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中國書法與哲學觀、道德觀相契合,它已脫離單純的技法而成為一種文化。美學家赫伯特·裡德曾說:“對於中國人來說,美的全部特質存在於一個書寫優美的字形裡”。郭萬祿認為真正的書法是要作為一種“大道”存在的,這“大道”是一種文化形態,一個文化概念。文是書法之魂,那核心在於對中國文化的把握。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郭萬祿自幼愛好書法,少時自修,先臨歐、顏、柳趙、蘇黃、米蔡。二王宋徽宗瘦金體,後師從書法家趙錦雲,並收為大弟子。其書法作品:自然古樸、大氣磅礴、蒼勁老辣、雄渾厚重,氣勢開放、剛勁多姿、高古蒼勁、神韻頗佳,一筆有千鈞之力而體合天成,奇古豪放,用筆莊敬、圓勁秀逸,肥瘦適中,神元氣足,結體寬綽,雍容大方的富態之美。後期又專政魏碑,形成自己獨特的書法風格。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郭萬祿的書作整體呈現在欣賞者面前,不單是筆勢的遙相呼應,單字的起筆收筆,而是互為表裡,元素豐富的綜合性氣韻。如同淡遠的山水和拂近的春柳,即有遠方風景的朦朧氣質,可感受到他書寫時的那份寧靜、從容、追尋、思索,卻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郭萬祿的書作,注重筆法,往往是筆鋒藏而不露,落筆橫行無往不復,豎行無垂不縮,這運筆方為“一波三折”。寫出的線條,沉著不浮,力透紙背,有質有韻,讓高雅的內容和完美的形式有機結合,具有感人的力量。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郭萬祿善用飛白,體現書法藝術美。那筆畫似流星劃過蒼穹,如懸崖瀑布飛縱,如織布細線伸展,飛白中蘊含著怡人的筆畫美,顧盼生姿,痛快淋漓,瀟灑自如,美不勝收。飛白使筆畫虛實相生,具有圖畫美,裝飾美。有時,在單字豎畫中恰當運用飛白,以求相對穩定,達到欹不失正、正中寓欹的平衡效果。有時飛白用於筆畫的中部或尾部,過渡自然。其中,飛白的尾部,或回鋒或露鋒,靈活處理。另外,在上筆與下筆相連處,或是上字的末筆與下字的首筆相連處,運用飛白可增強美感。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古窪左各莊鎮大清河畔翰墨游龍記著名書法家郭萬祿書法


透過筆鋒覓心聲。郭萬祿創作過程中,柔軟的筆尖通過墨汁的律動而躍然於白紙上,形成一幅物態天趣在造化與心靈合一的精神世界的表達。書作中的意境不是單層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深層境界的創構。那筆墨線條是象之美,表達的是有限的空間和時間,章法、佈局及內容為境之意,表達的是審美情趣及基本功。而作品的最高境界,正如莊子說:“虛室生白,唯道集虛。”以表現天地浩然氣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