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觀念中,傳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或是傳承文化,或是傳承理念,或是傳承一種關愛,希望有子孫後代來繼承發揚,可無論是哪一種傳承都不可言傳。所以通常情況下都會選擇一件物品來賦予所要傳承的東西,讓其下一代得以繼承留念。
要成為傳家寶,“傳”、“家”、“寶”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少。“傳”指傳遞、接續,經過時光的打磨和浸泡,才能歷久彌珍;“家”指作為一個家族的感情寄託,從它身上可以讀懂家族的春夏秋冬;“寶”當然就指價值,任何的時候拿出來都不會掉價。和田玉以其溫,潤,謙,和,承載了做人的基本原則和特質。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在古代,玉不是簡單的裝飾,還表明了一個人的身份、一種社會風氣,甚至可以起到感情與語言交流的作用。在民間,玉有避邪消災、富貴吉祥、保佑平安、延年益壽之傳統內涵,縱觀幾千年華夏的文明史,和田玉文化在整個歷史進程中熠熠生輝。和田玉外柔內剛的特性,冰清玉潔的品性,無論是材質還是工藝品,不僅反映了每個歷史時期的文化、信仰、宗教、理政、禮儀,更加廣泛的反映了每個歷史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它體現了整個社會政治、經濟、交通、生活、教育、倫理、道德等方面的演化。因此,長輩們會以玉作為傳承給下一代子孫的吉物。
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稱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玉為枕而腦聰,古代皇帝就喜歡用玉做枕頭,向中國古代長壽的皇帝都久用玉枕。古老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唐本草》、《神農本草》、《本草綱目》均稱和田玉可“滋陰氣、壯腎陽、除中熱、解煩懣、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和田玉的材質能夠發氣、可以吞吐,若對準穴位時,能刺激經絡,疏通臟腑,它能隨性而發,與人體的體溫迅速結合,位於人手腕背側有“養老穴”,常佩戴玉鐲,可得到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祛除老人視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氣,養精神。
玉也,國之重器,民族之魂,華夏文明的起源。和田玉,對於國人來講,特殊而神隱。古人云:"玉入其國則為國之重器,玉入其家則為傳世之寶"。和田玉是當今玉中最能把中國人先祖對自然的天意之美和人意之美融合起來的玉石。幾千年來人們敬玉、愛玉、賞玉、戴玉、玩玉、藏玉,常用玉來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金玉良緣、金科玉律、……對玉的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紮下了深深的根。選擇和田玉作為傳承之物的人,必是懂得玉質的堅實厚重,是厚積薄發,久聚而成智,和田玉也當仁不讓成為中國家庭的傳家之寶。
如蘇子所言:“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千百年後,當生命一一消逝,這些物件卻充當著歷史容器,靜靜訴說著榮辱興衰。傳家寶傳的不僅僅是價值,還有它所包含的文化和精神,和田玉不會說話,但它把你想要囑咐表達的都留給下一代了。
閱讀更多 尚善堂玉雕藝術空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