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有擲杯爲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你是一員無敵上將,喜笑顏開去赴宴,但不知道有幾百刀斧手暗藏在賬後,磨刀霍霍,酒宴中招待你的人突然臉色一變,酒杯一摔,一票刀斧手湧出,亂刀將目瞪口呆的你砍成肉醬……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圖:三國演義中的刀斧手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圖:三國演義中的刀斧手

這是三國演義中常見的一幕。低配是五十刀斧手,高配是五百刀斧手。成功的有十常侍殺何進、李傕殺樊稠、公孫康殺二袁,功敗垂成的有甘露寺殺劉備、卞喜殺關羽等等。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圖:關羽最終還是死於刀斧手

三國演義是小說,那麼,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嗎?

先說下刀斧手。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大家好,我就是傳說中的暗黑刀斧手

​正史中的刀斧手並非劊子手、暗殺兵,而是正規兵種。唐朝時候就有“刀斧兵馬使”這個官兵,統領所部刀斧手。在北宋,刀斧手作為野戰兵種第一次歷史舞臺大放異彩,宋朝騎兵弱步兵強,和遊牧民族抗衡全仗弓弩和刀斧手。岳飛的軍隊中就有一支手持麻扎刀和長柄巨斧的士兵,上砍人胸,下砍馬足,殺得金兵聞風喪膽。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圖:唐宋時期的長柄刀斧兵

不過,演義小說中的刀斧手,應該是衛兵、力士,武藝不需要出眾,下手一定要狠。猝不及防中,刀斧在短兵近戰中威力巨大,哪怕被暗殺者是沙場無敵的大將,在一群如狼似虎的刀斧手面前也是白給。

再說下擲杯為號的古人暗殺事件。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圖:黑壓壓的一票刀斧手

中國人搞酒宴暗殺是有悠久歷史的,有個詞就叫做“伏甲設饌”,就是在酒宴中埋伏甲兵,突然湧出砍人。春秋戰國時期的類似事件多如牛毛,比如晉靈公“伏甲設饌”趙盾,楚靈王“伏甲而饗”蔡靈侯,衛鞅設饌暗殺公子印。

到了兩漢,范增設鴻門宴險殺劉邦,呂后殺韓信靠的是埋伏的刀斧手,王允暗殺董卓也是暗伏甲士配合呂布動手。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圖:鴻門宴

唐朝武功顯赫,把伏甲殺人的規模進一步發揚光大,如中唐張光晟擺“鴻門宴”,一次就殺光回紇千餘人,只留兩人歸國覆命。唐將曹華埋伏甲士千人於帳幕,殺了叛亂的鄆州兵一千二百人,血流成渠。

近代最有名的“伏甲設饌”事件,是李鴻章的蘇州殺降。李鴻章授意,程學啟定計,酒過三巡,伏甲突然動手,將郜永寬等八個太平軍降將全部殺死。氣得“常勝軍”首領戈登大罵李鴻章背信棄義,帶洋槍隊要和李鴻章單挑。

古代真有擲杯為號,湧出五百刀斧手的事?正史比演義更殘酷

圖:武功再高,也敵不過一群刀斧手

歷史上的五百刀斧手暗殺事件,遠比演義中更加波詭雲譎,血腥殘酷。

那正是:“帳下暗設五百兵,密領殺令刀斧明。觥籌交錯酒酣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