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历史文物精品展是无锡博物院开院大展中最为精彩的一个,为了更为全面的展现中国5000年历史发展脉络,2008年9月,无锡博物院开院慕名向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发出借展邀请,双方达成协议后,32件青铜器在两名特警和十多名安保员的护卫下前往无锡,由此拉开了陈仓瑰宝唱响江浙的序幕。精品展汇集了近200件各个类别的文物精品,可以让参观者对中华传统文化来一次直观而深刻的了解。

这场展览器物的精美珍贵程度,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其中32件西周青铜器,代表了中华青铜文化的缩影,展品器型规整、文饰精美、保存完好,大部分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青铜重器在无锡的首度集中亮相。

30件精美的西汉玉器,包括了银缕玉衣、玉枕、玉璧等珍贵玉器,足以让玉器爱好者激动万分。

无锡博物院馆藏的金器精品器形虽小,但像金丝发罩、金镶玉发簪、水晶嵌宝金耳环、招财童子金耳坠等。古代的金饰工艺已很高超。 此外还有杨芝山核雕和吴王僚剑等稀世珍品亮相。因此,在无锡博物院众多展览中,这个临时展览的规模和质量都是独一无二的。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青玉雕松鹤蝠山水人物纹三镶如意 清代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螭纹玉镯 南宋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红木镶玉片臂搁 战国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青瓷铺首四系尊 西晋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金丝束发冠 明代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金镶玉人物纹嵌宝如意云形花簪 明代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编镈 西周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逨鼎 西周 陕西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

2003年元月19日下午,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村民王宁贤等5人在村北砖厂的北崖,距地面十多米的半坡上取土。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照耀着黄土高原。4 时许,王拉乾正在抡镐挖土,挖着挖着,一镐下去,突然出现一个拳头大的洞,他以为是个墓葬,往里一望,一片青光,觉得好像是个棺材。王明贤上前趴在洞口往里看,仔细端详着青光的“东西”,看到了4个大铜鼎,他说:“这东西和电视上宣传《文物法》时的青铜器一样,这都是文物,多得很,能拉一汽车。”五位农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发现了文物,紧张的是怕这事被其他人知道,传出去发生哄抢。85年这里出土编钟的时候,就有村民哄抢、藏匿。5人商议:这事要保密,就咱们5人知道,不能再让别的人知道。我们不能随便动,要赶快报告政府。于是用土块将洞口封住,王拉乾等4人在现场守候,王宁贤的家离这里最近,回家打电话。

下午5时半,宝鸡市文物局值班人员接到发现文物的报告电话,马上叮嘱一定要保护好现场,不要动,等待文物专业人员到来。不到6点,眉县文化局、文化馆的专业人员赶到现场。经初步勘察,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青铜器窖藏,青铜器大鼎套小鼎,铜鬲挤在鼎之间,粗粗一数就见到鼎有10件,鬲有5、6件,整个地窖可能有20多件器物。杨家村五十、七十、八十年代相继出土过重要青铜器,专业人员凭着职业的敏感预感到这是一个重大的文物发现,立即向眉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汇报。宝鸡市文物局领导得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由于情况紧急,迟则怕生变,详细考察、绘图已经来不及,要靠摄像机、照相机的拍摄来弥补,于是县电视台的记者也来到现场。

晚上8时许,由公安干警维持现场秩序,文物抢救清理工作开始了。现场的村干部和县里、市里的干部又组织了自愿参加的18位村民组成从上到下的传送队伍,其中就有发现者王宁贤等5人。从已打开的洞口看,椭圆形的窖洞里满满一洞青铜器,在电灯光线的照耀下是如此地瑰丽壮观、震撼人心。每搬运出一件文物,先摄像拍照、测量记录,然后再往下传递。大件物器一件鼎约有五六十斤或七八十斤重,专业人员一再提醒小心,器物的耳、足等部位不能太着力。第一个接器物的村民叫王永刚,他激动地说,我们庄稼汉有的是劲,再重也不要紧,一定要安全地转运下去。18个人,从上到下,每两人接送一件,向下传递,一一传话小心再小心。从晚上8时开始,到10时许,先后出土的物件编了28个号,因为其中一件铜壶出土时,壶盖和壶身分开了,按发掘规律要分别记号,所以实际上一共是27件文物。统计后分别为铜鼎12件,铜鬲9件,铜壶2件,匜、盘、盂、盉各一件。

文物装车后,市里和县里的领导向杨家村的村干部和群众表示了祝贺和感谢,并承诺政府有关部门一定会对保护文物有功的人给予奖励,然后车队立即前往眉县文化馆。晚10时半,车队抵达县文化馆,县领导亲自在门口迎接大家,随即开始将出土文物登记入库。11时,27件文物完整登记入库。至此虽然大家连续紧张工作已经3个小时了,但身体的疲惫不堪完全被这次重大发现的喜悦所驱散。

器物上有没有铭文,铭文字数多少,内容如何,是判断一个器物历史、科学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物入库时,已经知道27件器物上24件有铭文,这在窖藏文物出土史上已经是很高的比率了,这批文物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匆匆吃过晚餐,每个人都精神振奋、激情四溢、毫无倦怠之意。大家来到文物库房值班室,开始简单的除锈,寻找、辨识器物上的铭文,以便对这批器物有个初步认识。大鼎上的锈蚀不严重,轻轻擦拭即显字迹,“唯四十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王在周康穆官王呼史或(应有部首三点水)……”。就在工作人员大致释读并录写完长达 300多字的铜鼎铭文时,旁边的发现让大家更加兴奋。“三足附耳铜盘上有字!”,粗粗一数,竟有350字左右,这比1976年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史墙盘” 还要多70多个字,而且它比史墙盘大,形制更美观。用食醋浸泡一个小时后,字迹更加清晰,铭文已能释读出大半了,“来(部首应为走之底)曰朕皇高祖单公不显文王、武王…甫有四方…成王…康王…昭王…穆王…龚王…懿王…孝王。”已经有9代周天子年号了,比“史墙盘”就多3代了,肯定能定为国宝了!再后来,文化馆文物组长刘怀军突然高兴地哈哈大笑说:“27件全有字啊!太让人高兴了!”他笑得弯了腰,瘫坐在地上,这位有20多年经验的文物工作者,是这样为重大发现而欣喜若狂,是这样地挚爱文物事业。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秦公镈 春秋

尺寸:通高73公分,最大径28.4×24公分。

出土地点:陕西省宝鸡县太宫庙村。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乐器,是从钟发展来的形式。一般器形较大,上方无长柄,却有扁环或兽形钮,钟口平坦。将其悬挂,以槌叩击而鸣。1978年1月下旬,宝鸡县杨家沟公社太公庙大队社员在村中取土时,于一个窖穴内发现了八件铜器,计有钟五件,鎛三件,均保存完好。窖穴距地表深3米。五件铜钟在窖内呈一字形排列,三件铜鎛围绕铜钟作半圆状,坑内尚有炭灰及少量兽骨。

秦公镈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秦公镈上有铭文,记载了秦早期的世系,对研究秦代先祖的历史极为重要,也有助于了解春秋早期秦地的青铜铸冶技术,以及音乐文化。

这套编钟是秦国早期有铭文的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因此被定为国宝,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8件乐器上分铸5套铭文,内容完全一致,3件镈上各铸一套,3件秦公钟上分铸两套,但其中较小的3件钟上范铸的铭文缺少一段,说明这套乐器尚少一件。因这套编钟并非科学发掘出土,是由村民挖土时挖出,当时挖出后也并未及时报告文物部门,农民将镈装到架子车内用土掩盖准备拉回家,由于镈体太大,舞钮部分露出,被人发现,于是才报告了文物部门。后经做工作,器物才被文物部门收回。因此,缺失的那一件是原来就缺失还是后来缺失?这始终是一个谜。

铭文长达135字,铭文中的“先祖既受天命”又“赏宅受国”则非秦襄公莫属。先祖之下紧接文公亦与秦世系相合。铭只叙到宪公,则作器者当宪公之子。宪公有三子,三子曾均即位,多数认为作器者当为乃东伐彭戎氏而至华山,诛三父夷三族,西伐邽、冀之戎、县杜、郑、灭小虢的秦武公。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出子为作器者的可能也不能排除,这是其二。

这套秦公编钟的发现对于确定秦早期徙都平阳意义重大,它的出土地太公庙一带应当是平阳故址所在地,这一点已被学术界所接受。有专家推测,太公庙这套编钟不应当是一个窖藏,应当是一个乐器坑。在其边可能有秦公大墓。惜那里为现代民宅,无法作进一步确定。这是其三。

国家博物馆梁云先生依据礼县发现的这套编钟铭文中的“秦子××在位”推测认为,此秦子非秦宪公子出子莫属。这就有了故事:太公庙出土的那套编钟,也有学者认为当是秦宪公之子出子所作。因为时代相近,都涉及到秦宪公,且学界对史载秦宪公葬西山的理解也意见不一。可秦宪公的墓葬只会是一处,不可能是两处。这就给这套编钟又增加了一个难解之谜。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单五父壶 西周

壶亦为中国古代酒器。这件西周单五父,长颈,垂腹,椭圆形。长方形子口盖,两侧附龙首衔环耳。颈部饰环带纹及凸弦纹,腹部以突起的双向龙首为主,辅以数条身躯相交的龙纹。圈足上为变体龙纹,器盖装饰环带纹,顶内凹,内饰两条交龙。铭文铸于壶口内壁及其盖上,口内铭文4行,19字,含2重文符。盖上铭文4行,盖、器同铭,17字。

铜壶造型优美,纹饰缛丽,铸工精湛,堪称精品。此壶2003年元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

铭文释文为:

单五父乍(作)朕皇考□(尊)壶,

□(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吴王僚剑 春秋

2008年12月,无锡博物院从宜兴市民间藏家手中征集到一把吴王剑。该剑通长41厘米、最宽2.7厘米、茎长9.5厘米。窄长扁条形,无格无首,前锋尖锐,两刃近锋略内收,向后渐宽,剑身中线起脊,直通茎末。茎作梯形,前宽后窄,中部有一小孔。剑身饰“王”字形暗纹。两纵靠近茎的地方铸铭文12字。从形制上看,此剑具有春秋晚期的特点,但是其确切身世一直是个谜。此次考证结果对于研究吴国的青铜器以及吴越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吴镇烽,上海博物馆陈佩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丁孟等专家,现场对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院馆藏的吴王剑剑身12个字铭文等反复考证,最终确定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把吴王僚剑。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刖刑奴隶守门方鼎 西周

刖刑,中国古代刑法之一,又称剕刑,中国古代一种酷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

1976年陕西扶风窖藏出土的这件刖刑人守门鼎,终于为中国刑史找到了一件重要的物证。在奴隶社会,青铜鼎不仅仅是体现礼仪的饪食器,它除了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体现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权力标志之外,还作为西周统治者维护其统治、昭明其刑法的工具。这些以刖刑作题材的青铜器的出土,是对中国古代奴隶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1976年在陕西扶风县庄白1号西周青铜器窖藏中出土的一件刖人守门方鼎颇具特点。这件方鼎通高17.7厘米,口横11.9厘米,口纵9.2厘米,腹深6.3厘米,重1.6公斤。双附耳,器口为钝角长方形。四角各有一个立体卷尾龙。全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口沿下装饰云雷纹衬底的窃曲纹。下层是一炉体,左右两侧开小方窗。正面为可以开合的两扇小门,一门上饰一兽钮,另一门侧键部是一刖刑奴隶作守门状。炉底镂有5个小方孔,可以从左、右、背后、下4个方向出烟。背面是镂空窃曲纹,可以通风助燃。炉内可烧木炭,使鼎内的食物保持温度。四个鼎足为四兽足,下部四角饰立体隼鸟。此鼎造型奇妙,装饰和实用相结合,颇具匠心,既是一件实用器,也是一件艺术品。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申父盉 西周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井姬盂鏙 西周中期

1976年宝鸡茹家庄(弓鱼)国墓地二号墓出土,通高18.6厘米,首至尾长30.8厘米,腹深9.7厘米,重3.25公斤。盂鏙形似貘,顶端有方形流口,圆目有神,两卷角倒竖,四兽形蹄足较短,盂鏙中空,背部开阔,上有方形尊口,口上有四角椭圆的方盖,盖与体以环相连。盖上立一老虎,虎头前伸,双目直视,旁若无人,似在缓步前行;虎背微屈,长尾拖地,全身强健,充满力量。盂鏙两肩胛及后臀处饰四组卷体简化凤纹。方盖内壁铸铭两行八字:(弓鱼)白(伯)匄井姬用盂鏙。盂鏙于墓主右侧棺椁之间空当处与盘叠放在一起,推测应是水器,功能类似盉、匜等器,而其自铭盂鏙,是否是新类型的铜器有待进一步探讨。动物造型的青铜器在(弓鱼)国墓地比较常见,其造型纹饰很有特点,这是(弓鱼)国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又一大特色。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南宫乎钟 西周晚期

通高五四,铣间二八.七,鼓间一九.八厘米

一九七九年六月陕西扶风豹子溝出土

这是一件装饰华丽的甬钟,甬饰波曲纹,旋饰龙纹,斡和篆间均饰兽目交连纹,鼓部饰鸟体花冠龙纹,两大一小。甬上,钲间及右鼓铸有铭文,共六十八字,互不连贯,大意是说司徒南宫乎铸造了一套大林钟,此钟名叫“无斁”,用以祭祀先祖父考,祈求长寿,从铭文上下文未完看,这是一套编钟中的一件。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伯格卣 西周

伯格卣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的精品,其纹饰追求复杂多变,外形讲究对称。卣是当时是用来盛酒的容器。伯格卣器内有铭文共6个字:“伯格作宝尊彝”。因而推断是当时的一位名叫伯格的工匠所做。此物是1981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品。整个器物为扁圆体,高提梁,在提梁的两侧各饰有一个羊头,在提梁与卣身相交处各有一个牛头作为装饰。器物分器身和盖两部分,分别装饰有饕餮纹和夔纹,饕餮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可以避邪。

太美了!瑰丽奇葩——无锡博物院历史文物精品展

“西园雅集”核雕 清代

核雕为胡桃核质,外形为椭圆球形,通体赭红色,中间纵贯圆孔状,左右两侧皱脊雕成树木花叶。所雕人物以西园雅集为题材,人物二十个,形态各异,施以镂、深、浅及阴刻等多种雕琢工艺。背面和下部右侧山石上阴刻楷书铭款:星槎四兄雅玩芝山

这件核雕画面上山石嶙峋,松柏葱茏,一条溪水潺潺流过,在树木掩映间共雕刻文人学士、侍女、书童三组19人。核雕正面上方东坡正执笔题诗,气度非凡,西园主人王诜站在他身后拱手凝视,左边是诗人蔡肇,他手捋胡须,若有所思,他是在推敲苏轼的诗文吗?旁边的侍女披巾飘拂,神态和装束显得颇有富贵风韵,想来应该是王驸马都尉的家姬。右下方的浓荫下有一条石案,案上放着书籍笔筒,方斗盖碗中泡着热气腾腾的茶水,原来是大散文家苏辙执卷读书,书童正准备从炉上提壶沏茶。左下方崖壁边,书画家米芾挥笔疾书,侍童抬着头正捧着砚台侍侯。另一面的方几上,画家李公麟正泼墨挥毫作画,书法家黄庭坚手摇芭蕉扇看得全神贯注。右边的怪石上,身着袈裟的圆通法师盘坐在蒲团上讲经,诗人刘泾静心谛听。下面虬曲的古树下,道士陈景元抚琴弹拨,词人秦观在一旁袖手聆听。作者将西园胜景与惟妙惟肖的人物活动交融在一起,充分表现了宋代文人向往的清幽仙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