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戊戌佛教劫:重塑回归人性的普世价值

学诚法师戊戌佛教劫:重塑回归人性的普世价值

山东济南禅修学佛弟子班:现代佛教修行趋向普世价值

当代诸人追求物质享受,恣情纵欲,无法自拔。此消彼长,物足神乏。世界性的精神危机也接踵而来。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普遍适合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共同思想和精神食粮。将其定名为“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

哲学上,普世价值是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的集合;泛指那些不分畛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等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是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的价值理念。

普世价值要良知与理性,同时又对全人类或大多数人类具有普遍实在意义与价值。我们把这些思想观念统称其为“普世价值”。

其中佛教思想成为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问题是,佛教是如何影响年轻人。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到底觉悟到了什么?

各大宗教的教主既然创建了各自的宗教,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有不同的对人生、生命、宇宙的觉悟,这种觉悟,我们无法了解,只能通过修行,比如“灵性的修行”逐渐靠近和获得,在没有获得这种觉悟之前,我们只能猜测,用语言和问题揣摩,试图描述和表达,佛陀告诉我们,凡夫都可以通过修行最终觉悟。

出世价值以阿罗汉为代表,入世价值以菩萨为代表。

佛教讲佛法面前众生平等,基于缘起的佛法是一切众生的规律,包括佛菩萨。这从最根本上彻底铲除了特权者。 对植物山水河流等自然环境,佛教认为大部分是其他界众生的住宅,不能随便破坏。对全人类或大多数人类具有普遍实在意义与价值。我们把这些思想观念统称其为“普世价值”。

研究普世价值就是为了构建普世文明,构建普世文明则是为了人类的共同生存和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