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9月5日上午,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美国非织造布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主办,欧洲非织造布协会、贝里国际集团支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人民政府、北京量子金舟无纺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CINC2018)在2018CINTE期间召开。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美国非织造布协会主席David Rousse,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梁鹏程,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产业用纺织品及纺织加工品牌总监Michael Janecke,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婷,欧洲非织造布协会科技总监Marines Lagemaat,印尼非织造布产业协会会长Billy Hidjaja,中国台湾不织布工业同业工会会长陈世中,中国香港无纺布协会会长吴莹旭,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郑俊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慧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秘书长谢冰以及全球非织造布行业内行业组织、高校和研究机构、咨询机构、行业媒体、产业链重点企业和产业集聚地的领导、专家30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传雄主持。

会议主论坛以“全球非织造布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影响非织造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市场、技术和绿色发展等议题,旨在为全球非织造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支持。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纺织工业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保持了平稳运行。非织造布是中国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和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中国非织造布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内需市场扩大,科技进步和专业人才带来的内生动力,中国化学纤维和纺织机械工业提供的坚实保障,得益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链合作。

李陵申表示,当前,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处于结构性升级的关键时期,将抓住一切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坚持创新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需融和,通过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已经连续举办七届,为行业的利益方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思想和学习新知的平台,在行业内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影响力。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产业用纺织品及纺织加工品牌总监Michael Janecke在致辞时表示,CINTE一直致力于为全球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搭建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流平台,本届展会,海外展商的数量达到历史新高,他们也带来了领先的创新产品,可以与国内产业用纺织品企业进行更全面的贸易交流。尽管当前国际形势比较复杂,但非织造材料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市场驱动后劲十足。

“目前,70%功能性非织造材料的功能尚待完全开发,虽然说网络媒体日渐发达,但我们依旧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去碰撞出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创新想法,今天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将从市场趋势和产品应用两个方面探讨行业发展,希望对于企业布局未来发展提供良好帮助。”Michael Janecke说到。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美国非织造布协会主席David Rousse就“北美非织造布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分享。近年来,北美非织造布的增长势头强劲,2012—2017年均增长13.1万吨,预计2018—2022年均增长达15.2万吨,在北美新增加的生产线中,针刺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其中超过75%的新投资生产线的产品面向多个应用市场。他表示,经济趋势、人口趋势都是推动着非织造布产业行业的发展动力,需要以创新、技术及持续的资本投资来驱动未来的增长。同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积极重视并加以解决。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传雄围绕“中国非织造布行业发展现状”作主旨演讲。会上,他从中国非织造布的市场现状、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非织造布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7年非织造布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38.2%;消费占比33.1%;出口占比19.6%。2000—2017年中国非织造布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5.8%,但2017年首次出现单位数增长,仅为5.4%。2012—2016 年非织造布利润率有所下滑,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压力。近年来,中国非织造布产业飞速发展,2017年新投资非织造生产线持续增长,其中纺熔40条,水刺50条,针刺191条,热风13条。目前,国内非织造布在卫生医疗领域不断提升。

技术方面,近年来中国非织造布不断加快产品研发,发力技术创新,取得了飞速发展,有些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如原料使用更注重功能性、环保绿色,4.2m SSMMS纺熔生产线、8.5m宽幅高强土工布生产线、聚丙烯纺粘长丝针刺土工布以及双组份纺粘水刺超纤非织造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发力技术创新、智能制造、责任制造和跨国布局。面对中美贸易,他指出,中国企业要坚定信心,从容面对,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维护好客户关系。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欧洲非织造布协会科技总监Marines Lagemaat分析了ENADA非织造布产品管理经验。他说,产品管理是实现健康、安全和环境友好的产品生命周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产者、供应商和用户之间分担的责任、跨供应链的可持续对话和工作关系,帮助公司和他们的伙伴满足产品在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方面的要求。产品管理包括法规监管、可持续挑战、技术标准、市场压力、消费者需求、技术创新多个方面。以技术标准为例,ENADA和INDA在过去数年中出版了多项非织造标准,通用于全球语言标准对非织造布进行测试,可用于非织造布卷材、部分原料及终端制品,这些标准在处理安全、法规关注和改善替代原有方法方面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Marines Lagemaat表示,对于非织造产品管理,行业组织机构应当及时关注全球法规体系的复杂性增长,减少媒体的过度关注,自愿引导供应链之间的有效对话,助力企业之间建立恰当的契约关系。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招商统筹局主任陈家荣就“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的产业发展进行了介绍。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城市,工业总产值达22351亿元,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第11位。佛山市南海区作为中国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塑料制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根基深厚,产业链完善;新材料、医卫用产业、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配套完善。截至2017年,南海区共引进投资额超亿元项目128个。

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位于南海西南部,是珠江三角洲联通粤西的重要交通咽喉,水陆交通便利,滨江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基地于2014年成立,总规划面积约5000亩,分为A、B两区。按照“医卫用核心、生活用重典、工业用为辅”的思路,成果搭建高端医卫用材料“全球第一、亚洲第一、全国十强”三级构架,奠定高端医卫用非织造产品行业的全国领先地位。现已入驻卷材、底膜、卫生用品等全产业链重点企业超过10家,预计达年产值不少于20亿元。

陈家荣表示,未来,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将充分借力东丽、贝里等龙头在尖端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前沿优势,积极培育环保、新型的尖端新材料项目,逐步形成以高端医卫用非织造材料制品为领军的尖端新材料产业集群。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欧洲纺织创新中心CEO Pascal Denizart就非织造布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欧洲纺织创新中心致力于纺织从概念、实验、原型纺织材料到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创新。一直以来,该创新中心始终将创新原型作为其DNA,不仅通过实验线助力企业纺织加工成型、未来服装实验以及升级改造,还通过实践验证创新,在材料性能、数字化转型及责任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创新能力。

他指出,未来非织造布材料发展趋势主要有采用多组分结构,使用再生和生物基材料;由回收材料制成的纤维、泡沫隔音隔热材料;用于血液细胞过滤的滤材;可呼吸的防水透气膜;3D非织造布;新的天然纤维来源(菠萝纤维、水稻);更加经济和环保的液体过滤介质;高蓬松非织造材料;生态抗菌的纺织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基非织造布;具有防水拒油特性的非织造布以及捕捉气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纺织材料等。未来,非织造布工厂将更具高灵活性,更加智能、环保,全流程化。

此外,谈到立体非织造布时,梳理将成为主导技术;纺粘材料不再是2维平面结构;轻型、梳理成网、热风非织造布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一大亮点。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RISI非织造布市场总编David Allan分析了全球卫生用品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他表示,全球卫生用纺织品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未来5年亚太地区婴儿纸尿裤将实现快速增长,中国市场增速最为明显。

卫生用品作为日用必需品,将更注重舒适、私密、安全和环保性能,以及性价比。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该市场发展最快的销售渠道,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传统品牌卫生用品凭借质量安全性等优势,市场地位依旧稳固,而自有品牌的质量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原材料的改进,水刺纺粘工艺的发展,结构性解决方案的进步,以及新型莱芬R5等专业设备的发展,均明显提升了非织造材料在卫生用品领域的应用。

他表示,未来全球非织造布市场虽然正在不断扩张,但增长率在放缓。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以科技创新作为新增长点。同时,要注重培育和提升品牌影响力。他强调,发展中的市场有机会从成熟市场中的企业手中夺得思路主导权,创新是实现行业变革的唯一动力。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截至记者截稿时,会议设立的过滤材料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擦布产业的发展与消费升级两场分论坛仍在继续。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纺织服装周刊

聚焦|群英荟萃话未来,直击第七届中国国际非织造布会议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