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表現墊底,這兩月成功逆襲的CTA是什麼?

上半年表現墊底,這兩月成功逆襲的CTA是什麼?

今年上半年,CTA可謂是愁雲密佈,1到5月平均收益都是負數,熬到6月才勉強轉正。7月單月漲幅更是達到了2.39%,一舉修復上半年以來的回撤,成功逆襲,且亮眼表現延續至今。

CTA基金是什麼?

CTA基金通常也稱作管理期貨基金,是由專業的資金管理人運用客戶委託的資金投資於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並且收取相應管理費用的一種基金形式。

主要交易對象是是期貨及期權合約,投資品種包括商品期貨(農產品、能源、金屬等)、利率期貨、債券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基本金屬期貨、貴金屬期貨、能源期貨、電力期貨以及農產品期貨等幾乎所有的期貨品種

也有人簡單理解為,在期貨市場中,通過不同期貨合約及調期合約多/空頭寸追漲殺跌,上漲時做多,下跌時做空,賺趨勢的錢。

正是基於投資期貨期權市場這一點,CTA最大的特點是

和市場上大多數傳統資產相關性很低,很多時候能夠形成互補,有效降低組合風險

CTA主要分為主觀CTA和量化CTA。

主觀CTA是由基金管理人基於基本面、調研或操盤經驗,主觀來判斷走勢,決定買賣時點;

量化CTA是通過分析建立數量化的交易策略模型,由模型產生的買賣信號進行投資決策。因其不添加人為的交易情緒在裡面,所有人的思維已轉化為計算機語言,再由計算機發出信號直接下單交易,所以已經發展為目前期貨CTA基金的主流模式。

如何選CTA基金?

  • 看規模:管理規模越大的基金,其收益穩定性一般會更穩定。CTA基金有一定規模的也能對管理人的投資決策產生正面影響。

  • 看管理人

    :管理人是基金的直接操作者,其實力和穩定性對基金收益有直接影響。背景優秀的團隊適應力強,相對而言進行多策略投資,能夠在各種市場形態中均能取得較好的投資收益。

  • 看業績歷史業績表現越好、業績的可持續性越強,產品越靠譜。業績長度最好是在1年以上,因為商品市場有周期性,可能一年裡面有幾個月很好賺錢,且能夠靠這幾個月的漲幅撐起了全年的收益。因此查看CTA基金的業績最好是在一年或更長,會更客觀。

  • 看回撤:關注最大回撤下的收益特徵,最大回撤在一定程度下可以判斷該CTA基金的風險敞口大小,在相同風險敞口下取得的絕對回報的大小,可以更好地評判CTA基金的優秀程度。另震盪期回撤要小,對於CTA而言,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不好做的震盪期,在震盪期內能夠有效控制回撤比較好。

  • 看趨勢期上漲:CTA趨勢期很短,因此好的CTA一定會抓住這短暫的時間適度集中倉位賺收益,在趨勢期儘可能的獲取高收益。越好的基金越能做到前期漫長的震盪都是在為後期的趨勢積攢力量,在震盪期和趨勢期進行自如切換。

CTA有什麼風險?

  • 政策性風險

與成熟的海外市場相比,我國CTA基金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市場還不成熟。目前國內政策對於CTA的態度並不十分明朗,有政策不確定性風險。且國內的做空機制不完善,不規範和缺乏監管的做空機制也會給投資者帶來風險。

  • 信息不對稱

也是因為我國CTA起步較晚,所以步入正規化軌道的時機、節奏緩慢。部分CTA基金運作規範性有待加強,眾多高收益期貨基金未在託管平臺公示淨值或未提供估值表,還有部分私募基金以單賬戶形式存在。

且產品發行人與實際管理人並非同一主體的現象較多,通道類產品屢見不鮮。對於投資者來說,存在較大風險。

  • 業績難持續

現實中很難找到收益高、風險小、策略容量又大的產品。國內的CTA的管理規模普遍較小,很多是10億元以下。如果一旦出現一隻長期業績特別優秀而且幾乎沒有回撤的CTA產品,可能就會有一大批投資者同時相中然後一擁而入,這隻基金業績可能就會開始下滑。

因為一旦資金量變大後,對市場的衝擊成本就會增加,業績自然而然就會降低甚至虧損。因此,很多CTA基金的收益較難持續,那些短期業績爆發的產品,也許是真正的風險還沒有完全暴露。

  • 商品市場風險

雖然CTA與股市、債市的相關性較低,且可以進行反向操作,理論上來說不論市場牛熊都可以取得正收益。尤其是在市場波動大、有明顯趨勢的時候,更容易獲利。但不可否認就是商品市場也有多空趨勢不明顯的時候,存在走向非常不確定的可能性。

比如上半年的商品市場走向就極難琢磨,結束瘋牛行情轉為高位震盪,之後部分品種震盪下行,高頻率的震盪直接導致上半年表現差勁。

現在商品市場尤其是黑色系產品的反彈是非常兇猛,近期交易活躍度急劇上升,大量資金湧入期貨市場,不可避免的為商品市場增加了風險。但大宗反彈的可持續性並不確定,反彈週期的持續時間和幅度很可能被過熱資金過分放大,未來商品市場的走勢仍難預計


總的來說,CTA策略與其他市場的低相關性,決定了其在大類資產配置中分散風險的作用,適當配置CTA基金有利於優化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比。只要記住風險和收益是相匹配的即可,如果你想長期獲得較高的收益,就要承受相應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