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城乡手牵手 共步康庄路

2018-09-10 11:12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凌姝燕

城乡一体化的海宁探索,令人惊喜连连。

城与乡,如何平衡发展?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当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中,沐浴着更多改革发展的阳光时,海宁领先嘉兴、领先全省的城乡统筹改革仍在悄然萌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个个击中城乡居民的兴奋点,并日益释放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去年,海宁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位于全省第五。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15年前,浙江提出并实施“八八战略”,15年来,海宁逐个打破了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二元壁垒,繁华城市,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把城乡协调发展的海宁故事推向新的高潮。

海宁城乡手牵手 共步康庄路

城市携手乡村 融合步伐加速

“欢迎乘坐103路公交车,103路公交车,方向海宁火车站……”今年7月1日,是海宁城乡公交“两元一票制”正式实行的第一天。早上6点不到,海宁尖山新区(黄湾镇)尖山村村委会主任郑映红就到达尖山新区的发车点,准备用镜头记录下老百姓对城乡公交“两元一票制”怎么看。

今年90岁的市民曹会金告诉她,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带来的成果,这是城乡进一步融合的证明。

为了更好地沟通城乡交流,降低城乡群众出行成本,实现高质量的全域公交,今年,海宁市将便捷出行提升项目确定为2018年度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之一,其中就包括城乡公交“两元一票制”。如今,每天有约220辆公交车载着城乡居民来来往往。

“这一年,是长安变化最大的一年,街道更清爽也更有韵味了。”当下,走在长安镇区,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评论。自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长安围绕建设“融杭新桥梁、产业新高地、美丽新古镇”的总体目标,综合施策、全面整治。2017年度实施的31个项目全部开工,28个竣工,投资额累计完成4.39亿元,千年古镇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蜕变。

小城镇连着城市,也连着乡村,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节点,是城与乡的纽带,在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必须牢牢抓住小城镇这个节点。

为了抓牢这个节点,海宁坚定不移地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

行动之初,海宁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涵盖专项行动、技术标准、指导细则的政策文件,细化年度工作任务和举措,对照去年的规定时间,确保全市各创建主体全面完成以管理为重点的整治任务,许村、长安、盐官、袁花、黄湾(含黄湾老集镇)等5个重点镇完成三年计划总投资的80%以上并达到省级考核验收标准。同时,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提前全面完成各镇(街道)建成区及11个原乡镇驻地小集镇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为此,海宁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手段,化繁为简,推进工作。比如推行小城镇“街路长”制,各地114条道路设“街路长”122人,为维护道路秩序创造条件。又如将违停执法处置权下放属地,建立违停执法联动机制,解决违停执法盲区。

城与乡,是人类生活的两大空间载体。把城乡发展为一个整体,海宁科学筹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城市和乡村,互通的不只是人群。

农民实现增收 城乡差距缩小

“老板,再来一杯拿铁。”周末,在丁桥镇新仓村梁家墩的咖啡馆里,游客留恋其中。就在去年,这里有了民宿、主题咖啡馆和花海等特色项目,慢慢完成了从一个普通乡村到一个精品乡村旅游点的蜕变。

海宁城乡手牵手 共步康庄路

近年来,梁家墩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环境的日益改善,更是吸引一批资本投入,推进农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2017年,新仓村与嘉兴远景旅游合作成立仓塘旅游开发公司,专门对梁家墩进行乡村旅游管理与开发,并探索了一个“村总支全面引领,公司运营管理,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即村集体引入社会资本成立旅游管理开发公司,负责整个景区的建设、推广、营销和管理,村民利用自家闲置住房经营餐馆、民宿等旅游业态。

“2018年春节假期,梁家墩仅‘新春品乡年’大型年俗活动就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0万元,其中民宿入住率74.6%,村民直接旅游收入达60万元。”新仓村党总支书记陆永明说,这种企业、村集体、农户“三位一体”的模式运行不到一年时间,就让梁家墩村民的平均收入增长了20%,一批村民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

美丽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不只一个梁家墩。去年,海宁农家乐及休闲旅游业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比2012年增长182.4%。

今年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靠改革弥合城乡差距。

去年12月底,在浙江江南要素交易中心,一场特别的交易会引来多方关注,海洲街道东长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这里“拍卖”部分股权,这是全国首例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进平台交易。成功竞得的村民宋金龙兴奋地表示很看好合作社未来发展,“合作社富了,我们手里的股权就更值钱了。”

据了解,海宁市已全面完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去年,海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全国改革试点,并以此为契机,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机制。而产权交易上的突破则是我市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

农兴民富仓廪实。近年来,海宁不遗余力地加强推进强村富民工程,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去年,全市182个村(社区)中经常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社区)136个,占总数的74.73%,其中500万元以上13个。村强带动民富,去年全市有28家村股份合作社共向村民分红2315.63万元。

数据显示,去年,海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661元,增长8.1%,收入绝对值是2012年的1.69倍,全市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1.94:1缩小至2017年的1.72:1。

城乡服务均等 幸福指数攀升

城乡融合,还需要消弭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海宁逐年加大对公共预算的支出比例,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切实地惠及全市人民。

“早有广场舞,晚有乒乓赛,每逢节假日要办民俗礼仪活动,过年还演个‘村晚’。”现在,盐官镇桃园村的村民杨叙仙每天都和姐妹们相约,在村里文化礼堂门口的小广场上跳排舞,“要说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肯定是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村民用,也由村民自己管。桃园村率先提出“每人一把礼堂钥匙”理念,给经常活动的文体爱好者们配备乒乓球室、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舞蹈室的钥匙,鼓励村民自主管理,带动全市文化礼堂自主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生活在农村好啊,日常文体生活不比城里人差!”桃园村村民纷纷说道。

2013年以来,我市在文化礼堂建设中坚持打好“建、管、用、育”组合拳,干部群众共参与、男女老少齐上阵,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村居“周周有活动”、镇街“月月有赛事”、市里“季季有盛会”正成为一道新风景。

不仅如此,如今在我市农村,建起了越来越多的小公园、休闲绿地,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休闲锻炼;越来越多的农户搬进了新村点,过上了“城里”生活……从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到社会生活,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正被一一满足,生活幸福指数蹭蹭往上升。

海宁城乡手牵手 共步康庄路

可以看到,海宁通过见缝插绿、有机更新、加快边坡荒地复绿以及拆违复绿等方式,新增农村公路绿化面积。同时,进一步完善沿线配套设施,实现农村公路绿化、安保设施、指路体系3个“全覆盖”。当前,我市农村公路亮化全国领先,并荣获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称号。

如果要问海宁15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干部群众的答案不约而同:一定是城乡环境、面貌和品质的华丽转身,城和乡之间越来越协调。“小堂占尽一湖春,咫尺村烟接市尘。”300多年前,思想家黄宗羲曾留下动人诗作。而今,在潮乡热土上,城乡和谐的景象随处可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