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9月8日,國際新聞工作者日,而戰地新聞工作者,面對的是更加崇高和艱鉅的任務。

在冷酷的戰爭,無情的炮火面前,依然冷靜從容地為世人記錄下最真實的場面,這是全世界所有新聞工作者的至高榮譽,卻也是許多人的人生歸宿。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瑪麗·科爾文,大眾或許並不知道這個名字,但在新聞界,獨眼女記者瑪麗·科爾文可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

她把一生都獻給了她最熱愛的新聞事業,直至2012年2月22日,在敘利亞政府軍炮擊霍姆斯市時被炸身亡,卻在戰火中得以永生。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生於1956年的瑪麗·科爾文,畢業於耶魯大學,師從普利策獎得主約翰赫西。

身為人類學專業的高材生,在大四那年,一場有關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情況的報道研討會,將科爾文深深吸引,從那時起,她便立志成為一名戰地記者。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後來她終於得償所願,成為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資深戰地記者,就此在倫敦供職27年。

科爾文過去30年裡報道過數場戰爭,包括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阿拉伯地區的動亂等。

為報道而生,為戰爭而戰,科爾文總是把自己置於最危險的境地,雖獲得無數專業獎項,卻無法擁有正常的生活和感情。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2001年4月16日,在採訪斯里蘭卡內戰時,科爾文被手榴彈炸傷不幸失去左眼。

那天起,她的獨眼形象幾乎成為新聞界的一面招牌,傳奇事蹟被頻頻搬上熒幕,還被稱為新聞界的“傑克船長”

她沒有退縮,也沒有就此告別職業生涯。科爾文說,“當你在國外的戰場上出生入死時,很多人正等著看你的報道。要相信他們在關心戰爭中的不幸,並在試圖阻止它。”戴上海盜式的黑眼罩後,科爾文又匆匆趕赴去下一個戰場。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在戰火紛飛的殺戮場上,士兵奉命拼殺,平民四處奔逃,科爾文卻和一個又一個戰地新聞工作者們,扛著攝像機,拿著話筒,哪裡是前線就衝到哪裡,哪裡最驚險就趕到哪裡。

從斯里蘭卡到前南斯拉夫,從伊拉克到利比亞,她執著地要讓全世界人民看到戰爭的殘酷,看到一個個血淋淋的真實場面。2011年,她甚至成為最後一位採訪卡扎菲的記者。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直到2012年,一枚炮彈擊中位於敘利亞霍姆斯省首府,由示威者搭建的臨時媒體中心,科爾文在襲擊中當場死亡。

而此前,她在發回的最後一次報道中說:“敘利亞霍姆斯城裡2.8萬名平民,男人、婦女和孩子在炮火中絕望地尋求避難所,這是我見過的最慘的景象。”在這最慘的景象中,她給世界添上了更沉重的一筆。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英國首相卡梅倫當天在國會對科爾文遇難表示哀悼,並稱這是對正在敘利亞採訪的記者所冒危險的“一個令人失望的悲哀提醒”。

科爾文的離開更令無數新聞同行敬佩和痛心。那個把自己當作“戰爭證人”的戰地女記者,用敬業和大愛殉職,可她留下的,卻是那些最觸動人心最發人警醒的戰爭景象,以及對和平最熾熱的希望。

新聞界“傑克船長”,在戰爭中失去愛情、眼睛、生命,卻無畏坦蕩

“在經歷了戰爭、炮火和逃亡以後,我真的很難跟別人談論什麼住房抵押或內衣的流行款式”。科爾文的格局,不在碌碌庸常,而在於搏擊廣闊的天地,在於感觸人類的疾苦。

這個一生摯愛戰地新聞的女人,身上從來沒有香水的味道,但她的生命永久馨香,在塵土飛揚槍林彈雨中永遠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