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風煒:股市地量隱藏什麼祕密?深套者該如何操作?

相對於本週的漲漲跌跌,更值得關注的是成交量的進一步萎縮,老股民都知道,每次市場要形成較大級別的底部前,成交是必須萎縮的,萎縮到極限,但究竟這極限是具體多少大家也說不清。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次所謂地量,有上證2004年底的50億不到、2008年底的200多億成交、還有2012年的400億不到,本週上證成交跌破1000億成交,我們相信這開始接近一個地量水平。

邊風煒:股市地量隱藏什麼秘密?深套者該如何操作?

地量的判斷一般有幾個標準,比如人氣,其實地量反應的是投資者情緒的極端低迷,甚至可以說“人心已死”;另外判斷地量一般是以換手率來研判,比如2005年流通市值不足萬億,那時50億成交即千分之五換手率了;12年流通市值超過十萬億,400億即千分之四;當下流通市值預估在20萬億以上,千億以下即千分之五了,以史為鑑。

我們認為真正的底部區域已經到來了。當然印象中,地量往往也不是一兩天,而是一段時間,但回頭想來,幾乎已經不記得地量的具體數字和時間點位了,我們現在回想只記得那是一段低迷的歲月和之後的牛市效應。

邊風煒:股市地量隱藏什麼秘密?深套者該如何操作?

經歷了幾輪牛熊,每次在地量時的感受其實不同,從最初的煎熬到慢慢習慣到管他去呢到現在懂得珍惜,人生就是這樣,成功總需要一些磨難才會更精彩,講給別人聽時也會更有韻味。

比較記憶深刻的第一次地量是2004、05年,股價跌的面目全非,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對股票產生厭倦,有想退出的想法;第二次08年被套了一大半,但舔著傷口堅定著信心嘗試著價值投資;12年底,地量再現,拉著拉桿箱滿中國的調研,很多上市企業看到我們都要哭了,說好久沒人來調研了;2018年我在家裡每天看半年報,感覺充實而美好。

不知道離下一輪牛市還有多久,也許半年、也許一年、也許兩年,誰知道呢,但既然早已認定把股票作為終生的職業,那總要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市場。記得“窮查理寶典”中芒格有一篇是專門談老年人的,現在已過不惑,似乎對此更有體會。

人一定要活到老學到老,讓自己始終如一的保持對事物的熱愛和對工作的熱情,這是生命最好的延續方式。我希望在三十年以後依然能夠忘卻年齡的做著今天同樣的事情,看看書、翻翻財報、偶爾健身和朋友小聚,人生不就是這樣嘛,至於牛熊更多隻是增加了人生的閱歷和精彩程度罷了。

邊風煒:股市地量隱藏什麼秘密?深套者該如何操作?

說著說著又抽象了,最後聊聊最近翻閱半年報的一些感受吧,首先恭喜市場越來越理性,半年報的好壞對股價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投機氛圍在下降,但相比一些公司中報利空後的直接跌停、利好的效應似乎就微不足道了,這也算是熊市特徵吧,放大利空忽略利好;

其次,從行業來看,中小板中不乏一些計算機、軟件行業的公司增速有亮點,雖然估值一般,但企業的增速讓我們看到了轉型的亮點和未來的潛力;第三,傳統行業顯示了經濟的韌性,週期龍頭的優良業績應該能使得市場的恐慌情緒下降一些,並使得估值底更為牢靠吧;

最後,是大量民營企業在流動性收縮的同時,顯示出現金流的匱乏,無論是本身經營性現金流的萎縮還是應收賬款的上升,都預示著這不是個別問題,而是普遍性的,下半年隨著更靈活的貨幣政策,希望能看到民營企業能在困境中有所回升吧。

最後再說說操作吧,本週一家我們之前關注的消費白馬由於中報低於預期出現大跌,其實該股估值一直不算便宜,只是基於對大股東運作能力的信任而在估值上放鬆了對該股的判斷,這是一個教訓。

在價值投資的領域裡,應該要更純粹,也需要更大的安全邊際,做了十幾年的價值投資,感覺在每一次觀察、判斷、估值時依然能有不同的感受和提高,這就是股市的魅力。我們想以此告誡當下的價值投資朋友們,建議更單純的看企業,只相信自己的判斷和眼睛,或是當下最好的投資方式。在地量中讓我們一起砥礪前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