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孩子喜歡聽故事,但是不喜歡講故事?

明珠208


我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去等這個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歲的手指。花繩繞過來,剛好要繫上的時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來,在淡水街明亮的陽光裡,在石階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歲的手指。
——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為什麼孩子喜歡聽故事,但是不喜歡講故事,用這本書的名字就可以回答:孩子你慢慢來。放在家長身上,就是:家長你慢慢來。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只需要請你思考兩個問題。

一、因為孩子不喜歡講故事,你是否太焦慮了?

如果你過於焦慮,那麼你的焦慮本身就可能加重孩子的不喜歡講故事。焦慮的你多半會把這個情緒無意中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感受到壓力;焦慮的你,也許會在這方面格外的要求嚴格,比如千方百計的要求孩子講故事,而孩子暫時還不能達到你的要求,那麼他(她)可能就更不喜歡講故事了。

每一位孩子都有自身的成長和發展規律,或許某方面早一些,或許某方面晚一些,不過,這都沒有關係,世上沒有哪個孩子嚴格的按照標準進度在成長,其實,也根本沒有個標準進度,規定孩子必須什麼時候,有什麼樣的發展水平。

所以,請你先放鬆心態,接納孩子,接納他(她)現在暫時不喜歡講故事的狀態,這並不是他(她)的錯,只是他(她)暫時不喜歡做一件事而且。

別人都說講故事的好處很多,那又怎樣?唱歌、跳舞、繪畫、樂器、武術、瑜伽、健身、減肥、冥思、讀經……這些事的好處都很多,我們都能做到嗎?如果一個大人尚且不能做到,為什麼要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呢?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所以,請耐心等待。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恭喜你,想讓孩子喜歡講故事,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二、孩子過去講故事時是否受到過打擊?

你說孩子“不喜歡”而不是“不講”,那麼請回憶一下過去他講故事時是否受到過打擊,導致孩子現在不願意講故事了呢?

每一個人都有表達的慾望,孩子也有,孩子說的是他看到的世界,也就是日常生活和聽到的故事。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分不清現實生活和想象世界,會將它們混淆在一起,也許會說出很多大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話。

請你仔細回想,如果孩子說出“我看到恐龍在我家廚房吃飯。”這種類似的話時,家長有沒有立即否定、並且嚴厲制止,也許你認為孩子在說慌,或者在說胡話,其實這只是他(她)將故事和現實混淆在一起了。


也許孩子還有其他提到故事人物的形式,而大人認為是“錯誤”的,就嚴格禁止了,那麼孩子得到的反饋就是:故事中的人物不能提。當孩子有了這個認識後,你認為他(她)還會喜歡講故事嗎?

希望孩子喜歡講故事,就先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有故事的世界裡,這個“有故事”,不是說有講故事,而是在孩子還分不清現實與故事時,允許他混淆起來,也不用擔心,孩子總會長大的,很快他(她)就會告訴你:根本沒有聖誕老爺爺。

三、你說的“聽故事”,是指用耳朵聽,還是要同時看書呢?

如果只用耳朵聽,比如聽APP或公眾號的故事,那麼孩子輸入的效果會稍微差一些,如果能同時看書,輸入效果會更好,而且孩子需要反覆看同一本書,這本書的內才會慢慢進入他(她)的認知體系,才有可能被他(她)講出來,也就是做一個輸出。

想讓孩子學會一種語言,就要讓他多聽,等聽的足夠多時,他自然就會說了。想讓孩子講故事,就要然他多閱讀故事,閱讀的多了,他自然也就會說了,前提是他說故事時沒有或很少受到打擊。

當然,當你認識到這個問題時,這問題也不難解決,按照下面的步驟,請你重新開始引導孩子。

1.放鬆自己的心態,允許孩子慢慢來。

2.陪孩子多閱讀故事,從簡單的故事開始。

3.閱讀過程中,學會提問,要提開放式問題,既引導了孩子思考,也幫助他學習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4.閱讀完故事後,通過提問,引導孩子一步一步的回憶故事情節,這些都是孩子將來學會講故事的基礎。

5.在生活中恰當的契機,將生活與故事相連接,引導孩子不知不覺的講出故事,先不要求講完整,也不評價好壞,但要及時鼓勵孩子講故事的行為。

6.在孩子願意的時候,鼓勵他(她)講故事,並且做個好聽眾,千萬不要吝嗇你的掌聲。

過去的就不糾結了,從現在開始也不晚,一步一步的來,相信你的孩子很快就會喜歡上講故事的。


一諾的島


0-6歲是兒童閱讀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讀故事給孩子聽,讓他喜歡上這件事兒。從而激發孩子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愛。就這樣,當孩子持續產生這種渴望和熱愛,那麼他才會在以後自己去拿起書,自己去閱讀,去體會書中的樂趣,從而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所以啊,一個5歲多的寶寶喜歡聽你讀故事,就很棒了。至於喜不喜歡講故事,根本不重要。本來給他讀故事也不是為了讓他講故事啊。


我兒子今年 六歲,從三歲開始每天讀故事給他聽,堅持三年,大概讀了有一千多本書。現在他經常會自己看,有時候會讀給我聽,有時候不會。以前也是,有時候會把我讀過的書,再讀給我聽,有時候也拿著書講給我聽。我沒有要求過他去這樣做,他完全是因為自己喜歡。


講故事這件事不用著急,分享幾個經驗,慢慢的去做,去影響孩子


我以前工作不是很忙的時候,每週六晚上會在家裡組織吃吃喝喝家庭會,就是一家三口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天,其中還有一個環節就是讀故事,每人選一本繪本故事讀給其它人聽,選自己喜歡的。孩子不認識字,當然不是讀,但是對於他自己喜歡聽的故事,他拿著書看著圖,能全部複述出來,就像讀一樣。其實,我當時這樣做,並不是為了讓他講故事,而是練練膽子,很多小孩子內心比較羞怯,當你給他一個場合,讓他讀點什麼或說點什麼的時候他不肯,其實不是他不會,也不是不願意,就是比較害羞。


三四歲的時候是和我們一起睡,每天睡前讀完故事,關燈躺下,我們就會聊會兒天,有時候我們就玩編故事的遊戲,就是自己編,想怎麼編怎麼編,沒有限制,他覺得很有趣,很樂意玩這個遊戲。我們經常是腦洞大開,有一次我編了一個翻版的青蛙王子的故事,說他的爸爸就是以前那個青蛙王子,我就是那位公主,現在魔咒解除了,我和爸爸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才生下了他。我兒子說那他就是小青蛙變成的了,然後我們哈哈大笑。他又編了一個自己的故事,說他不是人類,其實是從外星球來的,告訴我外星球有什麼好玩的,有趣的,有一天他出來玩迷路了,才來到了地球。通過這樣編故事的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結構化思維和邏輯能力。


其實,您希望孩子把聽到的故事講出來,一定也不是為了講故事這件事兒本身,肯定是希望通過講故事鍛鍊孩子的某種能力。然而,這些能力的鍛鍊,有很多種方式,我們可以找到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培養和開發這些能力。而且,孩子不喜歡講故事,可能真的不是不喜歡,是由於害羞或者缺乏一些能力,讓他表達不出來,不知道怎麼講。如果我們一直盯著這件事兒,並沒有什麼意義。


小晗晗愛閱讀


我家老大四周多,每晚睡前也是必聽故事,曾經有一次很意外的,孩子給我們講起了經常聽的一個小故事《小狐狸上幼兒園》,講了一小半,然後很誠實的跟我說媽媽我忘記了。然後我就按著故事問他,哪忘了?小狐狸上了幼兒園,他開不開心,高不高興,吃完水果小狐狸做什麼了?一點點的給他提示,他會按著故事發展說出大概,孩子還小,語言能力不能跟大人相比,所以我從沒強求他能背能複述,完全是由著他的喜好順勢而為。

作為家長,這方面不必強求,那麼小的娃百家姓背的比我溜,三字經比我背的也多,我覺得挺好了,現在背的內容和數量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書的認知和喜愛,對閱讀的喜愛。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多了,自然而然閱讀能力就上去了,小孩子,培養起他閱讀的興趣愛好就成了。

家長能做的就是培養他的閱讀興趣,至於引導孩子講故事,可以,但不必強求。如果想引導的話,可以順著故事走向,家長講個開頭,然後引導孩子往下說。比如小紅帽的故事,家長講故事,然後適時的停下來問他,媽媽要小紅帽去做什麼?她帶著什麼?遇到了誰?然後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慢慢引導孩子說。


欣然育兒


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沒有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只有不會講故事的家長。父母講故事,孩子聽故事,就像在看動畫片,雖然沒有動畫片那種快感,但是他在腦子裡面會形成一個圖像,會有聯想想象思考的一個過程是孩子喜歡的一個活動。


至於孩子是否喜歡講故事因個人而已,有的孩子擅長表達距離又好他就能夠滔滔不絕的講出來,而有的孩子卻不善於表達記憶力也沒有這麼好,所以不太會講故事。

講故事是體現孩子的一個表達能力,想象力的過程。可以在講故事的過程當中,做以下舉動讓孩子更富有表達力。

一、只要孩子喜歡可以講一個故事重複不斷的講。


重複可以讓孩子對這個故事更瞭解更能夠記憶,也可以讓這個孩子有自信來講這個故事,讓孩子有了成功的經驗,他就更容易來嘗試講新的故事。

最近我們家小小明他聽的中熊系列英文繪本很多,本身這本書都是重複的語言,他聽多了很自然的就會複述出來,甚至編成自己的故事,有一次正好在玩一個手偶機器人,隨性而發,說了機器人,機器人,你看到什麼了呀!我看到媽媽正在看著我,套路簡單,都是英文輸出的,只要足夠量的輸入,自然會輸出,你家寶貝也是可以的。

二、父母在講故事的當中和孩子多提問題

不是說父母要講故事講得多精湛,而是在講故事的過程當中多提問題讓孩子去思考讓孩子來表達,從簡單的再增加難度的提問,給孩子不斷的思考,不斷的表達的機會,漸漸地孩子就更加願意來講故事,不僅可以講原封不動的故事,而且是發揮想象的講故事。


三、可以給小朋友錄製講故事的視頻

當孩子只要能夠講一段小故事的時候,你就幫他錄下來,請他來觀看,讓他看到自己可以講故事了,他看到會有一種很高的成就感,他就願意更多地來講故事。

不管是內向的還是還是外向的孩子,只要有好的引導,不斷的練習,相信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講故事也是如此。


明媽講故事


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擅長講故事呢?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有的孩子不擅長語言表達,那也很正常。只要愛看書,內容是會儲存在他大腦裡的,未來會以別的方式發揮作用。比如寫作文時,思考一個問題時,都會用到閱讀積累的東西。讀書,不是為說話,是為自己的人生尋找智慧的源泉,陶冶情操,鍛鍊思維,獲得樂趣。不是人人都能當演說家,但人人都可以培養成書蟲。不要功利的去要求孩子處處都好,破壞了讀書的本質意義


父母是悟空


孩子小知識常識積累都不夠。語言表達也是一門兒技術,不是每個孩子都具備,所以因材施教。比如 小鳥,小鳥在天上,小鳥在天上飛,小鳥在天上靜靜的飛。比如 我們有眼睛 鼻子 耳朵 嘴巴,嗨!怎麼狗狗也有呢?貓咪也有呢?嗷 對了 要是沒有怎麼吃飯呢 ......!


航空母艦34813121


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是喜歡聽故事的,有趣生動。不喜歡講故事大概是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記憶力都還不夠成熟。孩子不喜歡講也不需要去強迫他,而是慢慢引導。講故事對孩子的智力、情感、專注力、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講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也能加強孩子的是非觀念。

5歲多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雖然還不成熟,但是家長可以進行引導。

1、可以用表演的形式。一般小朋友都喜歡主人公,因為主人公正義、樂觀、厲害……各種良好品質的集合,大人可以和孩子進行表演的形式,讓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可以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故事的內容,偶爾還可以進行天馬行空的擴充故事情節。

2、多提問的方式。在讀故事的時候,適當的提問也有助於孩子更認真的去聽故事,做到引導孩子去思考和觀察,多問發散性的問題,有助於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也能夠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鼓勵孩子自由地編故事。可以給孩子一本繪本,根據繪本的圖畫讓孩子自由的想象,即使跟書本不一樣也沒有關係,最主要的是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和想象力,讓孩子想說,敢說。


媽咪軍



我在這裡靜靜地等著你


5歲的寶寶,語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我家孩子也是5歲,喜歡聽爸爸媽媽講故事,睡前必讀。

但是讓他講呢,他就不願意了。唯一一個能全文背出來講的故事是《大鯨魚和小海螺》,這故事大概讀了100遍吧,潛移默化記在腦中。

我覺得順其自然吧,故事讀的多了,自然會有些喜愛的書,適當的引導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