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有教無類」之願

2500年前的孔家小院十分熱鬧。一群身份各異、風華正茂的少年,跟隨孔子在不起眼的小土坡上栽下一株銀杏樹,從此打破“學在官府”的貴族教育,開啟“有教無類”的平民教育史詩。

2500年後,山東曲阜孔廟,一場藉助現代科技手段的鄉村支教活動再次展開。致敬先賢背後,是平安持續助力城鄉教育公平,誠摯樸素的“有教無類”之願。

平安的“有教无类”之愿

一場走出深山、草原的約會

9月10日,正逢工作日,山東曲阜孔廟疏朗幽靜。數百棵千年古柏凜然靜立,遒勁有力、佈滿年痕的枝幹似是在向“萬世師表”致敬。

庭院幽深,不為察覺的是,一道道電磁波正由此向內蒙、重慶、安徽多地輸送,將草原之中、大山深處上萬名鄉村孩子與這座“東方耶路撒冷”聯結。

實現這一聯結的是一小塊四四方方的屏幕。經平安科技“點化”,它成為連線孔廟與各地村小、實現同屏實時互動的智慧教育手段。

此時,這塊屏幕位於孔祥林,孔子第75代傳人手中。這位世界儒學大會秘書處秘書長正跟鄰家爺爺似的,帶著全國各地鄉村孩子游歷孔廟,重溫杏壇講學、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典故。他不時停頓,觀察連線端孩子們的反應,提出有意思的小問題,以保持他們的注意力。

孔祥林周圍,數十位平安工作人員忙著攝像、錄音、導播,以確保講學現場完整、生動地直播入234所鄉村小學中。

這是孔祥林第一次為如此之多的鄉村小學講學。以往,邀請他最多的是經濟富庶的城市學校和教育機構。他深刻明白國學之於鄉村孩子的稀缺與奢侈。

平安的“有教无类”之愿

這也是234所鄉村學校的絕大部分孩子,第一次深入瞭解家鄉之外的世界。

安徽六安平安希望小學裡,四年級學生陳文瑄睜大了眼睛。投影儀下,孔廟莊嚴精美的模樣映入眼簾,孔子與子路、顏回相處的故事通過動畫情景再現。這些都喚醒了陳文瑄對去年校長張軍上《論語》課的記憶。

讓鄉村孩子不再“留守”

張軍是用粉筆一筆一劃教孩子們學習《論語》的。

學校有投影儀,但對於張軍這樣上了年紀的教師而言,用電腦備課、蒐集網絡資源要花不少時間。而全校200個學生,老師只有14位,年輕老師更是隻有8位,人手緊缺對教學質量形成限制。

9月10日這天,當張軍通過多屏互動設備觀看孔廟的情景直播課時,他不得不感嘆科技給教育帶來的極大助力,更為鄉村孩子能享受到平安智慧小學建設帶來的福利而慶幸。

平安的“有教无类”之愿

在六安希望小學,絕大多數學生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位,又無條件上培優班、興趣班,學校幾乎是孩子們唯一的學習來源。而中國的鄉村小學普遍面臨優質資源短缺的問題。“年輕教師留不住,現代化信息手段缺乏,外部先進教學方法難以下沉進來,這都是鄉村學校面臨的困境。”張軍坦言。

從去年起,通過遠程支教,中國平安試圖為234所援建智慧小學鏈接起這些資源。

名師情景直播課課逐步進入到平安所援建的鄉村學校課堂中,這包括《中國詩詞大會》亞軍彭敏在黃河邊主講的詩詞課,兒童文學家、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在北京魯迅故居講述的家國之情,以及知名音樂創作人、平安品牌大使李健在廣西百色獻上的音樂分享課。

在內蒙烏蘭察布察巴音鄉唯一的村小中,老師王文始終記得通過平安“三村暉”APP觀看中科院教授直播的天文課時,孩子們一陣陣的驚呼聲。生動的行星動畫展示,身臨其境般的講解引導,給從未接觸過天文知識的孩子們帶去了非常強烈的衝擊。課程結束好幾天後,仍有孩子利用信息技術課的空檔搜索行星資料,與王文求證分享。

與其他孩子期待放假不同,陳文瑄和夥伴們更盼望開學。鄉村孩子的暑期沒有夏令營、興趣班,只有漫長的留守、單一的遊戲。9月到來,隨著平安村教工程的進一步推進,陳文瑄的課外生活將豐富起來。

精準扶智

2018年,是平安村教的工作人員們頗為忙碌的一年。深刻的變革在平安支教工程中發生,也將成為中國支教史上突出的一筆。

成立30週年之際,平安宣佈正式啟動村官、村醫、村教“三村工程”扶貧公益項目,總投入達100億。其中的村教,是對平安25年支教史的全方位升級。在傳統的希望小學援建、支教力量輸送基礎上,平安將援建1000所智慧小學,培訓10000名鄉村教師,打造全國最大的智慧支教平臺“三村暉”。

平安的“有教无类”之愿

從“希望小學”到“智慧小學”,平安支援的不是簡單幾臺智能化設備,而是從師資建設、課程鏈接、設備升級等方面,全方位賦能鄉村學校。一家民營企業如此係統地扶貧支教,確為中國教育史上少有的案例。

六安希望小學校長張軍是平安支教變革的深刻體驗者之一。六安希望小學是平安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學,始建於1994年洪災罹難、六安縣大量兒童失學之際。張軍是學校建好後首批教師之一。20多年來,他見證了學校如何在平安的援建下,從一片廢墟,發展為六安縣最大的村小。

“以前,平安支教主要為校園硬件設備援建、支教人員輸送。如今升級為智慧小學,師資建設上有校長培訓、教師培訓,課程建設上有雙師課堂、三點半素質課堂。師資建設、課程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所在,平安支教的升級,有力增強了鄉村學校發展的內在核心動力。”張軍感慨。

張軍和智慧小學校長們剛結束平安組織的校長培訓。深圳、昆明、南昌、西安多地的學習,讓村小校長視野大增,隨之激發的能量勢必將滲透進學校的管理與發展中。

接下來,平安還將為智慧小學的老師們提供每月一次的線上培訓。通過培訓,鄉村教師們也將走出山野,在教學理念、方式方法上與前沿接軌。

平安之願

9月10日曲阜孔廟直播當天,平安“三村暉”APP正式推出雙師課堂和三點半素質課堂。從此,234所平安智慧小學將能通過“三村暉”同步觀看外部優質課程,每週至少能在線學習一次名師素質新課。

三點半素質課程由平安聯合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科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優質教育組織開發,包含國學、藝術、科學三大方向。這成為近期最令鄉村學校師生們振奮的消息。

以往,鄉村孩子很難觸及專業的“小三門”課程。鄉村學校普遍缺少專業的音體美教師,這些課程通常都由語數外老師頂替兼課。而國學、科學也一度專屬於城市學生。如今,通過平安的資源鏈接和技術支持,鄉村孩子距離公平均衡的教育又近了一步。

9月10日晚,平安孔廟的情景直播課登上央視晚間新聞。同日,總書記習近平亦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作出指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

辦好教育事業,是中國從古至今孜孜以求的願景。但從數據看,任重道遠——我國70%的人口分佈在農村,而90%以上的重點學校位於城市;近30年來,全國重點大學鄉村學生比例不斷滑落,北大鄉村學生比例從三成落至一成,清華大學2010級鄉村生源僅佔17%。

正如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所言,企業的境界,在於用自身的能力為國家、為民族撐起眾安道泰的一片天。從1994年援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學,到如今搭建智慧教學平臺、全方位更深層賦能鄉村教育,平安踐行“有教無類”的步履始終未停。

有教無類,天下大同,將是平安孜孜以求、堅持不懈為之貢獻一己之力的大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