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中4人得癌,不抽菸不喝酒,原來竟是因爲這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福建一家單位63歲的職員阿玲(化名)體檢時,意外發現3個肺結節,她趕到福建協和醫院做了手術,病理報告證實是肺癌。不久,42歲的同事阿蘭(化名)也查出1個肺結節,到協和醫院手術後,證實是肺癌。

這下,這個有22人的科室慌了,大夥爭先做了低劑量螺旋CT,又有3個人被查出肺結節。她們結伴到協和醫院手術,其中2個也被證實是肺癌。

22人中4人得癌,不抽菸不喝酒,原來竟是因為這

肺癌

“我們不抽菸、不喝酒,也沒家族病史,怎麼會得肺癌?”這4名肺癌患者全是女性,最年輕的36歲,最大的63歲,大多性格開朗,很愛鍛鍊,不吸菸、不咳嗽,卻被查出肺癌。

她們推斷,可能是在外常吸二手菸,且早年家中沒有使用抽油煙機

幸運的是,因為這次體檢,她們及時發現早癌,先後做了手術,目前已康復。

22人中4人得癌,不抽菸不喝酒,原來竟是因為這

22人中4人得癌

肺癌年輕化!防治有“五要領”!

而對於此次事件,福建協和醫院副院長、胸外科主任陳椿教授說,“這不是偶然!”在我國,近10年肺癌發病率增加60%,應引起重視。

“年輕患者不少!”協和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鄭煒說,多年前,他接診過一個7歲女孩,被確診肺癌,做了右側全肺切除;今年3月,他們又接診了一個19歲的閩南女孩,被查出1個肺結節,術後,也確診肺腺癌。

據《2017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分析,肺癌的發生主要與吸菸、二手菸暴露密切相關。此外,高溫下的油煙;空氣汙染中的微粒物質等環境問題;長期熬夜、壓力大等也是高危因素。

陳椿教授提醒,肺癌很狡猾,早期大多無症狀,即使有症狀,也大多表現為乾咳、胸痛、咳血等,易與其他良性病混淆,被患者忽視。其中,七成以上肺癌患者就診時已到晚期,5年生存率僅15%左右。

為此,他推薦了防治肺癌的五大要領:戒菸、避油煙、充分通風、室外防護、心平氣和。

並一再強調,胸片不能發現早期肺癌,要使用低劑量多層螺旋胸部CT。

年齡在50歲以上、每年吸菸20包以上、有腫瘤家族史和既往有肺部疾病史、長期從事環境與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如出現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血絲痰,至少要做一次低劑量CT篩查,有問題及時複查、就醫,沒問題也要定期複查、體檢。

22人中4人得癌,不抽菸不喝酒,原來竟是因為這

肺癌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患癌,對於癌症患者及家屬而言,不僅僅有身體上的苦痛,還有經濟上的煎熬!

2018年04月16日,人民日報給出這樣一組數據:

進口抗癌藥物多是“天價”,特別是進口靶向藥,價格昂貴,一般家庭難以承受,“一人得病,全家返貧”。從印度代購仿製藥成為被告、兄弟自制抗癌藥救母等新聞事件,屢屢成為民生領域的熱點話題。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調查顯示,2012—2014年間,中國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診支出共計9739美元,77.6%的受訪者認為,癌症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那麼,如何化解這一難題?在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的基礎上,備份重疾險+醫療險尤其重要!

畢竟面對未來可能支出的醫療費用,有3種方案,相信很多人會選最後一種:

1、一次性在銀行存夠50萬,以備不時之需,但首先你得有50萬!

2、每年存2.5萬,存20年,但你能堅持20年,風險未必等你20年!

3、每年交1萬或更少給保險公司,交20年,但從第一年起你就有條件支配50萬!

首先:高昂的治療費用,很容易導致患者產生無力感、愧疚感、負罪感,可如果那筆錢有保險公司買單,不論是對患者還是家屬絕對都是救命的!

其次:康復費用及收入損失費的加持,也容易導致即便一切向好後仍熬不過五年!可如果重疾險保額充足,錢就不會再是負擔,大可在家安心休養!

再次:40歲後癌症發病率激增這一事實,更使得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40歲前備足保險尤其重要,畢竟保費再貴也貴不過醫療費!要知道,一旦大病,你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打開銀行卡看餘額,要麼打開保單看保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