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魚上市衝擊市場,黑魚價格持續下滑

各地新魚上市衝擊市場,黑魚價格持續下滑

各地新魚上市衝擊市場,價格持續下滑,去年畝賺近10萬,今年利潤下滑,部分養殖戶抱團取暖想打一場價格保衛戰?你怎麼看?

最近各地黑魚價格下滑的比較明顯,廣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山東河南等主產區無一例外。魚價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新魚集中上市,衝擊市場價格,養殖戶都希望趕一波中秋國慶的價格,所以出魚量比較大,過了國慶以後,預計出魚量還會繼續增加,價格還有繼續下滑的可能。

在廣東珠三角一帶,現在新魚大量上市還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主要是老魚在維持市場供應,而外省新魚大量上市導致市場對老魚的需求量減少、價格下滑,目前老魚的塘口統貨收購價大概在10元/斤,2斤以上收購價格大概在10.8-11元/斤,2斤以下收購價格大概在7.5-8元/斤不等。也有一些養殖戶開始賣新魚,總體量不大,主要就是養的好的、規格大的新魚在賣,這也是老魚價格下滑的一個原因。中國水產養殖網瞭解到,老魚跌價的另一個原因是近期病害有所增加,再加上一週內有兩個颱風要襲擊廣東,其中從有可能成為超級颱風的山竹行走路徑來看,很可能在陽江一帶登陸,這對佛山中山珠海江門等黑魚主養區的威脅也會非常大,一些養殖戶急著出魚也是可以理解的。

各地新魚上市衝擊市場,黑魚價格持續下滑

從全國範圍來看黑魚價格這兩年總體是很好的,像珠三角一帶高產量的養殖區域,養的好的碰上好價格,一畝塘純賺10萬元絕對不是瞎吹牛,在最近的一個養殖週期裡,整個廣東省內黑魚養殖規模至少增加了50%以上,其他的主產區增長的幅度還要更大,這就曾導致今年魚苗一度非常搶手,很多養殖戶拿著錢買不到苗,那些質量不好的魚苗也都有不愁賣不出去。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黑魚價格整體高位運行,主要就是大規格魚價格非常俏,其中老魚養殖戶的利潤情況是相當可觀的,統貨收購價格長時間維持在11元/斤上下浮動,2斤以上分級收購最高漲到過13元/斤多,如今統貨價格和分級價格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昨天(9月11日)廣東順德的一場廣東生魚養殖信息交流聯誼會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很多養殖戶朋友認為這就是一場珠三角“舊生魚”價格保衛戰了。從得到的消息來看,養殖戶訴求的團結指導價格從9月份持續到12月25日,4成以上大魚收購價是9.6元/斤,5成以上大魚收購價是10.3元/斤,6成以上大魚收購價是10.8元/斤,7成以上大魚收購價是11.2元/斤,8成以上大魚收購價是11.7元/斤。

各地新魚上市衝擊市場,黑魚價格持續下滑

養殖戶團結起來抵制價格下滑的情況,以前也有人操作過,不過效果很差,主要原因還是“堡壘從內部攻破的”,剛開始有點效果的時候,一些養殖戶開始不聽指揮率先出魚,與此同時市場價格自我調控的作用也很關鍵,全國養殖量很大,不會因為局部的養殖戶採取這樣的抱團措施就出現養殖戶想要的漲價。目前關於這次珠三角“舊生魚”價格保衛戰能不能讓很多“參展人員”滿意,還需要慢慢觀察,從養殖戶的角度出發,當然希望能打贏了,魚價漲上去了、養殖戶就可以多賺錢嘛。也有一些流通商認為這個會有效果,因為今年大規格的老魚數量確實比較集中,集中在珠三角區域,甚至主要集中是佛山等地,手裡有大魚的養殖戶抱團不賣魚,只要幾天的時間,市場終端的需求量就無法滿足了,“哪怕不出現魚價大幅反彈的情況,至少會讓現在魚價下滑的勢頭停止、穩定一段時間”。更多的流通商認為,這樣的抱團意義不大,有沒有炒作動機還不清楚,但市場的大趨勢不是哪一部分養殖戶能左右的。

從最近廣東以外產區上市黑魚的情況來看,規格總體偏小的不爭的事實,但也不是非常難挑出大魚來,有些養殖戶放的是大苗,整個養殖過程順利的話,秋天賣大魚也沒問題的。像湖南江西等地,現在的魚價和廣東基本持平了,只是在武漢等市場裡,廣東魚的銷售佔據絕對上風,每天能賣十多萬斤,而湖南江西本地魚每天的銷量只有兩三萬斤。從市場檔口老闆的角度來看,近期黑魚的生意也不是很好做,各地新魚多了,雖然收購價格都下來了,但市場價格也在掉,利潤情況還是不行,檔口主要還是想跑量,“如果廣東大魚價格明顯高出湖南江西等地的價格,那就有可能導致流通商退而求其次”。這個情況在大魚極度缺貨、價格飛漲的時候同樣存在的,今年大魚價格高的時候塘口價格賣到13塊多的時候,很多搞配送的要麼在規格上慢慢縮水,要麼就乾脆用其他魚替代,只要魚館能接受就可以了。從魚館的角度來看,採購的成本太高,意味著魚館的利潤也會下降,要麼就是偷空減料,要麼就是想辦法用其他魚做原料。

各地新魚上市衝擊市場,黑魚價格持續下滑

再從塘口存量的情況來分析,各地新魚大量上市,估計在年底之前都不一定能賣完,因為這一個養殖週期黑魚規模擴張的太厲害了,都知道養黑魚賺錢賺大錢,只要能養,就沒有理由不養,對於那些喜歡跟風的朋友來說尤其如此。“目前新魚還未停料,如果現在廣東大魚養殖戶扛住了不出手,廣東以外的養殖戶再養兩個月,大魚只會越來越多;廣東大魚數量增加的速度還會更快,密度更高,喂料時間更長,如果說最近感覺大魚價格差,就不想賣,那麼後期壓的大魚會越來越多,不賣魚的養殖戶壓力會越來越大,只要有一部分養殖戶扛不住了,大魚的價格恐怕還會暴跌。”對於真的有實力、有技術的養殖戶來說,價格低的時候,不賣魚也能有資金週轉,但魚多了之後不分塘的話還會有風險,這個時候就停料或者減料也不太現實,而且不是所有人喂料的節奏、賣魚的節奏都能絕對同步的,在利益面前,在壓力之下,肯定有人能挺到最後,也肯定會有人半途放棄了,真的有人扛不住的時候,連魚塘運轉都很困難了,難道指望更有實力的養殖戶伸一把手?這個恐怕也不太現實。

現在的價格,珠三角地區養殖戶賣魚有沒有錢賺呢?簡單的算一下賬,產量太高或者太低的情況不考慮在內,畝產量按照1.5-2萬斤計算,每斤魚成本按照8-8.5元計算,現在10元/斤的塘口收購價格,純利潤大概在1.5-2元/斤,每畝至少還能有2-4萬元的利潤,這個利潤數字和去年相比肯定是下降的。利潤下降也不是僅僅在珠三角一帶存在,其他產區同樣如此,在山東微山湖一帶,一個魚塘面積2畝,產魚1.5萬斤,均重2斤重,按照現在的魚價大概15萬的收入,刨去雜七雜八的各項開支,今年的2畝塘純利潤也就是在5-6萬元,而且今年部分養殖戶放的苗質量不行,養殖情況不太順利,那樣的養殖戶利潤更低。

單以珠三角一帶的魚價為例,現在的魚價就真的很低嗎?根據中國水產養殖網的統計數據,2017年9月14日,6成2斤上老魚的收購價格在9.7-10.3元/斤,7.5成上2斤上老魚的收購價格在10.4-11元/斤,2斤以上老魚收購價格在11.5元/斤,2斤以下老魚在6.5-6.8元/斤;2017年10月10日,6成2斤上老魚的收購價格在9.8-10元/斤,7成上2斤上老魚的收購價格在10-10.3元/斤,2斤以上老魚收購價格在11.3-11.7元/斤,2斤以下老魚在7-7.3元/斤。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國慶之前魚價呈現下滑的趨勢,到了國慶之後魚價略有回升。今年還會不會是不是這個趨勢?很多流通商認為,今年魚太多了,節前價格會掉,節後還會繼續掉,因為這中間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進去,就是今年各地養殖規模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大量擴張的,新魚對魚價的衝擊力,肯定要比去年還要強。養殖戶想抱團漲價,說明養殖戶開始覺醒了,但不能一條路走到黑,只要有利可圖,落袋為安的策略永遠不會過時。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