白两色的彩子,或在门外搭建素花牌楼。院内高搭大棚,设祭堂悬影,摆上丰盛的供品,供奉褛库、墩箱、金山、银山、绸缎等纸活,并请僧道唪 经做道场、送库。然后办宴席请亲友。当然,也有人家只念经和送库,而不请亲友。

百日祭做完后,丧家就不再从事每日两餐为死者供孝饭和哭祭的朝夕奠 了。因为上述这些油、盐、米、柴等,就是丧家为死者独立处理自己的伙食而准备的,所以百日祭仪式和这些祭品象征殓期与葬期中每日的朝夕奠的结束。

但在除灵之前,每逢初一、十五,丧家仍需备孝饭供奉死者,并哭祭一下,做古礼所说的朔祭。

百日祭做完,象征葬期的结束,闽台多数地方均要换孝,即从重孝换为轻孝。此外,由于朝家在殓期与葬期中有接受亲友的奠仪与挽轴等,因此在百日祭后,丧家需要还礼,此俗称答银纸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