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IP如何創出的 「叫好又叫座」的當代演出?

“哎~~

什麼水面打跟斗,什麼水面起高樓,

什麼水面撐陽傘,什麼水面共白頭喂~~”

“哎~~

鴨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樓,

荷葉水面撐陽傘,鴛鴦水面共白頭喂~~”

當這首歌旋律一響起,人們腦海中就會浮現桂林陽朔,想起青山水綠間那位善歌能舞、聰慧勇敢的劉三姐。民歌及其帶來的美好意象,從《詩經》開始,歷經千年,都始終流淌在中國人血脈裡,而《印象·劉三姐》則堪稱將“傳統民間”IP演繹出不同時代特色的成功範例。

傳統IP如何創出的 “叫好又叫座”的當代演出?

IP需與時代同步 迭代演進

劉三姐是廣西少數民族傳說中一位勇於與惡勢力抗爭、獨立勤奮的美麗歌仙,屬於民間故事。雖然故事版本眾多,在不同時代、地域裡都有不同版本,但廣為人知的仍然是她在慶典上的對歌大戰、與阿牛哥自由悽美的愛情以及不委身於惡勢力跳崖昇仙等關鍵情節。這其中,包含著劉三姐這位女性形象所代表的民間倫理、民間智慧、民間想像、民間情趣,這些都是少數民族風俗文化中最具魅力和活力的地方。

1961年,影像逐漸成為觀眾獲取信息知識、豐富生活的主要媒介手段,電影《劉三姐》應運而生。其故事結構根植於民間傳統式,同時加入聲畫影像特點,將歌仙的古詩形象化、戲劇化,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與甲桂林的陽朔本土民族風情通過影像進一步解構與流傳,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經典標識與歲月記憶。

2003年,國人旅遊消費能力增強,對大型演出劇目的需求增加。由張藝謀、梅帥元、王潮歌跨界聯手,打造了大型實景山水演出《印象·劉三姐》。其劇目參考並梳理各類素材,竭力做到廣取博收,在保留傳統內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將劉三姐所代表的文化精髓、所經歷的生活情境、所熱愛的民歌民俗,尤其是所敬畏和珍惜的這一方好山好水,通過藝術化的手法和詩意化的編排進行融合和呈現。

事實上,這種演繹便是根植於民間傳統IP,根據時代需求,藉助媒介、科技和手段將其不斷迭代升級的過程。這樣打造IP,能在充分保留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增加當代娛樂特性,使傳統始終活在生活裡。

傳統IP如何創出的 “叫好又叫座”的當代演出?

精髓需保留 創作與欣賞應出新

有不少人表示,看完《印象·劉三姐》後,不太能看懂故事,但卻能完全獲取非常震撼的感覺。而這種印象是完全正確的觀賞體驗,因為主創團隊從一開始就並沒有設定具體故事和連續情節,而是用音樂歌舞、電影色彩的手法,完全融入故事講述中,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跨界觀賞體驗。

五種顏色代表五大段章節。《印象·劉三姐》是由五種顏色構成,「紅色對歌、綠色家園、藍色情歌、金色漁火、銀色盛典」。代表性地展示了壯族、瑤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風俗風情以及百家萬象;演出中會出現廣西少數民族最傳統的對歌、極具本地特色的打漁與耕作、嫁娶、節日盛典、以及原生態的日常生活細節等等。

“彌散性+代入式”欣賞方法。不少遊客觀後反饋“沒看懂”、“太藝術抽象了,沒看明白”,其實是因為大家試圖按照普通觀劇習慣,去找對立人設、狗血轉折點或者意外結局。但是不同的藝術形式有不同欣賞模式。《印象·劉三姐》提供了一套完全不同的欣賞體驗,一種彌散性思想和代入式引導:沒有明確的脈絡或者相連的邏輯點組成既定敘述線路,沒有具體人物和情感糾葛圈住感知和想像;它事關萬物縈紆與生存狀態,探討如何在山水間詩意棲居與樂活奮進,如何理解本源文化並始終欣悅傳承,如何暫別雍華浮世繪、慢讀自然風物誌。演出只提供了客觀生態與情景,提供了一副即視感充盈的山水畫,提供了一群人真實的生活方式,它歡迎一切形式的猜測與解讀,每一點朦朧感悟,每一絲似曾相識,每一位觀眾的參與都應該是即興與主觀的。

光影效果與自然萬物的交相輝映。演出利用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移動式舞臺幾乎鋪排於整片書童山灕江水域,與大自然形成了密切的聯動和呼應。但所有技術與形式都不搶鏡、不呱噪,最大限度保留自然山水與民俗風情的本來面目,侗族男女現場原聲對歌,漁民演員手動拉舞重達200餘斤的沾水紅綢,多達上百人的少女團隊手控服裝led燈、整齊劃一、分秒不錯,劃真竹筏、放家養牛、照顧魚鷹,每一個細節都源於生活、源於真實。大場面更是細膩考究,不一味追求陣仗,從整體構圖、演員走位、空間分解、顏色搭配、燈光氛圍與引導的視線運動,每一個場面都是電影鏡頭般的專業與精緻,像極了黃金時代的佳作,既古典又先鋒,一幀一幕都是用心與用意。這麼多片段與元素,這麼多曲山水高歌,這麼純粹的民生百態,只講一個故事,不可惜麼?整整十五年,《印象·劉三姐》守住的初心與耐住的光陰,相信你都看到了,也都看懂了。

傳統IP如何創出的 “叫好又叫座”的當代演出?

巧用科技 卻也敬畏自然

中國人講究“寄情山水,天人合一”,這種天地人倫、物我兩忘的境界並不會隨著現代商業社會的快節奏、高科技而完全消匿,相反,則在巧用科技的同時,也始終保有敬畏自然之心。

《印象·劉三姐》的本心與唯一,源自民族、取自山水,演出選擇了山水,山水也選擇了演出——以桂林陽朔方圓兩公里的灕江水域、書童山為首的十二座背景山峰,以及這一片山水所支撐和浸潤的本土人文風情,重組並完整了演出的形式構成與精神內核。遠遠區別於傳統搭建,《印象·劉三姐》大型實景山水演出構成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劇場。不僅僅是以天為蓋地為廬,遠山、近水、環繞的竹林與繁星高懸的夜空,提供了360度純自然、大露天觀景舞臺和原生態的沉浸式觀賞體驗。正因為舞臺與山水之間的互融與開放,演出隨著天氣的變化也會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陰、晴、雨、霧、春、夏、秋、冬、潮漲、潮落,一切遵從自然和山水;不論煙雲繚繞還是繁星爭耀,朝朝暮暮,從不重複,捧給觀眾的是無限魅力和疊加期待。

此外,演出運用的燈光、音響系統均採用隱蔽式設計,與環境融為一體,水上舞臺全部採用竹排而建,不演出或者漲水期可以全部拆散整理,對灕江水體及河床不造成任何影響。130多畝建設用地上,鼓樓、風雨橋及貴賓觀眾等建築散發出濃郁的侗族特色,整個工程承襲侗族的匠心匠意,全部採用榫卯結構,不用一釘一鉚。見微知著,《印象·劉三姐》始終將原生環保概念沿用於演出內容、系統和周邊設施,十五年如一日,不是隨便說說。

結尾

中華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斷的,而如何在回訪歷史與傳統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出具有IP潛力的珍寶,並將其應用在當代生活裡,顯得尤為重要。

《印象·劉三姐》一路走來,在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結構性問題上重新審視自己。不拘泥於過去亦不忘初心,不受外界影響堅持文化自信,以特色保留特色,讓經典傳承傳奇。深入融合“文化+旅遊”全產業鏈,突破桎梏,摒棄脫節時代的理念慣性,在產品端上嚴格遵循演出模式、商業模式、開發模式、治理模式的不斷更新,保持十五年來優質特性。當大國崛起的時候,崛起的並不僅僅是經濟實力,還應有獨具識別性的文化自信。在這方面,有廣西活名片之稱的《印象·劉三姐》堪稱範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