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少数”要以纪律为底线 坚守廉洁之节

今年3月22日,由黑龙江省鸡西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牡丹江市委原书记张晶川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在鸡西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张晶川当庭认罪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人民网2018-09-11)

张晶川今年55岁,案发前已经退居二线。他36岁便出任黑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40岁出头即位居正厅级,曾先后担任过黑龙江省黑河市、牡丹江市和绥化市三个地级市的党政一把手。他曾经也勤恳努力干工作,也干出过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他逐渐被心怀叵测者“围猎”,倒在糖衣炮弹之中。从所谓帮人“打招呼、办事”开始,他的人生开始蜕变,丧失理想信念,把党性原则抛在脑后,把手中的权力当成寻租工具,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滑向破纪违法的深渊,最终身陷囹圄。

经检察机关依法审查查实,被告人张晶川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贿赂的犯罪共计70余起,所收受的贿赂总价值人民币1000余万元。另外,其还贪污300余万元,有1700余万元的家庭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有贪必反、有腐必肃、有“老虎”必打,一大批贪腐分子被绳之以法,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依规治党、依法治国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发现纪律松懈、作风滑坡的倾向和苗头要早打招呼、早提醒,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纪律不是“纸老虎”“稻草人”,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鉴,受警醒、知敬畏、存戒惧,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把自己摆进去,以纪律为底线,坚守廉洁之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魏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