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專欄」驚鴻巨變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個國家級開發區!

講述人:張明光(原杭州市副市長、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第一任主任)

當時為什麼會想到杭州市要建造一個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呢?它的背景就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在全國範圍已經形成了沿海開放城市,建立了十幾個開發區。杭州在當時的改革開放的態勢下,應該說也是因勢而為。

首先,是要選址。早期杭州大區域的工業開發區是沒有的,在建成區範圍內也沒有這樣大的空間。杭州市早期曾經有過在下沙建一個化工園區的想法,這個地方開發空間比較大,距離市區也不算太遠。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就開始組織規劃的編制工作。

規劃編制完成以後,在市委六屆五次全會擴大會議上通過了設立開發區的決定,當時叫錢江外商臺商投資區。當時的省、市主要領導親臨下沙進行踏勘,也都首肯了這個區域的選址。所以說下沙能開發成功的關鍵,首先是有省、市兩級黨委政府的好決策。

第二個,就是要有好的規劃。到現在為止,除了形成了一個大學城區塊以外,其他的都是按照當初的規劃實施,沒有很大的變化,延伸到現在就是“一張圖紙幹到底”。

第三個,我感到要有一個好的開發建設切入點。當時財政非常困難,由市政府列入建設的項目主要是兩項:建一條路,從杭海路到下沙;鋪一條自來水管,因為那時候下沙根本就沒自來水。然後通過財政擔保,貸款了兩百萬塊錢。

起步以後,真正搞開發區,大家也都沒什麼經驗。我們到寧波、大連開發區學習。在下沙的農場開始徵地,我們叫“用一塊徵一塊,用一塊開發一塊”,這樣就一步一步滾動開發起來。我們這個開發的過程,與當時餘杭的支持、銀行的支持、農委的支持等都是分不開的。這也是一個各方協作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務。

開發區財政需自收自支,下沙開發初期又還沒有產出。所以開始的時候,我們在市區建國路的小辦公樓下面還開個小飯店。除了是工作人員的食堂,還對外做點買賣,賺點錢發工資。在下沙的辦公點呢,我們就是用下沙農場的小樓。那就是城市幹部到農村啦,所有的吃飯、辦公都是農場的一套。

所以我再歸納一條,那就是搞大的開發,你要有一個好的班子和團隊,能夠兢兢業業、艱苦奮鬥。你可以想象,下沙原來都是沼澤地、蘆葦,晚上的蚊子很多很多的,走的都是泥路。在這個背景下,我認為真是艱苦創業。

開發區搞起來,顯然是要招商的。比如下沙的松下,馬桶蓋是那裡生產的,洗衣機也是那裡生產的,這個招商我們確實也下了很多功夫。我們注意到招好商,招名牌,而且我們還關注了產業鏈的形成。所以我們引進松下的時候,跟松下配套的企業一共引來了20多個。

我們招商有了一定的發展,就一步步開始城市建設。產城結合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沒有產業你要形成“城”,沒有條件;有了產業,有了人員的集聚,你才有可能形成“城”。

後來,城市建設又出了一個題目給我們:下沙有很多河道,這些河道你要不要填掉?當時我們做了個決定——不填。作為開發區的土地成本,河道是不可以批租的。河流作為一種生態的保護,在一個城市裡面很重要。所以現在下沙還是保留著這麼多河道。

從研究改革開放的過程來說,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立比其他開放城市是要遲一點,但是作為浙江省來講,它是早的,是浙江省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個先導區。對我們來說,開發區的開發、建設、管理、招商、運作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順應,順應國家的大勢,探索我們自己怎麼走。

「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驚鴻鉅變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個國家級開發區!

1993年5月,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掛牌。

難忘艱苦奮鬥

開拓創新的下沙精神

講述人:張保燦(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北方總公司黨委書記)

我是1993年從部隊轉業,投身下沙開發建設,一直到十年前退休,現在也住在下沙,可以說對下沙很有感情。

下沙這裡最早是鹽場,後來經過二次大圍墾,形成10萬多畝鹽鹼沙地。下沙在一窮二白的圍墾土地上起步,經過幾代人的艱苦拼搏和努力,我概括起來兩句話:戰天鬥地搞圍墾,改天換地搞開發。這是下沙歷史的一個寫照。

下沙與其他開發區最大的不同,是離開主城區,在圍墾地上白手起家。困難是巨大的。當時一是沒有資金,連掃把、簸箕等工具都是同志們從原單位湊過來的。二是體制不順,當時下沙還屬於餘杭縣轄區。

交通也十分不便。記得從市區到下沙,唯一一路市郊公交車叫“圍墾線”。我們當時有一句話:我把青春獻給開發區。我們要在這裡幹出一番事業!

當時下沙都是一片工地,大家要麼走路,要麼騎著自行車去現場,真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們都有三樣必備工具:雨衣、膠靴、手電筒。與企業面對面溝通,在第一線解決問題,效率也挺高。

儘管條件艱苦,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幹部心齊、勁足、風正。那時沒有“白加黑”、“五加二”的說法,但我們都自覺地做到這一點, 休息天不回家,是很正常的事。

我們當時有個口號:“人民給我一方土,我還人民一座城”。我們相信,一座希望之城會在我們手中實現。

開發區發展到現在經歷了三次創業。建設“下沙工業城”,是下沙第一次創業的主線,築巢引鳳,一步步把下沙的外向型工業發展起來,引進了康師傅、娃哈哈、中策橡膠、華春化纖等第一批企業。

發展到一定階段,開發區必須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提高引資質量。2002年市第九次黨代會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確立“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新世紀大學城、花園式生態杭州副城”三大目標,開始走上二次創業的發展軌道,下沙全面實施由“建區”到走上“造城”的戰略轉變。

世界500強、國際先進製造業不斷進來。東芝項目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當年它原先選址在其他城市,後來發現下沙有大學城的獨特優勢,有人才資源的保障,最終才選擇落戶下沙。

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下沙路拓寬成為城市道路,又通了沿江大道、德勝高架路、地鐵1號線……我把沿江大道比作下沙的楊公堤,這裡有綠樹成蔭、蘆花飄飄、鷗鷺飛翔、錢江潮湧,沿江居住區人氣也越來越旺。

近年來,面對新常態和新階段,開發區又提出三次創業,在集約利用土地的基礎上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確定“城東智造大走廊的引領區、全國國家級開發區轉型升級示範區、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新城區”新的三大目標。

下沙是座移民城市,這裡原住民只有2萬多人,發展到現在,包括創業者、大學生、流動人口在內有72萬人,我們叫新“沙民”。大家互相交融,發揚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下沙精神,使下沙真正成為一座有活力的和諧新城。

我是共和國的同齡人,是下沙開發建設的參與者、見證者。我退休以後,還發揮餘熱,做些錢塘江下沙文化研究,還在寫一篇下沙賦。我這輩子都離不開下沙了,希望下沙明天更美好。

「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驚鴻鉅變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個國家級開發區!

「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驚鴻鉅變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個國家級開發區!

記者手記

「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驚鴻鉅變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個國家級開發區!

開發區大有希望

1986年8月,鄧小平到天津開發區視察時,欣然寫下“開發區大有希望”。希望的種子從此在中國大地上不斷破土萌芽。

下沙區口廣場,這幾個紅色大字同樣歷歷在目。從不毛之地到一座生機勃勃的新城,彈指一揮間,日月換新天。不變的是敢為天下先的開發區精神。

國家決定設立開發區是一項影響深遠的戰略決策,也是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的一個偉大實踐,是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一大創舉,同時更是世界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蹟。

開發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世界500強紛至沓來,不僅帶來了投資,更給杭州這座城市帶來了“國際風”。

開發區是經濟增長的主戰場,從當年市區工業的“退二進三”“騰籠換鳥”,到如今的集約發展、以畝產論英雄,產業集聚效應愈為凸現。

開發區是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從首創“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到“最多跑一次”的開發區速度,開發區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示範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25年前杭州有了首個國家級開發區,到如今擁有兩大省級產業集聚區、七大國家級開發區、五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及一大批特色小鎮,杭州的產業生態更加豐富,空間平臺更加廣闊,為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集蓄強大動能。

進入新時期,開發區作為吸引外部生產要素、發揮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特定區域,註定將注入新的內涵,擔負新的使命。去年,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級開發區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大創新投入,聚集各類高端創新資源,真正實現轉型升級。

杭州開發區的升級之路,期待著為中國開發區的改革和創新發展提供新樣本、新經驗。

「改革開放40週年專欄」驚鴻鉅變40年之八——25年前,杭州有了首個國家級開發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