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汶川大地震側面看現樓房的質量!

汶川大地震,天災也。至今已死六萬五千多人,而且人數還在繼續增長。地震發生在下午兩點多,牆倒屋塌,絕大部分人是被房屋倒塌砸死砸傷的。還好震時是白天,許多人在戶外,戶內之人有的也能跑出躲避,倖免於難。假如也是唐山大地震那樣發生於凌晨人們酣睡之時,死傷必然大大高於現在。

     災害發生,舉國哀痛!中央救災及時,減少了多少傷亡!

     大災過後,人們都會想到一個問題:假如房子不倒,不就極少死傷了嗎?是的。想當年唐山大地震後,舉國上下,從上到下,都十分重視抗震問題。地震部門自是全力研究預報問題,建設部門則是全力在房屋抗震問題上下功夫,重新劃分了全國抗震烈度區,在震害調查和抗震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本著“大震不倒,小震不壞”的原則新頒佈了建築抗震設計規範,修訂了建築施工規範,並出了舊建築抗震加固規範。比如對以前國內流行的磚牆預製板(唐山地震時此類建築大量倒塌,預製板被建築界和唐山市民稱為“要命板”)多層建築就規定,高烈度抗震地區廢除預製板,採用現澆樓板。低烈度區必須在預製板周圍加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樑,層層圈住,預製板間縫隙必須用現拌混凝土灌實,並且在板面和板縫裡加拉結筋;每間磚牆轉角處要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與層層圈樑相連箍住磚牆。圈樑和構造柱上下縱橫相連形成一個小框架結構,把樓板和牆體全都牢牢箍住。並對圈樑和構造柱作了最小斷面和最小配筋率(配多大鋼筋)的硬性規定。對施工質量,比如磚牆的砌磚沾灰率(現在叫“飽滿度”)等也做了硬性規定。

     唐山大震災,對國家和全國人民都產生了極大的震憾,對建築界尤甚!

     說個實例吧。1975年我設計了某市百貨大樓,五層(地下一層),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按七度抗震計算設計。那時,國內連計算器都沒有(我只在一位有親戚在日本的老工程師那見過一次,他也是那親戚剛從日本帶來送他的),更不要說用計算機算了,我的計算工具就是計算尺,按國家規範一點點的計算。計算書大約一百七八十頁,厚厚的一大本。圖紙出去了,施工單位是省屬某市建築公司。1976年四五月動工。在七月份剛出地下室做一層時,甲方人員告訴我,建築公司的人對我好有意見,說我設計保守了,用鋼量太大,鋼筋密,工人不好乾活。當然,說是這麼說,沒有我的變更,他們還得按圖施工。我到工地時,也感到工人師傅看我的眼中有怨氣。我是按規範一點點摳著算出來的,出來結果後,我沒有保守點隨意增加鋼筋,當然這時不管人家怎麼說,我也不敢隨意減少用鋼量。就在那時,唐山大地震,消息和震害情況層層下達,我到工地去,工人師傅看我的眼光變了,看得出,沒有怨氣了,倒多了幾分尊敬。。。。。。

     也在那前後,我也親眼看到,建造一座五層磚混結構的旅館,磚是150號的,很好,沙漿標號也沒問題,就是砌築時飽滿度沒達到規範要求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檢查結果為六十多點),就把砌好的磚牆生生用大錘敲了重砌。

     也許是多少年沒有大地震了,人們的思想淡漠了。現在的建築質量真是不敢恭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