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身亡,父亲报警称自己杀了女儿……

7月31日晚,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一位父亲在合肥亲手杀害了,年仅12岁的女儿。

合肥市青弋江路广电小区,一名12岁女孩躺在楼下路边。与此同时,警车和救护车驶入事发小区,女孩经120检查已无生命体征。

就在稍早时候,合肥警方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称他杀害了自己的女儿,让警察前往现场。案发当晚,女孩遗体已被运走,而她父亲已被警方控制。

12岁女孩身亡,父亲报警称自己杀了女儿……

事发小区不少邻居在议论此事,他们称没有目击案发的过程。就听到孩子的奶奶在哭,随后警车来了将孩子父亲带走。

遭遇不测的女孩今年12岁,老家在舒城,大约5年前随家人一起搬进事发小区。但是这么多年来,很少有邻居看见这名女孩,因为她是一名脑瘫儿,大部分时间都卧病在床。

12岁女孩身亡,父亲报警称自己杀了女儿……

女孩外婆告诉记者,虽然外孙女已经12岁了。但她一直无法走路,不会吃饭,连坐在椅子上都要用绳子绑住。吃饭只能喂流食,一直都戴纸尿裤。一家人为了这个外孙女,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更致命的是来自经济上的压力。“我女婿本来修车的,现在铺子也关门了,我女儿到处打零工,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子需要抚养。”

就在几个月前,女孩的父亲回到老家,流露出了悲观的念头。他的姑姑还劝他你们尽力了就行,就是走了对她(女孩)来说也是解脱……

目前警方仍在调查此案。

温馨提醒:我国脑瘫患儿的出生在逐年上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年增加。据统计,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达到37%

这是一个可怕而又冰冷的数字,很多脑瘫孩子的父母在得知自己孩子确诊脑瘫的一瞬间都感到非常绝望。

脑瘫患儿父母普遍存在哪些心理焦虑,如何应对?

通常这些家长会产生以下几种心理:

1.否认及自责当医生将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告知家长时,多数家长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尤其是不能接受患儿智力有问题。当了解患病的病因在孕期或者生产时,部分妈妈就会不断地自责,经常想象如果当初这样、那样现在就不会患病,经常抱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在这种不断的否认和自责中,心理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同时也会忽视患儿治疗。

2.紧张有些家长一旦接受患儿的病情,会密切注意患儿的一举一动 ,哪怕是有一点点与平常不一样都紧张万分,不断地向医生询问孩子的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家长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患儿的一些正常的表现也可能被家长当成问题。此时如不正确引导家长给予心理干预,家长将会随时面临放弃治疗的可能。

3.抑郁或焦虑脑瘫康复治疗时间长,效果慢,费用高,有些家长担心不管他们参加什么方案或找什么专业人员咨询,患儿的残障仍然存在;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虽然患儿在一点点进步,但完全康复却遥遥无期,有些家长怕受到周围的人们的歧视隐瞒病情,变得过度保护,使他们孩子回避与其他儿童的交往;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富裕,在治疗的同时担心费用问题;以上因素容易给家长带来极大心理压力 ,抑郁就产生了。

4.盲目心理很多家长在脑瘫认识和治疗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对众多的医疗信息不辨真伪,盲目相信虚假信息而带患儿东奔西走,四处求医。最终延误了综合治疗的最佳时期,影响了患儿的康复效果,非常令人遗憾。

5.纵容心理由于孩子有残疾,父母一味的迁就、忍让,造成患儿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将来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不能适应社会,这种心理在脑瘫患儿家长中比较常见。

6.自卑心理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自己生了一个脑瘫的孩子而产生自卑心理 ,总担心会遭到别人嘲讽,于是除了带孩子到医院治疗外, 其他时候总是让患儿呆在家里 ,很少让其在公共场合露面,不让患儿与其他正常儿童交流,使患儿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造成孤僻、内向的性格而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同时家长的不正常心态极易影响患儿,使患儿也产生自卑心理而丧失生活的信心。

以上六大心理问题像一张网,严重影响脑瘫患儿父母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家庭生活。

还容易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康复,所以父母应该及时科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1.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尽管医院已经给出了结论,可是仍然不肯相信,还要一家一家找医院去证实,盼望有奇迹发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奇迹毕竟是奇迹,是不会轻易发生的。因此,父母要面对和接受现实,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需要制定长期的战略计划。不抱侥幸心理,不急于求成,有了这样的心态,父母的焦虑情绪就会降低,就能更加理智地去面对孩子,关注孩子了,而不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了。

2.减少压力,加强自我肯定脑瘫患儿给家庭带来不良的负面压力,此时任何改变都最好暂停,因为过多的改变会产生紧张情绪,增加家庭压力,例如搬家或怀孕。要加强自我肯定,坦然面对患病的孩子,不要自责是不是自己干了什么事情得到报应,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或嫉妒健康的儿童。

3.扩大交往,树立治疗信心

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过程,家长应扩大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接触面,多参加一些带娱乐性质的活动,发掘自己的本性,寻找一个温和有趣的正常爱好,例如听音乐、慢跑、绘画、散步、下棋,这样可以加强对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积极学习,了解疾病常识,关注最新医学动态,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亲朋友好友在一起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从而减少孤独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