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有人问孙中山中国最佳首都该是哪?孙的答案使其野心暴露

提要:首都乃是一个国家的心脏所在,这里一般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首都的存与否对一个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那么,中国的五千年历史里,作为首都的城市有几个呢?

因为政权的繁多,北京、南京、洛阳、西安等等闻名的古都都坐过一国之都。等到时间进入民国时期,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孙中山先生想要将中华民国的首都定在哪里呢?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孙中山对于首都战略是如何计划的,他的想法又包含了怎样的“野心”。

建国前,有人问孙中山中国最佳首都该是哪?孙的答案使其野心暴露

武昌扬灵大江,东控江浙,北望襄阳,振抚河洛,有铁路交通之利,北达长城,南理两粤,无往而不利。

昔日旧都北京的势力交错复杂,民国政府在那里安置难免会有颇多掣肘;南京的话在章太炎看来已经失去了作为首都的资格,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在这里就没能够成大事;关中一带的古都早就过时,自然环境大不如前,可塑程度较差。

所以,新兴城市武昌就是章太炎心目中的合格首都。

建国前,有人问孙中山中国最佳首都该是哪?孙的答案使其野心暴露

孙中山怎么看的呢?

武昌虽好,对他来说太小了。武昌位于中国十八省的中心位置,从地理角度来说辐射全国绰绰有余,但是交通上的限制对新疆、蒙古、西藏以及东三省控制而言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所以,孙中山先生说了一番这样的畅想:“若定都关中,制御蒙古新疆虽足,然若欲为亚洲共主,又嫌狭窄,当迁都伊犁。

又说,从西汉以来,历代王朝虽屡降西域,终因建都太远,威灵不能久驻,是以西域屡得屡失,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建国前,有人问孙中山中国最佳首都该是哪?孙的答案使其野心暴露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得知,孙中山不仅志在天下,他还要让中国走上至少是亚洲霸主的地位。

可是,最终民国政府还是先由袁世凯定都北京,后来又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对伊犁是不闻不问,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伊犁在地理位置虽说是亚洲的中心,但是这座城市的资源不足以撑起首都的需求。

伊犁周围水源稀缺,中国的经济重心也从来没有接近过这里,伊犁的各项基础设施实在是落后了太多,如果强行定都于此,恐怕几十年才能建设出一个大城市。而且,民国并没有这样的建设能力,它甚至还处于半殖民地社会。

这样看来,伊犁也就不可能成为首都之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