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熱心市民建先生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靜Yes”認為,導致朱元璋和康熙不同結局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教育!

繼承人問題向來是中國封建時代的重中之重。明朝萬曆時期出現的“爭國本”事件,就是明朝士大夫捍衛嫡長子繼承製度的一個堅定抗爭!

可見,繼承人問題在帝國傳承和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如何培養一個合格且優秀的繼承人,就成為歷朝皇帝考慮的首要問題!

而培養一個優秀的傳承人,需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所以歷朝皇帝不惜聘重金在朝中物色優秀的大臣充當繼承人的老師,一方面,這是太子的玩伴,可以教會太子很多東西;而另一方面,太子的老師也會成為未來皇帝執政班底的一員,可以說皇帝在為太子物色合格的輔佐者。

但是在“靜Yes”看來,朱元璋和康熙對待太老師的態度就有些不一樣了:

1、朱元璋的“尊師重教”

先說伴讀。《明史·輿宗孝康皇帝傳》講到洪武元年,太祖“命選國子生國琦、王璞、張傑等十餘人,侍太子讀書禁中。琦等入對謹身殿,儀狀明秀,應對詳雅。帝喜,因謂殿中侍御史郭淵友等曰:‘諸生於文藝習矣,然與太子處,當端其心術,不流浮靡,庶儲德亦獲裨助。’”此時年朱標17歲,讀書當然要伴,而且伴侶的選擇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在老師的選擇上,朱元璋也沒有放鬆。朱元璋在輔教太子的問題上,把慎選師傅放在第一位,太子朱標的師傅宋濂在元代便已是翰林編修了,《明史·宋濂傳》稱洪武初,帝“徵召四方儒士張唯等數十人,擇其年少俊異者,皆擢編修,令入禁中文華堂肄業,命濂為之師,濂傅太子先後十餘年,凡一言一動,皆以禮法諷勸,使歸於道。”除了宋濂以外,還有詹同,他是陳友諒的翰林學士,朱元璋攻下武昌以後,便召他為博士,“時功臣子弟教習內府,諸博士治一經,不盡通貫。同學識淹博,講《易》、《春秋》最善。”(《明史·詹同傳》)。

當時教授的主要是儒家經典,即仁義禮智信。除了太子,其他諸王朱元璋也沒有放棄教育!正是由於朱元璋的重視,朱元璋的兒孫更多地懂得了秩序和倫理的力量!

作為皇帝,也是父親,朱元璋不僅為皇子們物色優秀老師,也在身體力行尊師重教。

有一個叫劉崧的師傅,洪武14年,崧為國子司業,賜鞍車,令朝夕見,見輒燕語移時,未旬日卒。疾作,猶強坐訓諸生。及革,敬問所欲言,曰:“天子遣崧教國子,將責以為功,而遂死乎!”無一語及家事。帝命有司殯殮,親為文祭之(《明史·劉崧傳》)

。”從這裡可見朱元璋確實尊師重教,一個窮教書先生,能夠與皇帝朝夕相見,而且見面能“燕語移時”,他們之間談論的議題,當然離不開朱元璋子弟之間學習和品德的狀況,由此也說明朱元璋在教師面前沒有一絲一毫做皇帝的架勢。

朱元璋與師傅的關係,不完是君臣之間的,而是家長與教師如何協同教育好下一代的問題。而朱元璋對教師的關心,不是遞紅包,而是充分地表示對他們工作的尊敬,是靠這一點來調動教師們積極性的。

實踐證明,父親的言傳身教給了孩子們樹立了良好榜樣,明朝沒有出現挑戰太子朱標的情況。

2、康熙的“尊師重教”

和朱元璋的尊師重教相比,康熙確實差出了太多。

很多人說康熙是千古一帝,那是對他功績的一個肯定,但是對康熙的子女教育問題連連感慨,好像康熙忙於政事顧不上孩子們,然後孩子們都被其他人帶壞了,或者說康熙沒問題,全是這幫孩子們的錯!

說這些話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康熙尊師重教的真面目。

皇太子出生時,康熙最疼愛的皇后難產而死,這讓康熙對太子百般溺愛,終於害了太子。太子師傅耿介給太子講課,因天氣炎熱,加上站得太久,突然暈倒在地。康熙得知後,非但不責備太子,反而怪罪老師:“爾等侍立,朕焉得知?應坐應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賜座,未奉朕諭,豈敢自主?”整的罪責全部在老師身上。

康熙25年4月,康熙在瀛臺教皇子們射箭,帝師徐元夢陪侍在旁,康熙也讓他射箭。但徐元夢不善騎射,拉不開強弓,被康熙當著皇子的面嚴加斥責。徐元夢解釋了兩句,康熙便惱羞成怒,當著皇子的面讓人杖打徐元夢到奄奄一息,並下令抄徐元夢的家,將其父母流放黑龍江。但是他又怕這樣會耽誤皇子們學習,於是當晚又派人去給徐元夢治傷,讓徐元夢第二天必須按時給皇子們上課。

當晚天降大雨,徐元夢帶傷跪在皇宮門前嚎啕大哭,懇求御前侍衛轉奏:“臣奉職無狀,罪該死。臣父廉謹,為官數十年,籍產不過五百金,望聖主察之。且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壯,乞代父謫戍,尚能勝甲兵效命矣!”侍衛雖然很同情他,但又懼怕康熙發怒,沒人敢轉奏。後來一個大臣求情,康熙才赦免了徐元夢。

康熙46年1月,康熙第六次南巡,路上看到諸皇子的請安帖,感覺文筆不通,感覺都是徐元夢不盡心教誨所導致的。擬將徐元夢革職,並當著全體阿哥之面再次杖責徐元夢。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父親的都不尊重老師,皇子們怎麼能夠尊重老師呢?最要命的是,康熙作為少數民族皇帝,一再可以貶低和侮辱儒家經典。康熙最得意的事,就是召集天下儒生,在他們面前宣揚儒生誤國,儒學誤國。這都被孩子們看到眼裡,最後導致皇子們視倫理規矩為草芥!視僭越為能事!

所以,朱元璋和康熙的子女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結局,二者一切的根源,在於朱元璋和康熙本身。

說康熙太子不是長子以及明朝藩王在外無法撼動朝廷的,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教育。

教育為百年大計!此言不虛!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靜Yes

向敬之

明太祖朱元璋有兒子二十六人,清聖祖玄燁大大小小的兒子三十五人。

朱元璋登基,便立皇長子朱標為皇太子,確定嫡長為儲制度。朱元璋在培養儲君監國理政的同時,完善和強化東宮制度,以勳戚重臣充實儲君的顧問隊伍,突出儲君為制度化的接班人。

儲君既定,其他皇子稍大,就封王就藩。這樣,也為明朝後世,一旦皇帝指定嫡長子或皇長子為接班人,其他皇子只能無條件接受不一樣的天命。

朱標從小接受儒家經典,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們十分友愛,即便都是嫡子系列、最早封王就藩的幾個弟弟,如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都對兄長朱標極為尊重。這幾個藩王,是朱元璋皇子中實力最強的。他們如此禮遇太子,其他藩王也只能絕對臣服。

民間收藏的朱元璋畫像(彩繪),相貌不俗,典型特徵,三庭比例懸殊,下巴很長,奇人之相。史學考證,與其真實相貌較為接近

康熙諸子不然。康熙雖然早早地確定了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但以皇長子胤褆為首的其他諸子,一般只有皇子身份,需有成績或為父皇喜愛,才有機會晉升為貝子、貝勒、君王、親王不等爵主。這是清朝皇家制度,皇子並非出生便是親王。這,決定了他們的政治待遇、身份等級。

此外,清朝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皇子不經皇帝允許,是不能隨意離京的,更無就藩之事,嚴重地影響了皇子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交結大臣,自成集團,明爭暗鬥,傾軋掣肘,意圖徹底改變最初的出身和身份。

胤礽的儲君做久了,也因康熙的放任中日益驕縱,對兄弟們極不友善,導致了儲位雖定、但陰謀不止的奪嫡亂象。

康熙立碑“治隆唐宋”,禮讚朱元璋,稱“洪武乃英武偉烈之主,非尋常帝王可比”。在處理諸子關係上,康熙不及洪武。雖然朱元璋在朱標死後,再立皇太孫,引發朱棣發動靖難一役,篡弒上位,但朱元璋制定的嫡長為繼的皇家制度確實避免了不少宮廷政變。


以禮觀書

第一,傳統不同。

明朝是漢人政權,嫡長子繼承製已經被認同,朱標身為嫡長子,理應繼承皇位;

而清朝就不同了,作為女真人政權,受長子繼承製思想影響較淺,立賢思想影響也比較大,而以前的皇太極、順治等,也都不是長子繼承。



第二,能力不同。

朱標作為皇太子,仁愛有德,有所作為,其能力在諸子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沒有人有能力和朱標爭奪太子之位。

而康熙帝的太子,能力平凡,遠遠不及皇四子、八子、十三十四子等,又荒淫無度,在康熙離京期間更是胡作非為,拉黨結派。這些也為其它能力強於太子的皇子提供了機會。



第三,對待親王的方式不同。

朱元璋把其它兒子分封在了全國各地,這就避免了其它兒子對皇位的直接窺伺。

而清朝的王爺貝勒,有王的封號,卻沒有王的領地,在京城為官,這也為九子奪位提供了客觀條件。




津城沐雨

一、制度不同。

明朝是中國古代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製的朝代之一。也就是說,嫡長子、嫡長孫的皇太子、皇太孫名分已定(甚至藩王都要豫立世子、世孫),如無意外(明朝除了明成祖屬於非正常即位,其皇位基本都遵循了嫡長子繼承製,即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甚至明世宗小宗入繼大宗都嚴格遵循了立長的選擇),皇位必須在嫡長子家族產生,其他皇子完全沒有繼位的可能性。所以,終有明一朝,除了明成祖,再也沒有出現過皇位的非正常傳承。即便後來明神宗有意廢長立幼,廢明光宗而改立福王朱常洵為皇太子也因為阻力太大而最終告吹。所以,朱標的地位一經確定,除非朱元璋自己想改變,否則很難為外力所撼動。可恰恰朱元璋又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堅定支持者和捍衛者,終其一生,根本沒有兒子敢挑戰朱標(包括其子朱允炆)的皇儲地位,甚至連打小報告都不敢。

清朝作為遊牧民族入主華夏,其早期並沒有形成明確的皇位傳承製度,雖然也有那麼一點點嫡庶之分,但是並不十分嚴格。也就是說,清聖祖、包括清聖祖之前的一段時期,理論上任何皇子都有即位的機會和可能性。清聖祖雖然遵從嫡長子繼承製原則冊立了皇太子,但是後來又兩次廢儲。在皇太子被廢之後,清聖祖已經沒有所謂的嫡子,而清朝初年的嫡長子繼承製也並沒有明朝實行得那麼徹底,所以,清聖祖的庶子們一下子幾乎都擁有了皇位的繼承資格,一個個躍躍欲試,自然造成了後來“九子奪嫡”的局面。此後,鑑於歷史教訓,清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頗為特殊的“秘密立儲”制度,但那是後話了。



二、藩王管理方式不同。

明朝的藩王屬於實封,即藩王都有明確封地。達到一定的年齡之後,藩王必須前往封地就藩。沒有皇帝的許可不準私自留京或者私自進京,更不許藩王之間私下相互來往。明成祖之後,明朝的藩王甚至連出王城都要向地方官員和朝廷報備。除了明朝初年守土戍邊的藩王還有些實權,明朝永樂之後的藩王幾乎與錦衣玉食的囚徒無異。所以,藩王們即便想要爭儲奪嫡也幾乎沒有在老爹面前表現的機會。當初,明成祖如果不是被侄子朱允炆的粗暴撤藩逼得走投無路,也未必會鋌而走險,出現明朝歷史上這唯一的例外。

清朝和明朝不同,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甚至入八分公全都養在京師,未經允許不得隨意離京,這等於是將藩王養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便於監視、管理。但是,與此同時也造成了許多麻煩。清朝這些被皇帝養在京師的王爺們其中一部分是被賦予了權力的,尤其是清朝初年。手中有了權力之後,必然會逐漸形成一定的勢力。而且,這些王爺們終日圍在皇帝老爹身邊,自然也多出了許多自我表現以及影響和改變老爺子想法的機會。所以清朝這些養在皇帝眼皮底下的王爺們雖然失去了舉兵造反的可能,但是卻又為其參與奪嫡提供了便利條件。拿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來說,如果這些皇子手中沒有一定的權力,而且遠離權力核心,像明朝的藩王一樣成為錦衣囚徒,又怎麼可能出現如此局面?



三、傳統不同。

明朝的皇帝雖然一直在不斷集權,但是士大夫階層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尤其面對大是大非問題,明朝的士大夫階層經常會為了所謂的道統跟皇帝據理力爭,有時候甚至逼得皇帝不得不作出讓步,例如萬曆年間的“國本之爭”。而明朝皇帝出於維護統治穩定性的需要,並沒有徹底打擊士大夫階層的這一舉動,後來也只不過是利用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之間形成權力平衡而已。所以,明朝如果有人想推翻嫡長子繼承製,難度非常大。況且,朱元璋是權欲及強之人,就更容不得他人指手畫腳、破壞自己親自制定的遊戲規則,即便親兒子也不行!

清朝的中央集權幾乎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加之遊牧民族的奴隸制傳統殘留。清朝的皇帝是主子,幾乎是說一不二;臣下是奴才,只有俯首聽命的義務,至於後來的漢臣集團就更沒有什麼話語權了。也就是說,到底由誰來接班,只是皇帝的一句話而已,其他人無權干涉。如此一來,皇帝的兒子們自然都拼了命來忽悠和討好老爹,以期能夠接班,所謂“奪嫡”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個人素養不同。

這個是就個案而言。朱標和胤礽同樣是當了幾十年的皇太子,但結局卻完全不同。朱標當了二十多年皇太子,最後死在任上,由他兒子朱允炆繼承皇位;胤礽當了三十多年太子,卻最終被廢,皇位花落別家。這裡面個人因素起了一定的作用。

朱標善始善終,一生都在乃父朱元璋的教導下盡心盡力學習和歷練,以期做一個合格的太子、合格的皇帝,幾乎沒有一天懈怠。而且,除了缺少一點點乃父朱元璋的兇狠和霸氣,朱標作為皇太子基本還是合格的,這一點連他挑剔的老爹朱元璋也都是認可了的。

胤礽前後卻顯得有些矛盾。據史料記載,胤礽早期也是頗為兢兢業業想做一個好太子、好皇帝的,而且其能力和資質並不差,也多次受到老爹清聖祖的誇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架不住一群各懷鬼胎的兄弟們搗蛋、使壞,胤礽在乃父心中的形象越來越差。而且,隨著進入而立乃至近不惑之年,可能由於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胤礽自己也逐漸開始放縱、鬆懈和倦怠了,最後更是說出了那句有名的“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這句話傳到老爹耳朵裡還得了?這等於就是明著咒老爹怎麼不早點死!所以,他最終的命運可想而知。而且,面對兄弟們不斷地打小報告,老爹對自己越來越不信任,出於自保,胤礽也的確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就更不招老爹待見了,被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務正業歪醫生

此例需要從朱元璋與康熙的心性、文化觀念與吏治方面去考慮。

心性。

朱元璋是草根起步,歷盡艱辛,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並未接受過皇家正統儒家仁治教育,能夠一步一步到榮登大寶,心腸不狠,心眼不多,恐怕墳頭草已丈高。


康熙則不同,自小養尊處優,接受過皇家正統的仁治教育,他的眼界更多侷限於宮牆之內,所以不會像朱元璋那樣看透世態炎涼,滿肚子心眼,心腸也不會那麼狠,凡事講究仁治,法治,循循善誘。

所以,二人心性不同,則對於朝廷結黨的處理方式也大相徑庭。朱元璋對威脅皇權的一切黨羽是殺無赦,如胡惟庸與藍玉,加起來誅連將近5萬人。盛權之下,誰敢冒尖?而康熙誅殺大臣最出名不過一些罪不可赦如鰲拜,但其凡事仁義為先,鮮有誅連。

文化觀念。

朱元璋政權乃漢族政權,歷來講究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加上朱元璋對太子朱標的拱衛,與朱標孝悌禮讓的長兄風範,群臣的擁戴,眾皇子於情於理,根本沒有與朱標奪嫡的可能,主觀上沒有實力,客觀上不存在條件。

我們看滿清的文化觀念來說,嫡長子繼承觀並非一成不變,首先,順治、康熙自己都不是長子出身,女真政權更多講究任人唯賢,能者當道。加上,太子無能被廢,所以,客觀上存在九龍奪嫡的條件。

吏治。

朱元璋在定都後就很少出戰,與北元的戰爭更多是徐達他們去打的,這就為他整治吏治提供了條件。而我們知道,朱元璋整治吏治的手段是比較毒辣的,如其當時依仗的錦衣衛就令無數結黨營私的貪官汙吏聞風喪膽。他把主要的心思放到了吏治上,所以,誰也不想嘗試錦衣衛的枷刀,也就不會有結黨營私的可能。而奪嫡的代名詞可以說就是結黨營私,非一人可為。

但是我們反觀康熙大帝,其一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封疆闊吏上,連年征戰必然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賦稅縮減。如此,朝廷便無俸祿可發,官員之間必定會結黨營私,比如當時著名的“火耗”,“冰敬”,“炭敬”,都是各地官員補貼收入的方式,而這些事情,非一人可為。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古往今來只要官員之間涉及到金錢,必定結黨,必定與權力漩渦核心息息相關。所以,康熙晚年九龍奪嫡實際上是三個利益團體的為了爭取更大的利益的鬥爭,廢太子黨,四爺黨,八爺黨。

所謂風起於青萍之末,這我們分析此類問題不能斷章取義單單從某一方面去分析,而應該從各方面去統衡考慮,因為這是各方面因素疊加在一起的結果。執政者的心性為主管條件,朝政文化觀念為客觀條件,吏治環境為搖籃,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不書三少

其實原因很簡單:

第一:明王朝是嚴格執行立敵立長的傳統思想,朱標是長子又是敵子,沒人敢搶,甚至連這個想法也沒有,等到朱棣搶他侄兒的皇位時,他的大哥二哥三哥已經去世,他反而成了最年長的敵子(關於朱棣是不是馬皇后生的這裡不討論),所以他敢搶皇位;而清朝最早是立賢的制度,看看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等人沒有一個是長子或敵子,而康熙是第一個按照儒家思想立敵長子為太子的皇帝,還是公開立的太子,所以再造成其它阿哥們不服,要搶皇位!




第二:明朝的制度和清朝不同,明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度,除太子外其它皇子一到十幾歲就得離開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去,並且封地還有朝廷的官員看著,不能隨便離開封地,想造反也很難,看看朱棣造反時聯合了很多藩王,才勉強成功!而清朝呢,阿哥們一直就在京城,成年後能力出來當差,看看康熙時期:大阿哥帶兵打過仗,三阿哥編書,四阿哥經常辦案,八阿哥管理戶部,十三阿哥練兵和管理刑部,十四阿哥管理兵部,個個都是能人,沒有本事的則圍繞在有本事的周圍,最後導致阿哥們和大臣結黨營私,和太子搶皇位。



第三:朱標很賢能,弟弟們都很佩服他,關係也十分融洽;而太子胤礽行為不當,連康熙的妃子都敢偷情,這可是亂倫的醜事!還有就是能力也不行,還偷偷賣官,最後失去聖心!

所以朱元章的兒子們沒有人和朱標搶皇位,而康熙的兒子們會出現九子奪敵!


我自提筆寫春秋

提到清朝的皇位繼承人制度,聲音比較大的一種觀點認為清朝皇帝是優選的,認為順治是優選、康熙是優選。在康熙兩立兩廢太子選繼承人時,他的兒子們一看又要“優選”了,這不就明擺著是讓他們相互競爭嘛,所以這是出現“九子奪嫡”的一個直接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清朝的封爵制度,清朝封給皇子的爵位主要是親王、郡王、貝勒和貝子,這些爵位主要是榮譽和福利待遇,而沒有封地。所以清朝沒有皇子離京就藩一說,他們不管爵位高低一般都住在京城,也就是說都離皇位不遠。

這種情況下又要搞優選繼承人,等於表明每個皇子都是候選繼承人,等於默認他們都有參與競爭的權力。所以康熙時出現九子奪嫡一點也奇怪,不奪才奇怪。後來雍正把“優選”改成“秘密優選”(秘密立儲),圍繞繼承人的奪嫡問題才算解決。

相比之下,朱元璋雖然皇子比康熙還多,很多也非常優秀,但老朱同志辦事講究簡單明瞭。明眼人早看出“明祖行事多仿漢高”,在繼承人問題上立下“十二字方針”: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

朱棣等人對照這條守則,自然知道皇位將來是大哥朱標的,別人想也白想。等到朱標病逝後,朱棣等人以為這下該“兄終弟及”了吧。但沒想到老朱同志把這“十二字方針”套用在太子人選上,讓朱標的兒子繼承太子之位,悍然封朱允炆為皇太孫。

朱棣兄弟們之所以被老爹欺負成這樣都不敢吭聲,固然與老朱同志強悍的家長制作風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老朱同志對皇子的另一項安排:分封與就藩。

上面已經說過,清朝皇子無論爵位高低都不存在離京就藩之說,全都一股腦地窩在皇位周圍等著被優選。而朱元璋早在洪武二年便定下“分封諸王之制”,其後十幾年間先後有24個藩王離京去了藩國,其中有9個藩王沿長城立國,餘下皆分居國內各地。

例如,秦王朱樉在22歲時就藩西安,晉王朱棡在20歲時就藩太原,燕王朱棣在20歲時就藩北平,周王朱橚在20歲時就藩開封,楚王朱楨在17歲時就籓武昌,齊王朱榑在18歲時就藩青州。

可見,朱元璋的皇子在成年前後基本都會離京去藩國居住,他們遠離京城、遠離皇位,根本沒有參與皇位爭奪的條件。後來永樂年間,朱高煦想搶哥哥朱高熾的太子位,最終因被朱棣強令離京就藩而告終。所以,明朝把皇子們東邊一個西邊一個分隔開,兄弟之間奪嫡爭位的事情自然發生不起來。


讀歷見聞

兩人的情況確實很相似。

和康熙相同,朱元璋的兒子也各個英明神武,太子朱標自不用說,寬仁,大度理想的守成之君,燕王朱棣,寧王朱權也都不是等閒之輩,可是為什麼沒有出現九子奪嫡呢。

我們通常所說的“九子奪嫡”,簡單來說就是眾多兒子爭奪儲君之位。

我們先來說一下朱標的胤礽的相同點

首先,二人都是嫡子,雖然滿人沒有立嫡的習慣,但是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這一觀念也在不斷改變,所以胤礽和朱標都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其次,二人都長時間作為儲君,朱標當了二十多年太子,胤礽當了三十多年。

最後,他們兩人都曾非常得到皇帝的信任,朱標自不用說,終其一生都被朱元璋重點培養,非常看重。而胤礽也曾獲得康熙的信任,監國處理政務。

胤礽和和朱標的最大區別,就是儲君之位的穩固程度。

朱標從被立為太子直到去世,儲君的地位都是無可撼動的。

而胤礽則不同,曾在康熙四十七年和康熙五十一年兩次被廢,也正是胤礽被廢,“九子奪嫡”的大戲才進入高潮。

坐朝之君和儲君的矛關係,是這個問題的關鍵。

朱元璋對朱標是傾注心血在培養,並且非常信任。而朱標

寬仁,大度,友愛,關鍵的是在諸王子中非常有威望

康熙對於胤礽一方面抱有期望,另一方面是提防,怕儲君分權,而胤礽則沒有很好的處理這種矛盾,導致最終被廢。

胤礽的一生是悲劇的,而朱標則讓人惋惜。


一點點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並沒有出現康熙朝那樣的九子奪嫡現象。其一在於朱標能力強,而且孝順。其二在於明清的繼承製度不一樣,使其他皇子人人都有機會。其三在於教育與分封問題。

說一千遍說一萬遍,不管一個人有著什麼樣的先天優勢,但如果能力不行也是白廢,比如說胤礽這樣的。如果能力行了那麼更是順風順水,比如說朱標這樣的。

為何明初沒有出現九子奪嫡的情況,最主要的還是在於朱標能力強,上可以使朱元璋滿意,下可以使諸王心悅誠服。

朱標相對於胤礽,是極其孝順的,朱棣對於父親朱元璋孝順不說,還經常救助要被父親責罰的秦王晉王等弟弟,身為大哥維護了家庭的團結與和諧。而胤礽不只是弟弟病重乃至死了漠不關心,康熙病重時還偷窺,想早點繼承帝位。差的太遠太遠了。

朱標主張仁政,雖然經常惹的朱元璋勃然大怒。但也獲得過朱元璋的認可其能力也不錯,而胤礽監國期間的做為簡直是差太遠。

朱標能力強,人品又好,太子之位又怎麼坐不穩呢。而胤礽就是恰恰相反了,能兩次被廢也是正常。

繼承製度

明太祖朱元璋開國後就一直主張嫡長子繼承製度。

嫡長子繼承製度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有效的避免諸子為了太子之位自相殘殺。

朱元璋為了貫徹這個制度,甚至朱標英年早逝以後,不選擇其他有能力的兒子而是選擇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清初的繼承製度其實很亂,因為是少數民族所以並不是太注重嫡長子繼承製度。

清朝第二代皇帝皇太極是排行第八,第三代皇帝順治帝福臨排行第九,第四代皇帝康熙排行第三。可以看出當時清朝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規則,立繼承人不怎麼看重是否為嫡長子。

到了康熙帝時代,開始制定規則實現嫡長子繼承製度。但一時半會根本扭轉不過來的。嫡長子胤礽不爭氣,使這種制度失敗。更是引發了其他皇子的好勝之心。

最後清朝繼承製度成為立賢不立長。

教育與分封問題

朱元璋對於嫡長子繼承製度是一直認可的,雖然也注重培養其他兒子,但更注重於培養朱標。

朱標早在朱元璋為吳王時就被立為世子。

可以說當時的資源傾斜於朱標一人。

而且朱元璋立下分封制度,一般藩王成年後就要就藩外地,一旦去了外地遠離政治中心,就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諸子鬥爭的可能。

清朝因為開國初期的繼承製度不明確,哪怕後來康熙帝想建立嫡長子繼承製度,也是一時半會扭轉不過來。

所以清朝的培養皇子制度是合理分配資源,並不是資源傾斜於胤礽一人,這樣的教育當然會培養出來競爭者。

而清朝雖然分封皇子,但不準其離京。諸皇子一直待在政治中心京城,當然是加大了爭奪的可能性。

分析到此結束。


宋安之

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最主要看皇帝本人,如果老皇帝非常明確的愛護太子,沒有流露廢太子的意圖,那麼別人雖然有心思,也只能埋在心裡,不會從表現出來。實際上康熙在胤礽從出生沒多久就被立為皇太子,太子位是十分牢固的,所謂九龍奪嫡是在康熙有了明顯的廢儲意圖並且將它實施以後。而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不久就立朱標為皇太子,這一點兩者相同嗎但是直到朱標死,朱元璋從來沒有動過換太子的念頭,絲毫沒有。所以其他兄弟根本沒有奪取的念頭。打個比方,你進一個公司一個部門,你從開始入職第一天開始他就是你的領導,你的一切都是他教的帶的,只要他在這個位置上你會想去代替他,去和他爭?但是如果他離開了原來崗位,那你再和別人去競爭,你是不是就有念想和底氣了?第二,太子本身的個人素質,胤礽生於深宮,在成長過程中自身做了一些荒唐事導致康熙逐漸對他失望,導致在兄弟中間的威望沒有那麼不可動搖,遙不可攀。朱標不同,朱標生於亂世,成長於軍中,對於老朱家的天下,是有自己的一份貢獻的,在成長過程中,照顧友愛兄弟,成為太子以後除了本身的政治才能,性格仁厚,多次在朱元璋前為兄弟求情,保護兄弟才讓他們倖免於難。換句話說,朱標自己不會亂拉屎,倒是常替弟弟們擦屁股。人品和才能都沒的說,這兩點也讓其他兄弟對這個大哥敬愛有加,至少不會產生要去代替他位置的念頭。朝中的文臣武將都對太子心悅誠服,只有他能中和朱元璋的嚴苛。甚至於,朱標不死,朱棣不反。這話是不會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