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說起首飾,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和田玉,在中國和田玉一般和美聯繫在一起,如美人如玉,然而西方人卻有不同的選擇,他們更偏愛金銀珠寶。今天【一空說玉】就來聊聊為什麼東方人愛玉西方人愛寶石。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例如西方人喜歡玫瑰。是因為玫瑰色彩鮮豔有美的形式,中國人稱讚竹子,是因為它謙虛中空有節。喜歡荷花是它出淤泥而不染,較少注意外形,而在於他所被賦予的品格。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在中國說到和田玉,我們就不得不說說它的歷史。在我國古代,和田玉是我國王權的象徵,從西周開始和田玉就廣泛的用於於祭祀、朝見皇帝等重要場合。甚至於皇帝的印章“玉璽”皆是由和田玉雕刻而成的,最具代表的是清代那二十五方御用寶璽。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西方人早期神權統治,他們藉助於宗教信仰來鞏固其專制制度,神化國王,用王權神授的思想和各種神化崇拜儀典來宣傳麻痺人民,實行神權的君主專制。人們的思想被禁錮,在他們看來是太陽驅趕了黑暗及一切罪惡,給人們帶來的光明和希望。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太陽的光芒照在人們身上暖暖的,而黃金與太陽是一樣的顏色,一樣的金光閃閃,所以他們認為黃金是太陽在人界的化身,擁有了黃金,就擁有了太陽,擁有了財富和權利,所以在西方的皇室都身穿金衣,頭戴金冠,手拿金色權杖。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東方人的氣質溫文爾雅,知書達理,這和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脫不開干係,中國人生活節奏緩慢,以養生為畢生追求,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但求溫飽,不尚奢華,一切順其自然。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和田玉其溫潤細膩,晶瑩潔白,和中國人的生活理念相吻合,襯托的中國女子更加溫潤如水。佩戴和田玉首飾,除了可以裝扮自己,同時還是心靈美的體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玉石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將儒家思想中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等思想與和田玉的潔白無瑕,堅硬的特質相結合,將"玉"看成一種"德"的象徵,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所以人們佩帶"玉"是用來體現自身的品格、氣質或美德。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在西方早年戰爭不斷,男女皆可成兵,因此他們的氣質外向,充滿野性,和田玉溫婉無法襯托出其氣質的十分之一,相反黃金,寶石,張揚,光芒四射與西方人的野性相輔相成,佩戴黃金,珠寶首飾淋漓盡致的體現西方女人性格奔放熱烈的動感之美。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和田玉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玩玉,戴玉,藏玉已經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些年來出土的古墓遺址都在向世人展示和田玉在中國發展的興盛。現如今,我國還有多個地區在生產礦石,人們對和田玉的喜愛從古自今從不曾減少一分。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中國人對和田玉的設計也主要以龍鳳,觀音,財神等吉祥招財的題材為主,當然還有一些寓意好,意境好的題材也有,玉雕大師比較重視重視“傳神”,同時追求淡雅、內斂的設計風格,強調抓住意境、“留白”可以作為東方設計的主要特點之一。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西方人的性格一向熱情開朗,性感外向,他們對自己的慾望從不加以掩飾,所以光芒外放,璀璨、閃耀的珠寶黃金是與之最為匹配的裝扮。西方人從不吝嗇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個性,在他們眼中越多的顏色才越漂亮,他們的設計沒有任何的條條框框,生活中的花花草草,飛禽走獸甚至是一個字母,一個音符都會打開他們天馬行空的思想,帶來無限的靈感。

一空說玉:西方人不喜歡和田玉原來是這個原因

正是因為東西方存在的種種差異,他們的生活方式,社會風向等等,造就了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氣質氣場。 但無論哪種風格,對美的追求始終如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