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正常人,而不是英雄:电影《芳华》有感!

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在家用投影看电影除了不能追上档期,其他的也还将就,但总是逃不了人的好奇心。冯导的《芳华》从上映到推迟观看,说是影片里有禁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有禁忌恰好让我有了一丢丢好奇心,然后正是上映后网络对这部电影各式各样的评价,一会儿是从这个电影看出了人的五个层次,一会儿又是700万的六分钟战争场面,一气呵成。总之热热闹闹,看看三十多的票价能接受,追了一回档期,进了一回电影院。还真是没失望,千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成为一个正常人,而不是英雄:电影《芳华》有感!

影片从一个女声旁白开始的,男女主人公刘峰和何小萍就在旁白中登场。男主人公是刘峰这没有异议的,但说何小萍是女主人公,影片中这个印象是比较模糊的,毕竟一大群女文艺工作者,肖穗子,林丁丁,班长,她们的戏份也不少。但影片从开头介绍他俩到影片末尾还是他俩,至少冯导让他俩由始至终,那看来其他的人都是陪衬了,主角还是应该慎重对待的。开片刘峰接上何小萍,从他对何的叮嘱(不要对人说亲生父亲劳改的事)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暖男,想的很周到,那个年代这种事情是件大事,怕她说出来会被别人看不起,遭人笑话。可哪知何一直到去卫生队之前都是她们宿舍里笑话。从何的人生遭遇里可以看出何是一个不善言辞,或者说从小长到大就没有一个地方让她能自由说话,她没这个体验。6岁时亲生父亲离开,抓去劳改,母亲改嫁,继父不喜欢她,母亲也不敢喜欢她,弟弟妹妹欺负她,她是不敢说出她的真实想法和需求的。所以当她看见林丁丁的军装时 ,她直接就拿走拍照,丁丁问她是不是她拿的,她只能心虚的说她没有,用买牙膏的借口来搪塞。本来想着还回来了这事就神不知鬼不觉过去了,哪知道,照片因为没有及时取,挂在橱窗里被大家看见而引来第一场风波。不问自取,是之为偷,我们都有一个所谓的普世价值,所以丁丁告诉何,你什么不给我说,给我说我也会借给你呀。丁丁之前到处找过衣服,心中有气也是人之常情。何没想到东窗事发,连需求都不敢表达的人,这下闯祸了,哪敢说话呀,或者说她根本就不知道说什么才能把这件事解决。其他人闹着要上报,丁丁说算了,我们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从这里可以看出丁丁并不是一个多坏的人,她也不想把事闹大,就算了,并没有真的要和何过不去。网上的评价说丁丁多坏多坏,怎么落井下石,怎么自私自利,其实丁丁只是一个普通人。何在文工团继续她的人生,不会与人沟通,不会表达也不合群,大家看她是一个异类(后面的胸罩事件和没人愿意和她搭档都在述说),只有刘峰对她好过,可能文工团里的一丝丝人性的温暖只有刘峰给过她。她的亲生父亲过世的消息,政委也是让刘峰告诉她的。政委是干什么的,专门做思想工作的,连他都不去找学员谈话而是让刘峰去,就知道何的孤僻程度众团皆知了。

再说刘峰。人设从一开始就定好基础调了。活雷锋,从来只想别人,不想自己,专门利人,从不利己。从他一贯的表现,帮人带包裹,替炊事员抓猪,让出大学名额等等都是在对大家说他是多么不普通(不正常),但很光辉。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爱情面前走下神坛,他在里面终于展现出他作为人而且是男人的一面。可等待他的却不是他作为一个人的该有的回应。丁丁被他抱了之后,回到宿舍痛哭不止。班长说,抱一下咋了,你又不是没被抱过(片中摄影干事不仅抱还亲,回去一样没事)。可丁丁的回答是别人可以,他就不行,他是活雷锋呀,活雷锋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丁丁心目里的刘峰是一个神的位置,是不可以有人性的,丁丁其实一直在表达的是他怎么能从那个位置下来呢?神变成了人,完美形象没有了,坍塌了,这种丧失的痛苦也就导致了丁丁回去上报去揭发。你既然不是神了,那你就要为你成为人付出代价,其他男人可以做的事,你不行。影片中有个场景很有意思,几个保卫干事在审问刘峰,说你抱了丁丁之后,还有没有其他细节,比如摸到了后面的带带。问的人一脸的兴奋,是嘛,这个时候他们是非常理解刘峰的,都是男人嘛,大家都想的。可刘峰说他没有,他又回到了光辉形象里去了。他只是抱抱林丁丁,表达一下爱慕,根本没有其他想法,他压根儿没想过男女方面的事儿。顺带说一句,片中各种各样的镜头,朦朦胧胧的拍摄,跳舞的大白腿,女人的身体都在制造一种少男刚刚萌发了的性怀想。薄薄的纱幕,欲说还休的女人身体的曲线,占用了大量镜头。

成为一个正常人,而不是英雄:电影《芳华》有感!

刘峰因为这个错误离开了文工团,临走时把所有标记他这一完美人设的东西都扔了(刘峰活雷锋时期得的各式奖品等等)。全团没有一个人送他,不是不想送,而是没人愿意面对一个真相,完美的缺失。这样一个活雷锋,他怎么能有七情六欲,怎么能干出这种抱女人的事。在这里面只有何小萍看穿了刘峰的欲望,从而看到了他是一个人,一个男人。影片里有这样一句话可以佐证。何对刘说,你可以像抱丁丁一样抱抱我吗。这是一个女人对男人的请求,刘峰没有在那个所有人都认为刘峰该在的位置上。

何小萍送走了唯一给过她温暖的男人,她不愿意再在文工团里跳舞了,跳舞是她过去的生命,是她孤单时还能有的一种方式来安放自己。当她能跳上过去她梦寐以求的A角时,她用了她自己的一种反抗方式,一种消极的方式,装病来逃离。她要去实现了她爱的人的愿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和他在一起。她后来成为了刘峰想成为的英雄,可当她得偿所愿时,却具有讽刺意味的疯了。

刘峰去了连队,上了前线,在生死线里生活;何小萍去了卫生队,在血雨腥风里生活。刘峰在那个时候还是想回到他那完美人设里,成为英雄。影片里有个场景,刘峰受伤后战友让他撤到后方,他不愿意,战友说你是想死吧,其实,刘峰是想死的,这样他就能回到他熟悉的之前雷锋的完美人设里,战死了就能成为英雄了,英雄是完美的,没人会再提起他曾经有过在他看来污浊的一笔,他说他死了就可以编成歌曲,让自己爱的人林丁丁没法逃避他,还要歌唱他。可惜,成为英雄的不是他,而是何小萍,没有想到的是他心心念念的却让何替他完成了。

成为一个正常人,而不是英雄:电影《芳华》有感!

影片末尾,刘峰卖书的自行车被执法大队没收了,他终于从一个英雄一个雷锋的位置上下来,成为了一个卖书人,过起了现实普通的生活。能够破除成为英雄成为雷锋而不是承认自己的是一个人的虚妄,面对了成为一个人的缺失。

何疯过后成为一个正常人,刘峰破执成为了一个正常人。两个从神坛里走下来的人彼此了解,从而走到了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他们没有结婚,没有世俗意义上的婚姻,但他们彼此陪伴,彼此相知。

英雄只能活在想象里,不能走入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