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與世長辭:世上再無單田芳 讀懂已是花甲人

2018年9月11日15時30分,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在中日友好醫院病逝,享年84歲。從1954年單田芳走上評書舞臺開始,從藝50多年來單田芳已表演錄製完成了111部共1.5萬餘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開創了評書走向市場的先河。

單田芳老先生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評書藝人,但是能夠橫跨半個世紀之久,特別是在60~90年代時期,還沒有更多的藝術和傳媒娛樂選擇的時候,單田芳的單口評書整整影響了幾代人,成為那個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記!我們各位的祖輩、父輩們可以說都是聽著他的評書長大的。因此,在今天我們應該稱他為“藝術大師”一點也不為過。可以說自單田芳之後,“世上再無單田芳,讀懂已是花甲人”!

單田芳與世長辭:世上再無單田芳 讀懂已是花甲人

1934年12月17日,單田芳生於營口市一個曲藝世家,母親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員,人稱"白丫頭"。父親單永魁是弦師,大伯單永生和三叔單永槐分別是西河大鼓和評書演員。受到曲藝世家的耳濡目染,單田芳六歲念私塾,七八歲就學會了一些傳統書目,十三四歲時已經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考進了東北工學院。1954年,他拜師學藝,取藝名“田芳”。1955年,21歲的單田芳被鞍山市曲藝團正式錄用,成為遼寧省唯一具有大學文憑的評書藝人。1956年,他首次登臺表演,說的第一部書是《大明英烈》。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佈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2012年,單田芳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單田芳的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水滸外傳》 等評書。

單田芳與世長辭:世上再無單田芳 讀懂已是花甲人

上圖為青年時期的單田芳

驚堂木一拍,白摺扇一抖,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先生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曾吸引過無數聽眾。在眾多評書表演藝術家裡,單田芳以以大眾化語言的鮮明特色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他口中的故事宛轉驚險,又尋常可親,閱盡人間苦樂。著名文學評論家孫鬱曾評論單田芳的評書是“通俗而不庸俗,廣博而不淺薄,有時蒼涼、悲苦,但善意綿綿,如日光流瀉,有大愛的噴吐”。並表示,他在《封神演義》《大唐驚雷》《明末遺恨》《說岳後傳》諸書裡,評點歷史,無史家的正襟危坐氣,亦別於小說家的刻意雕琢。而是從百姓立場,說出世間隱秘,愛恨之間,淚裡含思,笑中帶怨。不僅有縷縷古風,亦帶謠俗之味,以及歷代的經驗之趣。這些都非舊的說書人所有,他在一個走向現代社會的今天,把握了一種藝術的氣脈,那個已經消失的文化之光,於此又閃動起來。

單田芳與世長辭:世上再無單田芳 讀懂已是花甲人

單田芳的評書不僅內容好聽,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副沙啞別緻的嗓子。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曾評價說,“別看單田芳先生聲音嘶啞,這種雲遮月的嗓子還是很入耳的。他的長書說的不錯,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評書表演藝術家”。事實上,單田芳最早並非嘶啞,而是尖嗓子,但一方面說評書沒有專業學校,不講究發聲的方法,加上說書時間一長,把亮嗓子磨成了啞嗓子;另一方面,單田芳的嗓子裡曾長過息肉,做過三次手術。

單田芳與世長辭:世上再無單田芳 讀懂已是花甲人

在多個採訪中,單田芳都曾表達出對評書後繼無人的擔憂。單田芳認為,評書滑坡的原因是“演員不爭氣”。一方面,年輕評書演員都是各顧各,宛如一盤散沙;另一方面是評書演員的青黃不接,很少有年輕人想要來學講評書,更多的是想當明星。

中國工人出版社編輯葛先生回憶,在與單田芳的合作過程中最大的感觸就是謙遜,絲毫沒有“大牌”的感覺。同時他也向記者透露,單田芳近年身體健康狀況一直不太好,“斷斷續續在生病”。另外,9月7日,單田芳還曾更新微博,支持女兒單慧莉的評書公開課。當時不少網友還在下面留言稱“單老師一定要長命百歲”“單老師身體健康”。

單田芳與世長辭:世上再無單田芳 讀懂已是花甲人

單田芳文化傳播方面已於2018年9月11日晚發佈訃告,並公佈告別儀式將於9月15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世上再無單田芳,讀懂已是花甲人!

讓我們祝單老一路走好!

單田芳與世長辭:世上再無單田芳 讀懂已是花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