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之后又准备入富,那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A股入富,将带来万亿增量资金,市场有望…"这一句话听起来很熟悉,实际也是这样。在去年A入准备加入MSCI之前,也有相同的说法,甚至语句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吧"入富"换成了"入摩"。入摩与入富,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A股入摩,资金总体上是相对确定的,第一批次的资金为100亿美元左右(第二批500亿美元)。对于入富来讲,当前只是估计,乐观估计会吸引5000亿美元的资金入场。那么,如果A股入富成功了,对于我们小散来讲有哪些好处,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A股入摩之后又准备入富,那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A股入富,将带来万亿增量资金,市场有望…"这一句话听起来很熟悉,实际也是这样。在去年A入准备加入MSCI之前,也有相同的说法,甚至语句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吧"入富"换成了"入摩"。入摩与入富,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A股入摩,资金总体上是相对确定的,第一批次的资金为100亿美元左右(第二批500亿美元)。对于入富来讲,当前只是估计,乐观估计会吸引5000亿美元的资金入场。那么,如果A股入富成功了,对于我们小散来讲有哪些好处,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点就是降低预期,之前MSCI的预期很高。从去年5月份就开始,围绕着相关白马品种,指数一路走高。其中背后的逻辑,一是基于在估值的角度,当时很多个股的股价低估,二是证监会倡导价值投资。二者的作用之下,相关品种的保持了一路上涨的态势。但对于散户来讲,细致的部分却忽略了。既然基于低估,那么股价的上涨总有一天就会成为高估,低估与高估是如何界定的。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股指方法,甚至一些行业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股指方法。那么这对于个人来讲,势必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很多的散户都保持在一个追涨杀跌的习惯之中,或者一直等待XXX给推荐了一只个股这样的层级。行情好的时候是可以,但一旦行情转差,最终的结果就是一路套到底。而且就拿今年来说,MSCI正式入场之后,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样,重新让指数再度雄起,反而一度跌到了2700点。

即便是A股入富,预期也不应太高。

A股入摩之后又准备入富,那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MSCI正式生效开始,上证指数最多跌了12%,个股就更惨了。)

第二点,资金和指数问题。虽然说外资入场对于整个A股来讲是一件好事。就好比鱼池里水多了,自然鱼也活跃了。虽然可以这样比喻,但实际上,资金普遍性流入A股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有行情,也是分化行情。大致上和MSCI入场之前的时期类似。

另外,指数的编制还是基于一些有特点的个股之上,如果把全部A股都编制在指数之中,意义也不大,而且和上证、深证的指数重复很多。参考其他的富时指数,例如富时100、富时Eurotop 100、富时250等。对于中国而言,当前有富时A50指数,如果后续有新的指数成立,猜测规模最大的类似沪深300了,也不排除有某一些行业的指数。相对前期的MSCI相信有很多的交叉,个股也多集中在绩优股或货真价实的科技股之上。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基于入富成功。

第三点,当前仍然需要观望。任何消息处理表象之外也要观察时间点。对于A股行情而言,当前缺乏利好消息,市场的积极性也不佳。也不排除这一次消息的扩散就像之前喊保险抄底一样。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指数往下跌,眼泪不停的流。

总体看来,当前A股的国际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停牌时间过长、"铁公鸡"、靠救助免退市的上市公司还是很多。

也希望在未来,我们大A股能越来越健康,也让我们广大散户朋友少受伤。

(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性建议。想要获取更多行情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按钮,更多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