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中的多情石种——鸡母窝

寿山石中的多情石种——鸡母窝

我们在福州

我们了解寿山石

高山是个大家族其中水洞、荔枝四股四等是公认的名品;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高山各洞之间错综复杂,其中有一个品种能融和各个石种的特点,体现出千变万化的体性,它就是著名的鸡母窝石。

寿山石中的多情石种——鸡母窝

鸡母窝洞位于高山北麓,太极头洞的正下方,荔枝洞后背的山脊处,此处地名即叫鸡母窝,巧的是此洞的矿脉线也真像母鸡抱窝孵蛋一样,一窝一窝地夹在围岩之中。1990年8月开始出石,已凿三洞,以寿山村外洋张天宝与其堂弟合股开发之洞出石最佳。石质近太极头,一般块度不大,质地逊于荔枝洞石,石性较通灵,晶莹透明,性微坚,偶含极细萝卜纹,有黄、白、红、黑等色。鸡母窝与其他高山石种最大的区别,可用“色杂”来形容,这也是常见的类型。

寿山石中的多情石种——鸡母窝

那它们有哪些特征与区别?

杂者,极难见红、黄、黑纯色,多见红、黄、白等各色相依或相侵,砂丁、丝纹于中出没。

黄色佳者既有紧密之细萝卜纹,也有类似铁锈的皮,并且多有深黄色的点状结晶体,有的石中还含有“黑针”点;主色调多以黄、白演绎,偶然可见红色块,内现细密萝卜丝,上品者无砂丁、粗纹的干扰。黄白二色相依于清逸体性中,能做到相互融洽,呈现柔顺之美。

寿山石中的多情石种——鸡母窝

这样体性的鸡母窝,已在质地上与荔枝几无差别,仅在丝纹上比荔枝掠粗,但肉眼难别。因而市面上,在极致状态下的它们,简直就是荔枝的化身,常被当着荔枝出售。

荔枝与荔枝型鸡母窝同属高山系,新手极难区别它们,但难不倒老手们。虽有九成相似,但它最大的漏洞就是这类石种中如影相随的灰黑色班,通过仔细观察后能分辨出来。

寿山石中的多情石种——鸡母窝

黑者纯洁通灵与坑头牛角冻也十分相似。黑色石中,质佳者,颇似坑头牛角冻石。黑色类偏坑头型黑灰居多,好的质地很难区分出来。

鸡母窝高山石是继荔枝洞石之后出现的优秀新石种。不仅从色彩上去辨别寿山石的品种是很难的,应从寿山石的质地质感去分辨更能准确,因为寿山石的特性是各品种石之间,质地和质感差异很大。

寿山石中的多情石种——鸡母窝

寿山石的质地质感在它山石中也很难找到相似的。如果其不能与他石相区分出来难免被归入高山统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