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内蒙呼和浩特花甲老人赞美大汉雄风

9月4日上午10时40分许,身着骑行服五位花甲老人风驰电骋骑着自行车进入临汾市鼓楼北广场,绕行一圈后,在卫青、霍去病雕塑前合影留念。

山西临汾:内蒙呼和浩特花甲老人赞美大汉雄风

随后他们仔细阅读了卫青、霍去病简介,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并要求笔者重新给他们拍张合影。“以前课本里有卫青、霍去病驱匈奴故事,但不知道他们是临汾人,更不清楚他们是舅舅、外甥的关系”65岁的程贻琦老人说道。“从出发到今天,是第十一天了,进入山西的第六天”秦宝刚、景智丽介绍。

山西临汾:内蒙呼和浩特花甲老人赞美大汉雄风

“ 临汾的老火车站、尧庙景区、丁村民俗博物馆、壶口”几位老人向笔者询问最佳骑行路线。随后他们观赏了临汾的标志古建筑——鼓楼,向老火车站驶去。

山西临汾:内蒙呼和浩特花甲老人赞美大汉雄风

相关链接: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主要成就

龙城大捷

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汉军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虏700人,取得胜利。被封关内侯。

收复河朔

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朔方郡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朔方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离包头大约200公里。

奇袭高阙

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卫青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

二出定襄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斩获万余人。

漠北大战

元狩四年(前119年)两路出兵,远涉漠北,和单于兵相遇,卫青以武钢车结阵,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军事思想

骑兵的建设与使用。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是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

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在漠北之战中,霍部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反常地取食于敌(仅此一次,回去之后一年多就病死了),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对匈奴作战的问题。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包括取食于敌,千里奇袭都可能与这些匈奴裔武人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