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高 千萬別濫用藥

小武小時候一直比同齡人矮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是沒到長個子的時候,以後總會長高的,也沒有在意。直到17歲了,小武還是比同齡人矮很多,最終被確診為矮小症。醫生為小武做了全面的檢查,結果顯示其骨骺已經閉合,沒有機會再長高了。

針對孩子身高的各種問題,記者採訪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副院長、內分泌代謝科主任沈潔教授,她特別提醒,就算是“矮小症”也是有不同原因的,千萬不能隨意使用生長激素,一定要聽醫生的。當然,普通偏矮小的健康孩子,就更不要隨意服藥了。只要日常生活注意好三件事,孩子長高就沒問題。

身高低於兩個標準差 警惕矮小症

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矮小?沈潔介紹,一般來說,性早熟患兒通常個子偏矮,家族性矮身材的孩子個子也會偏矮。此外,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某些代謝性疾病(如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腎小管酸中毒等)和某些慢性疾病及營養不良等,也可能導致孩子身高偏矮。

目前臨床上一般用標準差法來判斷身材矮小,即兒童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標準兩個標準差,就可診斷為矮小症。

據悉,目前我國兒童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所有矮小人口中,3~15歲需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然而臨床上接受正規合理治療的孩子很少。

據介紹,導致矮小症的常見原因首先是生長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導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長,如果不進行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最終身高只能達到130釐米左右。

矮小原因有不同

切忌擅用生長激素

沈潔提醒說,矮小症的治療方法依病因不同而不同,切忌私自使用生長激素。患兒家長需帶孩子到內分泌專科就診,查明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一般而言,矮小症患者大多數可通過藥物治療而長高,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在骨骺線閉合前進行對症治療,在性腺發育啟動前治療最好。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狀腺素治療。對慢性腎衰和宮內發育遲緩等非生長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一般不建議採用生長激素治療。

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有更理想的身高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沈潔表示,這種做法對正常生長髮育的健康孩子來說,是沒必要也是不被認可的。生長激素不是令人長高的“萬能藥”,並不會對所有人都有作用,對不符合生長激素增高的患者一旦採用,還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警惕性早熟

引發骨骺提前閉合

專家提醒,性早熟會影響孩子最終身高。由於性激素提早釋放,雖然在早期身高暫時會比同齡孩子高,但由於性激素的刺激,骨成熟變早,骨骺會提前閉合,透支了生長潛能,導致生長期縮短,使身高發育過早停止,最終導致身材矮小。臨床上一般認為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乳房發育,在10歲以前月經初潮;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並伴有體格的過速發育,稱為性早熟。沈潔提醒,家長應避免給孩子使用含激素類食物,女孩子在成年前儘量少用化妝品,以免導致孩子性早熟。

要想孩子長身高

日常做好三件事

日常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長高呢?專家支招,在以下三方面注意方法,有助於養出一個健康高挑的孩子。

睡眠:

孩子長高主要受到生長激素的作用,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晚上10時到凌晨2時之間,入睡後35~45分鐘開始分泌量增加,因此最好在晚上9~10時之前上床睡覺,每晚保證孩子有9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飲食:

想讓孩子長高,要保證孩子營養充足且均衡,食物品種儘量多樣化。動物性食物中富含的蛋白質是人體長高的主要原料,每天應保證一定量的供給。瘦肉、魚、蝦等海產品,動物內臟、雞蛋、牛奶、豆製品等都是較理想的優質蛋白來源。

足夠的鈣質也是長高的必需條件。牛奶是最理想的鈣質來源,每天應該讓孩子喝300~500毫升,蝦皮以及一些蔬菜中鈣的含量也較多。各種微量元素對促進生長髮育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鋅元素,故應讓孩子多吃新鮮水果和海產品、堅果類食物。

儘量避免給孩子吃激素類食物,別盲目給孩子吃保健品,市場上保健品魚龍混雜,很多含有激素成分,長期服用會引起兒童血液激素水平上升,導致性早熟,影響孩子正常身高。

運動:

運動對兒童身高增長有明顯益處,適量的運動還可增加對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細胞的增殖,從而促進骨骼的生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做些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的運動。

孩子長不高 千萬別濫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