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阔步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兰州铁路口岸(中川北站)已成“一带一路”与内陆连接的交汇点

新区阔步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兰州铁路口岸(中川北站)已成“一带一路”与内陆连接的交汇点

8月14日,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兰州新区的第3列中欧班列(兰州号)满载1800方木材顺利抵达兰州新区铁路口岸(中川北站),标志着兰州新区中欧班列进口木材专列实现了常态化运行。作为西北地区直联中欧、中亚地区的国际货运战略通道,兰州铁路口岸(中川北站)已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内陆连接的交汇点,助推兰州新区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近年来,兰州新区把“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对外开放最大的发展机遇,着力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让各类国际先进资源要素加速向新区集聚,快速形成了铁、航、海、公多式联运、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创新铁航联运模式

新区成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8月13日下午,在兰州新区进口商品批发中心,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相关负责人正向前来参观和购物的人们介绍商品情况。“这些高端进口商品就是我们通过中欧和中亚班列运进来的,消费者购买这些进口商品,要比外贸商店价格便宜20%到30%。如果通过我们自己打造的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市内当天就能到货,全国范围内6到8个工作日就可以送达。”

兰州铁路口岸(中川北站)占地约50亩,紧邻铁路货运中心,具备“港口后移、多式联运、就地办单、无缝对接”的功能。目前,兰州铁路口岸也是全省规划布局的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港口群中的主要枢纽,是兰州新区打造“一带一路”上重要的国际物流集散转运中心。

兰州新区路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坚民介绍,围绕全省“三大国际陆港”和“三大国际空港”建设,兰州新区搭建了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三大对外开放平台格局。“新区同时拥有保税、航空、铁路的对外开放条件,形成了对外开放平台和货运功能聚集的新高地。”王坚民说。

不仅如此,兰州铁路口岸还通过提质、降本、增效,创新了与空、海、公多式联运的经营模式,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川国际机场联合搭建了铁路、航空联运经营平台,通过专业化运作,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一次托运”、“一口价格”、“一次结算”、“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的铁航联运服务,改变了此前各种运输方式经营人各自为政的局面。

事实上,获批6年来,兰州新区始终坚持把畅通国际物流通道作为发挥对外开放作用的重要途径,在保持中欧、中亚顺利发运的基础上,还成功开通了“兰州-迪拜”、“兰州—达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进一步通畅了空中物流通道。据介绍,中川国际机场已累计开辟17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年客运吞吐量已达千万人次以上。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场站作为临时口岸对外开放,已建成并正式通过验收,获准延期开放;“兰州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每周2l列-3列常态化运行,2017年发运76列6200余车,货运量达18万吨完成贸易额2亿美元以上。

聚集全球资源要素

打造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福音,也给兰州新区带来了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更带来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度配置的机会。

六年来,兰州新区坚持高质量发展,促进“引进来”“走出去”互动结合,核心做好“新平台、新口岸、新业态、新通道、新班列、新产业、新交流”七篇创新文章,进一步引领国家级新区的对外开放示范作用。与此同时,新区还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统筹配置,承东启西,南拓北展,深度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实现对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目前,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和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已正式投入运营;兰州中川国际航空港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口水果进境指定口岸已建成并通过验收。同时,我们正依托铁路口岸申报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药品口岸等,丰富口岸功能,支持新区产业发展。” 王坚民说。

今年5月29日12时,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保税备货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和兰州铁路口岸跨境直购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首单货物同时通关,甘肃省跨境电商首单业务实现零突破。7月13日,国务院批复兰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给予兰州新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工作的充分肯定。这也契合了新区综合保税区与兰州铁路口岸的定位与发展的方向——承载甘肃东西双向开放功能和建设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港口的重任。

在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特点的基础上,兰州新区相继出台了《兰州新区产业发展扶持及奖励政策(试行)》、《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奖励扶持政策》。这些改革举措的出台,为新区加快对外开放,加大自由外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区还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多家企业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并规划建设中亚粮油储运园和进口氧化铝分拨中心等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间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先后成功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中韩产业论坛、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新区文化产业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在韩国、德国举行了专场招商推介会,让兰州新区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快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创新驱动与铁航联运模式的带动下,各类国际先进资源要素加速向新区集聚,兰州新区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快速形成了铁、航、海、公多式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投资贸易便利

构建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统筹国内外资源、东西互济,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对于兰州新区全面对外开放有着关乎全局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利用东西两种资源,打造“开放高地”是推动兰州新区区域发展的现实途径。目前,兰州新区已成为甘肃开放层次最高,西北地区口岸开放功能体系最全的地区,国家级新区对外开放引领示范作用显著增强。

兰州新区商务旅游局局长助理段旭基介绍,自综合保税区运营以来,不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营商环境便利化、金融资本国际化”,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入区。这背后是综保区开放平台功能的凸显。段旭基说:“不沿边不靠海,人们往往将内陆视为开放的短板区域,但兰州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依托国家级新区的先行先试和综合保税开放功能的逐步完善,成为甘肃开放的核心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累计注册备案企业280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1.45亿元。而这仅仅是新区综合保税区借力“一带一路”掘金“开放红利”的一个缩影。

新区综合保税区致力于发挥保税贸易、国际物流等功能,吸引高端外贸企业落户,打造现代国际商贸物流园,重点培育发展加工、贸易、物流“三大产业”,初步建设成为辐射内陆地区重要的保税加工基地、保税物流基地和服务贸易聚集区。与此同时,立足功能叠加的优势,综合保税区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力度,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成为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兰州新区经合局副局长周世龙说,下一步,兰州新区将科学谋划功能口岸布局,夯实兰州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建设新口岸、集聚新优势、发展新业态,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实现“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提升,从单一的通道经济向集外贸、物流、加工、仓储、旅游、购物等多元经济转变,构建起“对内对外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的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

作为全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立足内陆、面向国际、打通枢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速推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越来越轻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