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现在的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ZYUN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这么多人都累的主要原因,或者是说根本原因是因为:

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

家长累

尤其是从出生到上初中之前这段时间,无论是有计划性的教育孩子还是盲目跟风的教育孩子,这个过程的本身往往是需要父母参与其中的,无论是精力还是时间又或者是金钱都需要各种付出,这必然会导致父母们感觉各种累!

说真的,如果谢谢付出之后孩子“争气”,那么可能还没有那么多的抱怨和牢骚,但偏偏是很多人投入很多,却没达到预期中的效果!这里面既有目标太高的可能,也有过于乐观的可能,更有看不到“尽头”的可能。

对于大众家庭而言,让自己孩子未来有足够的能力抵抗住各种风险的是每位父母都会想到的,而家里没有金山银山的,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成绩”了!当然,等到孩子大了之后,可能还会考虑“技术”、“专业”这个问题。所以“教育”就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去选择的最佳手段。

而应试选拔的模式注定了“择成绩优者录取”,那么为了在这种竞争中,取得优势,除非孩子遗传基因强大到逆天,否则家长无论如何都是要投入的。而且随着人人都在投入的这种大环境下,就逼得你必须更多投入才有更多的机会!起码在心理上会有一点点优势(或者是心理暗示)。

除此之外还有教育“减负”这个矛盾!反正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跟我的看法应该是一样的——越减负担越重!

老师累

总有一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明明减负了,老师反而更累了。

以回答列表里两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回答为例:


这种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老师为什么会觉得累!

说白了,他们不是没脑子而且把问题极端化了!在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时候他们会以偏概全,而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时候则会选择视而不见。

其实这些人的言行本身不就是导致教师很累的因素之一吗?

第一个截图用他的逻辑试图证明人心不古了,无视政策、无视安全、无视责任、无视公平……等一系列的规则,来“绑架”教师,这不就是让人觉得累的根源之一吗?

第二截图更是没脑子的杰出代表,在他的逻辑一下教师俨然就是一个高收入而且是超高收入的群体,那么我倒是很想问问他是不是因为自己没能成为这高收入群体中的一员所以才变得如此这般?是不是以后会全力培养自己孩子成为一名光荣的、高收入教师?

一边在抱怨教师不起过去的教师的同时,这些人有没有想过,“父母”也不在是过去的“父母”了?

孩子累

能不累吗!所有的改革、尝试、试验、考核、竞争……最后都是落在他们的头上!

大人们动动嘴皮子,孩子们就能跑断腿。

如果运气好,家人引导的也好,早早就激发出孩子学习的没动力,早早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中也能收获到乐趣、信心,早早就培养起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们还能好过点,但是又有几个这样的孩子、家庭呢?

有的选谁还愿意这么做?

有的选吗?

抱歉,我家没有金山银山,所以我们没得选!我们认命了,只能继续累下去了!

山水有相逢,咱们江湖再见!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记得小学的时候,一次作业,因为写错一个字,被老师罚写100遍,通宵达旦写作业的经历。哪个时候只知道埋头写作业,至于为什么要那么做,却没有考虑太多。至于说有没有效果,也不能说没有,但是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自己也不敢苟同。


所谓的学生累,是指学生需要完成太多的作业,除了平时上课之外,还有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等等;家长累,指家长不得不为了给子女准备昂贵的学习费用而奔波,如果子女不听话的话,还需要费很多心思在子女的成长上面等等内容;老师累,可以理解为学生教育不力是老师的责任,学生成绩不好,补课也不对,不补课也不对的尴尬处境。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不关系到教育,学生本人-家庭-学校三个方面都感觉到了很累。


现在想一下这一切究竟与我们的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当矛盾发生的时候,作为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关系到教育,这个问题中提到了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学生本人,除此之外还有教育本身和社会,以及我所没有考虑到的其它因素。


如今,一些家庭对于儿女的教育都是出现了大问题或者自己不满意的时候才会去管教。儿女刚会走路的时候,就把他们托付给爷爷奶奶看管,父母去外面打工,然后等儿女入学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才开始考虑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并且采用一套严厉的说辞,来指责儿女的不争气。其实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培养好健全的人格,不会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变得孤僻或者脾气暴躁。这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的一个长辈,他们家有一个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在家附近工作,待孩子高考完考上大学之后,父母才选择了去外面工作。也许你会说没钱怎么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问题的关键你有钱了是否会陪着孩子,悉心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而这正是家庭教育,合格的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学校,其实我一直有种感觉:老师的第一工作不是授课,而是沟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首先会引导自己的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然后再是把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从学生时代过来,也确实遇到过在这方面做的非常不错的老师,但是还是存在一些老师上课只是完任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学生的无意识又如何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


对于教育本身来说,不得不说最近的改革力度确实很大,新高考模式的推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适的理念——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考核方式。相信随着这种教育理念的改变,能够对家庭及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提供跟多科学、合理的思路。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思考,希望能与大家一起讨论。














贝鱼说


每个家庭,若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家长都会感觉光宗耀祖,脸上风光无限。



中国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了。认为念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都想出人头地,都想做人上人。

实际这种想法也没有错,孩子受教育才能成才,没文化是很可怕的。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转变。

已经不是以前的老思想,老观念了,有没有文化都不重要,只要你有体能,身体力行,饿不死就行。新时代的脚步如果跟不上,你就要被淘汰,被遗忘。

所以家长们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由其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更要好好培养。又不想多生,也不想多要,宁可培养一条龙,也不想养一帮熊。

家长的理念是:只要把孩子培养出去,花多少钱都心甘情愿;老师的理念是:把学生培养出去,评职称,能提干,有奖金还体面,由其孩子的钱还好赚。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老师课外都在把补习班办。家长领着孩子,又是贪黑,又是起早,边赚钱,边围着课外班,来来回回的跑。

所以学生累的原因是,盼着自己有出息;家长累的原因是,盼着孩子能成才,青出于蓝胜于蓝;老师累的原因是,提高升学率,对自身才有利。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已经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了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永远不会改变。


闻红阳


我是教师,也当过行政,从教三十多年了,颇有感触,教育的问题,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改革几年来,评价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学校教师整体片面追求升学率,由此衍生出来教育的种种怪象,二是教师在校内为了职称晋升,教学工作的压力无形加大,在校外,急功近利思想作祟,还有工资偏低,自然想多挣点钱,因而有偿补课,培训班,兴趣班应运而生,其实教师确实累得够呛,但无奈,三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跟风,攀比,送孩子上各种班,其实家长累了,学生也累了,学生好玩是天性,但几乎没时间玩了,失去自由奔放,其实是家长的过度关注与宠爱,不知不觉中摧残了少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教育必须人性化改革,我推祟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模式


天马行空80476


只是应为都是独生子女,都想让唯一一个孩子能够在各个方面上进,也是盼着一个孩子能成才。每天留的作业为了把它做完,不仅孩子累,家长同样在监督着孩子,也很累。过去孩子多散羊似的养,没有对哪个孩子要求过严的,你看到过有家长在学生放学时去接孩子的吗?没有吧,这就是家长累的原因。

老师同样也很累,现在实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进度拉平,没有留级的,这对老师来说就很辛苦,为了第二天更好给学生讲的透彻,每天备课也是很晚,所以老师也很累。

现在学习的课程照比过去深多了,过去你见过一个小学生身背着厚厚的书包吗?每天课余之外还要完成老师留的,各门课程作业。小小的年纪就承受着学习的沉重压力,你说孩子累不累呀。

所以要想跟上时代的变化,孩子要更加的努力,家长为了培养一个好孩子也要加倍的付出,老师为了祖国的未来更要呕心沥血的奋斗,所以都很累。

教师节来临之际说声:老师辛苦了!


风吹不倒的秋草



阳阳说教


国家说减压,可考试题又偏又难,在学校少学放学就要上补课班,托管班,说是少学其实还是用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了,国家把教育分成了校内和校外,把校内的学习时间减少,家长们就要把校外的学习时间延长,把教育交给市场用经济去调控最后的结果是老师,家长,学生都有压力又都很累!


曒眛


学生累是科学发达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课程生活少,孩子都懒散,说的九年义务却学校少,还是升学以分数为录取标准,孩子竞争大,米累罗,老师累为了钱办补习课,家长最累又要工作又要顾孩子学习与教育还要学校不管的都扔给家长管,家长心累体累,中国的教育学校少,外来读高价书,家长能不累


SUSURE193298979


我觉得根本问题不在教育上,因为教育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它是一个服务性质的行业,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家长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是教育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如果说我们的社会没有激烈的竞争,如果我们的社会对职位的看法没有高低贵贱,如果我们的社会没有不可逾越的阶层固化......那么我们的家长也不会那样玩命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会,样样精通,样样第一......那么我们的教育产业也会迎合家长的态度而做出调整,什么补习班,什么教育前压都会自动较少并消亡,也就不会有什么毛坦厂这样的畸形存在......那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都不会那么累。


说到底,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家长基于当前社会现实对于未来孩子生存环境的预判。我们这一代人,虽然生活的环境远比我们的父辈好,但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工作要自己找,加班是常态,也没有铁饭碗一说,房子,车子,孩子的教育在他们那个年代都不是压力,而现今是让人喘不过气的大山。然后我们会基于这样的现状去判断,未来我们的孩子也许会面临更严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为了获得好的工作和较高的回报,他们要付出更多,要更加努力,要击败更多的竞争对手......也许真到了那个时候,并不是这样,但现在的我们,谁又敢让孩子松口气呢?中国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比自己好,但是我们现在就如此不易了,又怎么能让孩子轻松呢?


贫富的差距在哪一个国家都有,职业的收入差异和社会地位差异在哪一个国家也都存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发达的国家,即便是很普通的蓝领工人,他们活得也很有尊严,有能够保障生活的收入,有规定的作息时间,有相应的福利保障,虽然依旧是社会的底层,但基本的生活没有问题,也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但我们的社会还做不到这一点,大家对于阶层的三六九等太固化,从收入,从社会地位,从价值观导向,都避之不及。可是所谓的好的工作总是有限的,大家都去抢,竞争可想而知。社会本来就是需要分工的,而我们太不重视很多基础的,底层的,普通的职位,这样的价值观和认同导向也决定了家长对于教育产出的预期,那么教育产业的导向也自然被引导到了当前这个方向。


如果有一天,做装配工的父母不会在做政府官员的父母面前面露敬畏和胆怯,那么他们的孩子就可以在同一所学校快乐地成长,追逐他们各自的梦想,社会的价值观转变了,教育才会转变。


爱陪娃的熊叔


在愿望单一、层次不高的社会,人人可以专一,人人可以不累。在欲望多元的社会里,机会多元,平台多元,目标多元,人人喊累。出问题的不是行业而是奉献和索取的不对称,人们只想满足多元欲望却不能做出多元的付出,所以人人喊累。只有克制多元的欲望,尽最大努力付出才能在高一级的层次上获得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