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已經進入「拼爹」時代 你還能繼續當「佛系財務」嗎?

京東CEO劉強東,曾經提到自己出身於農村,是中國人民大學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這位企業家功成名就後,想起自己當年班級只有兩個貧困生的救助名額,但是卻有70%學生都來自於農村,生活艱辛,於是給人民大學捐款1000萬助學金,支持家境困難的學生能完成學業。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兩年後,人大負責人告訴他,這個助學金不好發,因為申請的人太少了!

如今已經和劉強東那個時代不一樣了,能上人大的,來自農村的學生連30%都不到!

教育已經進入“拼爹”時代 你還能繼續當“佛系財務”嗎?

出身平平的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前不久,毛坦廠這類的“高考工廠”頗受非議,非人道的填鴨式教育揭開了應試教育的詬病,每年都有因為壓力過大的學生選擇自殺,各類教育專家呼籲要杜絕這類“高考工廠”,你看看人大附中的人性化管理,素質教育典範,但是你去比較人大附中的教師資質,教學資源,學生素質, 對一個小縣城而言,是不具備這些資源的。

馬斯洛的的需求層次理論裡,你先要完成生存需求,才能談理想,談情懷,談素質。

我有個朋友,就是在毛坦廠復讀出來,她說雖然毛坦廠一直被抨擊,雖然那段經歷相當苦逼,但是她還是感謝這所學校,如果沒有毛坦廠,像她這樣的農村子女根本就沒機會考入大學。

因為出身不同,有些人能真正享受“素質教育”,開拓眼界,談理想,談抱負,談詩與遠方;而有些人,需要花費數以倍數的努力,才能勉強達到別人的起點。

雖然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是有些人,就生在羅馬,正如紀錄片《高考》中的臺詞:在北京,你有無數條路通向五道口;在毛坦廠,你只有一條路走出大別山。

名校宣講會:學費不重要,重要的是含金量。

20年前,AIA(國際會計師公會)剛進入中國,走入校園宣講會,許多學生都對它高昂的學費,註冊費,年費,考試費表示很難接受,作為還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而言,動輒上萬的費用並不是他們可以承擔的。

如今去校園宣講,學生對證書的關注點都在於,師資如何,國際認可度如何,含金量如何,是否能提供優質的實習工作,費用問題只佔據很少一部分,其中有個學生家長報名時候坦言:只要是學習的開銷,多少也給他報了,也就去國外旅遊一圈的費用。

國際會計師的費用相對於國內會計而言,價格都是以英鎊和美元計算,就說五年前有個AIA畢業生進入一家外資財務部工作,該財務部經理得知她剛畢業就已經通過AIA的12門,異常驚訝並鼓勵她完成最後的4門課程,入職不到一年就給她轉了財務分析崗。

如今知名外資企業財務部轉一圈,10個應屆生有6個都有國際財會類證書甚至留學經歷,剩下四個還在備考CPA,對越來越精英化教育的群體而言,學習反而是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多資歷的方式,在學習上的花費,都是值得的。

現在的努力,為了孩子的起點能高一點。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曾經是一句廣告語,後來成為被教育部嚴厲抨擊的一句話,無論之前怎麼看待這句話,等孩子到了學齡時期,連曾經的“退學少年”韓寒都坐不住,開始正視教育,並且承認無論是哪個階層,都會竭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起點不一樣,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差距就這樣拉開,每一代人的拼搏,當有了孩子後才發現拼搏的最終目標就是能給他更好的資源讀書,讓他可以不用再去“高考工廠”用生命去學習,可以讓他有一份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在他想在專業上更進一步時候能提供幫助,可以在他想去國外學習國際化的知識時候,可以有財政上的支持。

有一位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她會感嘆自己工作太忙,以至於陪伴女兒的時間太短,但是她從來不後悔自己對事業的追求,因為這樣,才能給女兒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並且能為女兒豎立起良好的榜樣。而成為合夥人後,她可以自主安排時間,比如在工作期間抽出一小時陪女兒吃飯和聊天,之後繼續返回工作崗位上。

在當前階級逐漸固化的時代,人人都在努力,你不努力,你的孩子就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走上一個階層;你的孩子不努力,你之前耗盡精力達到的平臺成為孩子敗家的資本,趁現在社會階層還在固定的時候,去拼一把吧!

申明:本文由Wendy撰寫,系美都教育團隊彙編作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